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陈春霞 《食用菌》2000,(2):41-41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利用香菇及其菌丝配制的饮料有:①用香菇子实体配制的饮料;②用深层发酵法生产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制造的香菇发酵饮料;③由固体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丝体,再经酶解加工制成的香菇菌丝饮料等3类。其中以第三类饮料的成本最低,具有商业价值。但是,采用杂木屑加米糠制成的固体培养基接种香菇菌,使菌丝大量繁殖,在形成子实体之前,进行粉碎、酶解、提取。过滤、加辅料,制成的香菇菌丝饮料含有木质素和单宁,带有苦味,消费者难于接受。尽管采用调整饮料的pH、变温等多种方法,既把制造工艺搞的很复…  相似文献   

3.
4.
5.
6.
香菇嘌呤研究简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香菇嘌呤是香菇特有的降血脂作用很强的一种腺嘌呤衍生物,其功效比降血脂常用药安妥明强10倍。香菇嘌呤具有各种空间异构体和衍生物,有许多也具有降血脂功能,其中香菇嘌呤的酯矣具有比香菇嘌呤还强10倍的降血脂功效。香菇嘌呤可以通过子实体或菌丝体提取及合成法制备得到,但由于香菇嘌呤的副作用还未得到确证,制备及分析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香菇嘌呤还未能付诸应用。  相似文献   

7.
郭恒  李加林 《食用菌》1998,(6):22-23
年初,全国第三次香菇专业会议的代表参观泌阳县泰山庙乡小乔庄花菇生产现场时,无不为大面积的白花菇拍手称快,白花菇长势之好,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全国少见。怎样培育出这样好的白花菇?笔者在会后访问了泰山庙乡香菇推广站站长、种菇能手贾长林。贾长林说:花菇是菌盖带有龟纹的厚菇,龟纹裂的越多越深越白越好,其形成花纹的过程,是当菌丝柱的水分偏低偏少,但能维持菌盖和幼菇生长的最低水分,在幼菇期遇到较冷干燥的气候,菇盖表面细胞受到干冷恶劣环境条件影响,基本上停止生长或生长非常缓慢,而菇柄内还能向菇盖输送水分和营养,来满足菇盖内部菌肉细胞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其幼菇盖内外组织不能同步生长,菇盖内部菌肉组织不断加厚、加密,这种异常发育现象达到一定程度,菇盖表面终于被胀裂而露出白色菌肉。如果干湿交替,偏低温继续下去,即可形成花菇。冬季培育花菇要掌握以下关键。 1 幼菇前期精心管理 经过3~5天的温差催菇,菌丝柱上已出现菇蕾,当菇蕾长至1~1.5cm时,花菇蕾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在吉兰泰地区开展的梭梭宣传品育苗单因子试验和正交多因子试验,其对苗高、成杯率、成本等多目标综合作用的最佳组合水平为:高压聚乙吹塑容器,高16cm,直径9cm,粘土含量5%,播深1cm,播量15粒/袋,每日灌水2次,播后1月和2月分别追施混合肥1次。3个月内苗高可达20cm以上,茎基本质化。  相似文献   

10.
提高原木香菇品质与经营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原木香菇,价格背离了价值,损失严重。改良品质,提高其价值,任重而道远。必须从观念上改变“产品即为商品”,追求数量指标而急视其价值的观念;树立“外销第一.质量第”的指导思想,改变“低投入,低产出,拼资源,拼劳力”的做法,树立“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规范化”的经营策略,以求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袋栽花香菇生产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95年起经过3年的探索与试验,终于在1997年内形成了具有泌阳花菇特色的管理技术———高温高湿法,即反转法(在低温低湿的前提下,采用高温高湿进行反向管理)。1997年通过试点种植户的实践验证,此法确实行之有效,生产出的白花菇,白如棉大如拳。...  相似文献   

12.
香菇发酵工艺及香菇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香菇(Lentinus edodes)由于含有抗肿瘤活性多糖——香菇多糖(Lentinan),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1969年日本学者千原率先证实了香菇的热水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羽田(1972年),佐佐木(1976年)则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成份是香菇多糖。1980年恂二等确认,香菇多糖是一种免疫激剂(Lmmuno potentiators)。香菇多糖是目前用于临床,作为协助性 T 细胞的有效促进剂。香菇多糖还对血清 GPT(转氨酶)有明显的仰制作用,陆永智等(1985年)从动力学特性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单春文等(1986年)还证实含有香菇多糖的提取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香菇属的种类及香菇的自然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香菇属的种类及香菇的自然分布卯晓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1878年英国著名真菌分类学家Berkeley将香菇标本作为一个新种首次发表,即定名为AgaricusedodesBerk.,后来日本的伊腾诚哉和今关六也又组合为Cori...  相似文献   

14.
张红武  张先波 《食用菌》1996,18(4):38-38
近年来,我们黄山地区广大菇农引进了多种方法栽培香菇,香菇生产发展很快,采收的香菇大多是用木炭火烘干贮存销售。笔者和罐头食品厂科技人员一道,探索将新鲜香菇加工成罐头销往国内外,受到客户的青睐。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根据代料香菇营养代谢的特点,用多种生长调节物质、矿质元素等,经配方试验比较,研制成香菇生长素,以克服代料香菇后期营养不足,出菇差的缺点,提高生物学效率。现初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香菇菌株为Cr-02。培养料配方:阔叶术屑76%,麸皮20%,石膏粉2%,糖1%,过磷酸钙0.6%,尿素0.5%,多菌灵0.1%,料水比1:1.2,pH自然。塑料袋宽15厘米,袋长55厘米,87年9月25日制棒,11月2日开始脱袋。试验分2个处理和2个对照。处理1(T_1):1号生长素配方,由生长促进物质、维生素、微量  相似文献   

16.
菌草香菇与木屑香菇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菌草香菇和木屑香菇中蛋白质、氨基酸、水溶性香菇多糖、重金属以及甲醛含量。结果表明,菌草香菇的营养成分接近于、有的甚至略高于木屑香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1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ltimate AQ-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93,pH 4.67)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9 nm,进样量10μL。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菇嘌呤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香菇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香菇"11-1"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获得84个杂交菌株。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交菌株进行真假鉴定,证明有45个菌株是真正的杂合子。本研究也表明了用ISSR标记可以对香菇杂合子的真实性进行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9.
营养液对袋栽香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秋 《食用菌》2000,22(1):7-8
袋栽香菇采用浸水或营养液浸泡处理,可显著提高产量,国内同行也有过这方面的报道,但对营养液的类型及其效应还缺乏详细的研究。为此,笔者于1998年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 菌筒为已出过四潮菇的甲优一号。配方为木屑78%, 皮20%,糖、石膏粉各1%。每个简料干重800g。1998年4月20日进行浸液处理,浸液前每个菌筒两端打3~5个,深10~15cm洞孔,若含水量少的,洞可打深一些,反之则浅些。用清水去除霉菌,浸于各处理溶液中,8小时后捞起晾干放回菇床。观…  相似文献   

20.
香菇柄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新  李永娥 《食用菌》1998,20(1):40-41
香菇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是生产天然膳食纤维饮料的理想原料。我们研制的香菇柄膳食纤维饮料,是以菇柄为主要原料,添加枸杞、胡萝卜等原料而制成的一种复合保健饮料。 1 试验材料 新鲜的香菇柄,优质枸杞,新鲜的橙红色胡萝卜,蜂蜜,优质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等。 2 研究方法 2.1 工艺流程 菇柄→挑选清洗→预煮→打浆→粗滤→原液A 枸杞→去杂浸泡→破碎→水提→粗滤→原液B 胡萝卜→水洗去皮→软化→打浆→粗滤→原液C→调配→脱气→均质→灌浆→杀菌→成品 2.2 操作要点 2.2.1 香菇柄原液A的制备 ①原料挑选清洗:选新鲜、无霉变的菇柄,用不锈钢剪刀去蒂,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洗净。②预煮:用95~100℃的热水预煮,至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