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水集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雨水利用的涵义及历史概况出发 ,综述了国内外近半世纪以来雨水集蓄利用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对雨水集蓄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甘肃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用水模式及深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分析并系统总结了适于干旱及缺水地区推广应用的3种农业高效利用雨水的模式及其所涵盖的8种实用技术的特点及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效。提出农业高效利用雨水应进一步加强与生物节水、传统雨水资源管理、覆盖少免耕、就地富集叠加高效用水等节水抗旱措施有关的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清水河地区雨水资源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清水河地区农业水资源特征和雨水利用现状的分析 ,认为强化雨水资源化过程 ,提高雨水的调蓄能力 ,是解决该区域农业水资源紧缺的基本途径 ;并提出雨水资源化及利用的主要形式 ,以及雨水利用与经济开发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半干旱退化山区普遍存在的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的现状,利用该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波动性大、雨水资源收集量有限、造林成活率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研究开发坡地雨水资源化工程技术。通过实施集雨蓄水径流林业工程措施,充分拦蓄坡面径流,防止了水土流失,大大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造林成活率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及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流域雨水利用智能决策系统的构思,确定了开发思路和流程,建立雨水资源化潜力、利用程度及各种需水量的计算模型,并通过雨水利用供需状况分析,提出了按6种情况进行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地区雨水高效富集利用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半干旱山区,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农田水的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半干旱区雨水高效富集利用技术"是指天然降水在250~600mm的地区汇集降水进行农田补充灌溉的一整套实用技术。它紧紧围绕提高有限降水的高效富集高效利用,对集雨工程技术、灌溉技术、农业与生物技术、节水农机具及防渗新材料、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集成、创新研究及示范,形成了农业高效用水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集雨节水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和生产用水问题,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中不同降雨量地区集流面的集流效率、工程规模和不同类型蓄水窖工程的结构设计和造价进行了分析计算,对不同降雨量地区的不同生产模式和不同用(灌)水量与产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集雨节灌和庭院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干旱地区植物结构与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戈 《干旱区研究》1992,9(3):16-21
新疆域内大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内,土壤基质以及地面上分布的植被,总的趋势是旱化、沙化及盐渍化。“三化”中主导因素是干旱化,水是其中的关键。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干旱地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缺水。对生长在这些地区众多种植物而言,关键也是水,即水的吸收,水的利用及防止过多水分丧失。这是植物体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恶劣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自治区耕地资源高效利用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地处我国大西北高原东部,其耕地资源在国家粮食保障和区内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西北干旱区的农业大区。为了促进宁夏耕地可持续利用,提高耕地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在宁夏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实地考察基础上,采用1991-2013年《宁夏农业统计年鉴》和宁夏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非农用地清查资料及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影响宁夏耕地高效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和生产性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干旱缺水、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农业经营租放等,总结宁夏高效利用耕地,确保耕地资源数量基本稳定,质量逐步提高的经验,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节水保水高效用水、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等高效利用耕地的途径。可为宁夏高效利用耕地,确保粮食与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综合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并为国内同类地区高效利用耕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咸水资源的利用途径,以宁夏海原县咸水灌区为例,并借助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生态经济观点,从土质、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作物品种和土地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咸水农业利用的可能性。并简要提及灌溉后的环境预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与示范”专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中庄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5491000m3,目前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6.85%∶1.47%∶61.67%;(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为5479732.3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的99.79%;(3)目前试区雨水资源现实潜力量为3863997m3,仅占可实现潜力量的73.43%。从试区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降雨聚集条件下系统优化模拟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对雨水集蓄灌溉利用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系统优化模型。该系统包括集、蓄、用3个子系统,优化模型包括降水序列分析模型,集水量分析计算模型,蓄水窑窖优化设计模型,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等4个基础物理模型和经济模型。以陕西省礼泉县北部丘陵区为例,针对大田作物(小麦、玉米)雨水集蓄灌溉利用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在可靠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建立的模拟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雨水集蓄灌溉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系统模式及规划设计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主要刊登抗旱(逆)遗  相似文献   

14.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旱农领域创办最早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应用科学研究与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并重是本刊的特色。主要刊登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0,他引:11  
易秀 《干旱区研究》2001,18(3):54-57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以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 ,结合介绍国外有关旱农研究进展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期刊 ,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有关旱农耕作栽培技术、土壤与植物营养、植物与土壤水分动态、节水农业、植物抗旱生理、资源开发利用、旱区整治与生态建设、作物育种、旱农机械、干旱类型与对策等内容的试验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以旱作农业为重点 ,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 ;应用科…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集雨农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集雨农业科学研究的历史、雨水收集蓄存技术、集雨系统的分类、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方面详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1)对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的评估与计算研究不够;(2)多注重雨水汇集、雨水蓄存、雨水利用等各单项技术的研究,而没有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对这些技术的集成研究不够;(3)重视了雨水集流量的研究,而忽略了雨水集流度的研究;(4)未将生态需水纳入集雨模型。对未来集雨农业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集雨农业是指收集、存储雨水径流并将其作为农村家庭人畜饮用水、环境卫生用水和农业补充灌溉用水的农业生产活动,包括收集、存储、输送、利用等多个过程,但目前各地的集雨农业技术研究多注重单项技术研究,而没有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收集与存储、收集与利用、存储与输送、存储与利用等脱节的现象,使各个环节的雨水利用转化效率普遍偏低。本文首先比较系统完整地提出了集雨农业雨水利用转化效率的概念,将集雨农业的雨水收集、雨水存储、雨水输送和雨水利用等各个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分析,然后结合有关试验资料提出了提高集雨农业雨水利用转化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优化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农牧业生产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保护-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社会产品”四位一体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并就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井灌农业复合种植模式、天然草原生物围栏体系建设及分区轮牧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20.
新疆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能够收集到较其他气候条件下质量更好的遥感资料。因此,在这一地区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自然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研究主要阐述利用航空与卫星遥感调查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场、植被和土壤资源以及沼泽地带的芦苇资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