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品种抗蚜性多目标模糊综合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模糊统计回归法,建立了油菜品种的自然感蚜量、蚜虫在品种上的“累积存活率”,平均发育历期、平均产仔量、内禀增长率及品种耐害性、干扰效应等抗性指的模糊隶属函数,建立了品种抗蚜性的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结果表明,12个品种抗性强弱为:红叶芥>咸阳74-1>甘油5号>88631>7211>75-1>波力木耳>88638>德国15选株>华油9号>秦油3号>秦油2号。同时作者提出的一套衡量品种抗性的指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室内条件下要用生测方法评价了10个α一膦酰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对4种昆虫(粘虫、豆蚜、叶蟑、红蜘蛛)、4种病原菌(稻纹枯病菌、油菜图核病菌、棉立枯病菌、麦类赤霉病菌)和6种植物(稗、高梁、小麦、油菜、黄瓜、萝卜)的生物活性。生测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0mg/L时,化合物α-j对蚜虫和叶蝉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e对叶蝉的致死率为61.92%,化合物g对蚜虫的致死率为88.37%,但对粘虫和  相似文献   

3.
用EB-82灭蚜菌200倍液和天力Ⅱ号2000倍液喷雾防治棉田蚜虫,喷后2、8天对棉蚜的防效分别为90.67%、85.94%和86.28%、97.65%;对棉长管蚜的防效均在96%以上。EB-82灭蚜菌对棉田常见捕食性天敌无伤害作用,天力Ⅱ号喷后天敌数量略有下降,喷氧化乐果的棉株上天敌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对一些经济作物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等不同土壤类型,花生、大豆、芝麻、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均有显著增产效应,花生增产20.2%~29.7%,大豆增产25.9%~34.9%,芝麻增产14.3%~55.3%,油菜增产21.9%,棉花增产25.6%。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西瓜连作死苗死秧问题,根据我国西瓜主要病虫种类,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小区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研制出药肥复合型种衣剂9号和10号。经测定,包衣西瓜种子的安全有效用量为每100克种子需有效物0.3-0.5克。两种制剂均可防治连作田主要病害(西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和苗期枯萎病等)。防病保苗效果为61-90%。种衣剂10号还能兼治苗期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防效在69-81%,特别是防治传毒蚜虫,使病毒病发病株率降到0.56%以下,相对防效在94%以上。对解决夏播西瓜病毒病发生重的问题作用显著。此外,西瓜种子包衣可促进植株生育,大瓜率增加,增产13—14%。  相似文献   

6.
近年油菜苗期蚜虫偏重发生。其中,在1998年发生特点是:1.发生时间早。全县9月上中旬油菜育苗,10月上旬初油菜蚜虫已发生,比常年早3~5天。2.发生面广,危害严重。11月21日在我县白庙、九龙、花园等地调查,发生蚜虫的田块数占调查田块数的69~95...  相似文献   

7.
冬季作物除草技术指南小麦、油菜化学除草技术措施要点1油菜化学除草技术措施及要求:油菜田:防除单子叶杂草可选用以下品种:①10.5%高效盖草能EC,667m2用20~25ml在杂草出齐以后作茎叶处理。②5%精禾草克EC,667m2用40~50ml,用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气相色谱2%OV-1玻璃柱,FID检测器,160~200℃程序升温分析测定了17%克·多·酮种衣剂中的克百威和三唑酮;用薄层-紫外法测定了多菌灵的含量。克百威、三唑酮和多菌灵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6%,2.13%和0.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8.9%和98.5%。  相似文献   

9.
新型种衣剂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甘农种衣剂Ⅰ号、甘农种衣剂Ⅱ号、甘农种衣剂Ⅲ号、阿维菌素种衣剂AV1、阿维菌素种衣剂AV2和5.7%甲维盐等6个种衣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播种前对麦种进行8个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比较小麦收获后土壤中孢囊数量的变化以及小麦增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土壤中孢囊线虫的繁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甘农种衣剂Ⅲ号(1∶35)、甘农种衣剂Ⅰ号(1∶50)和甘农种衣剂Ⅱ号(1∶35)孢囊减退率分别为56%、53%和47%。不同种衣剂处理的小麦产量增加,甘农种衣剂Ⅲ号(1∶35)、甘农种衣剂Ⅰ号(1∶50)、甘农种衣剂Ⅱ号(1∶35)和甘农种衣剂Ⅰ号(1∶35)增产率分别为37.6%、19.4%、17.9%和17.7%。本项目中自主研发的甘农种衣剂Ⅲ号防治效果最显著,不仅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而且具有安全、低毒、省工、经济的特点,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油菜蚜虫成虫、若虫在油菜顶端或叶背刺吸汁液,使受害叶变黄卷缩,植株生长不良,影响抽苔、开花、结实。为害严重时,植株矮缩,生长停滞,甚至枯萎而死。1998年秋冬两季气温升高,长期干旱使油菜蚜虫数量大增,我镇油菜蚜虫发生为害面积达1000hm‘。为了验证新农药必林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用水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设在本镇沙湾村,油菜地为丘陵岗地,油菜品种为中油821,直播期9月18日。供试药剂品种有3个,125%必林SI,、45%高效氯氰菊酯E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南京农…  相似文献   

11.
水分和氮素对油菜渗调物质含量阶段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水分和氮素-水平下,秦油2号油菜品种不同器官在各阶段脯氨酸、可溶性糖、K^+、Ca^2+、Mg^2+5种渗调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种渗调物质含量变化随生育阶段的递进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水分和氮素对这种变化规律有一定影响,其影响衣渗调物质种类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2.
25%咪鲜胺EC于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每隔7-10d连续3次施药防治结果表明,药后15d,100-500倍液防效可达81.0%-90.4%,药后25d药效仍可达到81.3%-90.2%,500倍液防效明显高于常规药剂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对香蕉叶片和生长无不良影响。推荐使用浓度以500-8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东亚小花蝽人工饲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5种食料饲养东亚小花蝽的结果,成虫获得率以用高梁蚜的最高,达90%;嫩玉米粒、脱脂奶粉、花粉酥分别为45%、20%、10%;生鸡蛋作食料,羽化前全部死亡。用直径22cm的花盆,覆以尼龙纱罩,以蚜虫为食料,从卵开始饲养小花蝽,每盆放卵200-400粒,成虫获得率均在25%左右,400粒卵的处理可羽化成虫90.2头。  相似文献   

14.
增效吡虫啉新制剂2.5%蚜虱立克乳油防治棉蚜、麦蚜,每亩制剂用量为12.5~25mL和15~30mL,1~15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1%~100%和90.8%~100%;防治桃蚜稀释2000~4000倍液,1~15d的防效为94.9%~100%,对3种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5.
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不仅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使油菜发生病毒病。田间油菜蚜虫发生数量多少,与油菜长势、生育期和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黔南地区油菜蚜虫种群动态及防治对策王德其伍贵方(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都匀558000)油菜是黔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总产油菜籽6~7万t。蚜虫是油菜上最重要的害虫,不仅直接取食造成为害,而且传播病毒病,造成植株萎蔫、死...  相似文献   

17.
设置麦种包衣处理,测定了 7种拌种剂对麦种的安全性及对蚜虫的防效.22.6%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可促进麦种萌发,7 d发芽率达91.2%,其次是20%噻虫嗪+20%溴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7 d发芽率为89.6%;22.6%塞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的麦种有效分蘖率最高,达到46.1%.对麦田蚜虫的防效方面,22.6%噻虫...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在土壤和小麦植株组织内的剂量动态及对拔节期、灌浆期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囊化剂型可以显著延缓吡虫啉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种子包衣处理相同有效成分用量4 g/kg,小麦播种后175 d,微囊悬浮种衣剂处理区小麦根际土壤与小麦组织内的吡虫啉含量分别为0.80 mg/kg和0.099 mg/kg,均分别显著高于吡虫啉常规剂型处理区(0.21 mg/kg、0.035 mg/kg)。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2、4 g/kg种子处理,对小麦拔节期蚜虫(药后175 d)的防效分别为92.46%、95.32%,对小麦灌浆期蚜虫(药后205 d)的防效分别为84.00%、85.07%;相同有效成分用量下,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处理区对小麦拔节期蚜虫的防效分别为78.01%、85.01%,对小麦灌浆期蚜虫防效分别为60.10%、65.47%;相同用量下比常规种衣剂对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蚜虫防效分别提高10%和20%。  相似文献   

19.
秋冬时节 ,蚜虫转入产卵越冬期 ,农民朋友应抓住有利时机“综合治理” ,有效杀灭蔬菜蚜虫。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蚜虫在秋后纷纷选择越冬栖息地 ,有的选择在菜叶、菜根、菜窖内越冬 ,有的在桃树的枝条、芽腋间越冬。秋冬要及时清洁田地 ,清除杂草 ,消灭杂草上的越冬蚜虫 ;同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杀灭在大棚、温室内越冬的蚜虫。2.药剂防治。秋后 ,若发现蔬菜有蚜虫为害点片发生时 ,防治方法为 :每667m2 可用20 %乐果乳油和50%敌敌畏乳油混合剂25g~30g,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g~15g,或40 %甲胺磷乳油25g…  相似文献   

20.
试验于1981年10月至1982年4月在曲靖县城郊生产队进行,油菜品种为“云油七号”。 试验设四种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用40%劈蚜雾可分散粉末和25%溴氰菊酯乳剂,控制油菜不同生育期的百株蚜量,以形成不同蚜虫密度的小区。四种处理分别为: 1.全期控制:移栽成活至收获基本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