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常规覆膜(ck1)和起垄覆膜(ck2)为对照,探讨了玉米采取沟垄种植,并用油毡替代地膜覆盖垄面的集水效应对耕层地温、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油毡替代地膜后,雨后种植沟内聚集的降水是ck1的2.07倍,是ck2的1.24倍;耕层0cm~20cm地温分别较ck1和ck2低1.6℃和0.8℃,对控制玉米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和缓解常规覆膜玉米的早衰现象十分有效,总生育期较ck1和ck2分别延长了14d和6d,较二者的增产幅度达27.4%和19.7%,水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25kg/(hm^2.mm)和1.35kg(hm^2.mm)。  相似文献   

2.
高寒半干旱区松免少耕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定位进行的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松免少耕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作物生产,土壤水分、硬度及根系发育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留茬下的松免耕作具有促进作物生育期间土壤蓄水,增加非生育季节土壤冻融聚墒与减少水分蒸失效果。与传统耕作相比,春小麦播期0 ̄20cm土壤水分增加4.4 ̄9.8mm。连年免耕,土壤硬度增大,相应土壤表层作物根系比重增加;间松耕维持了与传统耕作相近的土壤硬度,使20cm以下作物根系较传统  相似文献   

3.
河北平原吨粮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9-1991年水泥池定位预测实验,分析了河北半湿润旱区小麦-夏玉米为轮作方式的一年两作条件下0-150cm土层的土壤分水平衡,并根据其失水数量确定了土壤水的补充量,作物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表明,两茬作物亩产量要达到吨粮田标准,最经济的耗水量为642.9-754.6mm,年需水分数量为642.9-757.4mm。  相似文献   

4.
1994年进行了TP系列多功能高效抗旱灵对冬小麦,冬油菜施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作物全生育期耕层0cm-20cm土壤水分均比对照高4.4g/kg-23.4g/kg。2.增加作物根系数量和长度等作用明显,冬小麦初生根比对照多2.4次,次生根数比对照多1条,长度增长19.53cm;冬油菜根系长度增加2.47cm,增粗0.40cm;3.平均可提高出苗经5.95%;4.对冬小麦,冬油菜具有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5.
隔坡水平沟玉米增产机理及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晋西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选点,进行隔坡水平沟的增产机理及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径流量减少71.9%,表土流失量减少69.3%。0c,-200cm土层贮水量增加154.6mm-191.3mm。  相似文献   

6.
旱作农田沟垄覆盖集水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旱作农田沟垄覆盖集水技术是农田上开沟起垄,垄上覆膜,沟内种植,增加作物生长地段的地傅集水量。莜麦地膜沟垄全生育期平均增墒值达1.3%-1.4%,相当于平均每次降水后增加3.8-4.1mm降水,比对照平均增墒10.3-11.97%,在春它各生育时期墒,增墒值平均为0.7%-1.8%,最高达2.7%。不同种植方式推广的位次为地膜玉米,地膜莜麦,小麦,土沟垄玉米,莜麦,小麦,仿砂田和平铺膜效铺膜效益代于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沟垄集雨种植技术在灌区对作物光合作用和产量的调控及节水效果,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两种宽度的沟垄集雨种植结合不同补灌量处理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垄集雨处理下Pn较平作不灌水处理(CK)提高57.1%~84.4%,较平作灌水处理提高25.3%~50.3%;Fm、Fv、Fv/Fm、Fv/Fo、q P和籽粒产量也均高于平作处理,q N低于平作处理;两种宽度沟垄集雨种植较CK增产74.6%~124.9%,沟垄集雨补灌处理较平作灌水处理增产0.3%~18.9%,随灌水量增加产量增加,宽垄沟优于窄垄沟;在降雨较少的年份,60 cm沟垄集雨种植在灌溉量减少50%的条件下,光能转化效率比平作灌水处理提高44.1%,说明沟垄集雨种植可显著提高光能的转化效率及其量子产额,提高光合效率,维持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坡旱地集水深蓄耕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4年在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隰县坡旱地进行了集水蓄耕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采取耕翻地孔或耕翻深松,0~200cm土层贮水量增加50.8mm和54.8mm;地面径流量减少57.8%和52.8%土壤侵蚀量减少58.0%和53.5%;降低土壤温度0℃和1.2℃;连续覆盖4年,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17g/kg,速效钾提高了15.9mg/kg;小麦单产提高23.5%和27.7%;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CA)对内蒙古草原中东部草原植被120个群落样地的分析表明:该区六种主要的草原群落类型在生境干燥度梯度上的顺序依次为: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每种草原的群落组成、地上生物量及其种群结构,以及各类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六种草原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介于112Kg.DM.m ̄(-2)──1620Kg。DM.m ̄(-2)之间;相应地,理论载畜量变化于0.10─1.57羊单位/公顷。研究地区草原地上生物量(B)与年降水量(P)、年平均气温(T)和与≥10℃的积温(Tac)的关系分别为:B=-134.92+0.84P,B=136.37-25.68T,B=351.61-0.12Tac;与气候干燥度(依Penman方法计算)的关系为B=0.26+4.33e.  相似文献   

10.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土柱栽培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深层次(20cm ̄40cm)施肥,可增加中、下层根量及所占比例数,增加千粒重,稳定穗数和穗数,使籽粒产量中来自花后光合器官输送的比例增加,从而使产量提高,而对照(0cm ̄20cm)施肥则与此相反,由此可以认为旱地小麦早适施肥深度应在20cm ̄40cm,并可获得高产高效的结果,所以在旱地麦田应提倡分层深(20cm ̄40cm)施肥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定点观察、取样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对串珠藁本新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串珠藁本为多年生阔叶杂草,主要以块茎状节繁殖,生育期160天左右,块茎节分布在20cm以上土层内,以0 ̄10cm最多。块茎状节有数个突起,可以长出2 ̄10株幼苗,出苗始于4月中旬,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适出苗深度为0 ̄5cm,适宜发芽温度10 ̄20℃,二年生以上块茎状节生出的幼苗长大后可以抽薹、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实际水资源及其确定的适宜绿洲和农田面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根据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的祁连山区流域水资源和出山径流量计算,得出河西走廊各县市绿洲的实际年水资源为285-770mm,是其年降水量的1.3-18.5倍。从生态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了各县市绿洲和农田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00-500mm和450-650mm。据此,计算出基本能保持各县市自然生态平衡的适宜绿洲面积为2.92-17.26×10 ̄4ha,全走廊适宜绿洲面积达117.24×10 ̄4ha,比现有绿洲面积可扩大6.61×10 ̄4ha;各县市适宜农田面积为1.43-8.28×10 ̄4ha,全走廊适宜农田面积达57.98×10 ̄4ha,比现有农田面积可扩大9.32×10 ̄4ha。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以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为内标物,使用键合型5%PhMesilicone25m×0.32mm(i.d)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利用气相色谱仪对苦参碱中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进行分离、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变异系数为0.0284%,回收率97.6-99.4%,线性相关系数r=0.9994。  相似文献   

14.
旱地小麦抗旱播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播种期严重干时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3种播种方式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0cm-20cm土壤不量在11%-15.4%的范围内,抢墒播种,小麦出苗早,出苗率可达90%以上,苗情发育较好,产量最高可达1909.5kg/hm^2-4650kg/hm^2;0cm-20cm土壤不量在8%以下时,干旱寄种,比雨后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5以上,苗情稻优,产量可达543kg/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以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为内标物,使用键合型5%PhMesilicone25m×0.32mm(i.d)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基对碱中主要分氧化苦参碱进行分离,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变异系数为0.0284%,回收率97.6-99.4%,线性相关系数r=0.9994。  相似文献   

16.
旱作农田改土截流蓄水种植沟耕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耕地上,采取人、机结合修建“改土截流蓄水种植沟”耕作法,辅以作物单作套种,覆盖保墒措施,优良品种配制等一系列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坡地生产力,使有限降水充分高效利用。在严重春早气候年份下,取得了较高的产量,保墒率提高12.5%-14.7%,雨季蓄墒期土壤水分比传统耕作增加24.4 ̄39.4mm,土壤蓄墒率达到45.1% ̄58.7%,比传统耕作法提高29.7% ̄54.7%。作物  相似文献   

17.
梨中AVERMECTIN B1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检测梨中Avermectin 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以结合物4″-O-(单)琥珀酰Avermectin B1-BSA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针对Avermectin B1的多克隆抗体。梨样本经甲醇提取后用ELISA检测。在6.0 ̄60mg/kg添加浓度范围内,Avermectin B1的回收率为86% ̄105%,变异系数(CV)为4% ̄8%。样本检测限为0.1mg/  相似文献   

18.
刘香梅 《植物检疫》1994,8(6):353-354
野碗豆属分种检索表1合点位于种脐的背面2种脐长约2mm,与种子表面平齐或近于平齐3种脐宽0.5~0.75mm,狭椭圆形,种子长4~4.5mm………………………………………………………匈牙利野豌豆(Viciapannonica=V.purpurasce...  相似文献   

19.
近滨海缺水盐渍区冬小麦返青期灌水试验表明,当每公顷浇水量为750m^3时,0 cm~20cm耕层土壤HCO3^-,CI^-,SO4^2-,Ca^2+,Mg^2+,Na^++K^+盐离子含量分别下降3.50%,50.04%,67.76%,41.15%,38.89%和29.59%,淋脱量大小顺序为:SO4^2-〉CI^-〉Ca^2+〉Mg^2+〉Na^++K^+〉HCO3^-,耕层脱盐率42.17%。浇水处理,返青期灌水10d后单株人蘖数与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2条,0.09g;灌浆期绿叶面积增加3.95cm^2;成熟期株高、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9cm,180.0万/hm^2,3粒和2.23g,增产68.40%,其中分蘖数、穗数和产量与对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浆期单株绿叶面积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旱地中采用周年覆盖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对汛期降水蒸发的抑制率可达30%-50%,比春覆膜多保蓄200mm以上的降水;覆膜的垄与麦沟形成微型集雨区,降水易向人径流,可多聚水100mm以上。两者合计300mm以上。冬春两季10cm地积9曙,垄上与垄底分别增加约400℃与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