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2012年陕西省复种指数时空分布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数据,经过去云和Savitzky-Golay平滑处理,根据农作物生长曲线变化特征剔除干扰峰,结合陕西省土地利用数据、统计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地统计趋势分析、年际变化分析和标准差的方法,获取陕西省2000-2012年复种指数时空分布及潜力分布.结果表明:陕西省复种指数地域差异显著,由北向南先增后减,呈现一定的纬度特征.复种指数年际变化也存在地域差异,与地貌类型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密切相关.陕西省平均复种指数为160.32%,平均复种潜力为184.29%,陕南地区可挖掘潜力最大,其次是陕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研究结果可为陕西省农业政策制定及粮食估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SPOTNDVI的陕西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复种指数是反映农业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信息,准确监测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分布和变化,对于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潜力,以及对准确估测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数据为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结合1∶25万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图,设计一次差分的算法进行VC编...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复种指数和"热量-降水"定量化关系模型,分析了西南三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从1990—2015年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90—2015年云南、贵州和四川复种指数比分别降低27.04%、1.67%和25.83%,复种指数均值分别为147.37%、239.69%和206.05%。2006—2015年为三省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波动变化最大的时期,该期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年际变动率为四川贵州云南,其值分别为-41.01%、-33.55%和-29.60%。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北部和南部地区。2010—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潜力复种指数均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其中四川东部地区潜力复种指数最大;云南省耕地复种可提升潜力值,明显高于贵州和四川,贵州省可提升潜力地区最少。耕地复种指数年际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其中复种指数与年均温度、≥0℃积温、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总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丘陵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低于平原地区;气候因子中的温度变化与西南地区复种指数之间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但温度变化是其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肃省粮食产量每年以13.535万t、53.485 kg·hm-2速度增加。2021年粮食总产量、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达到1 231.5万t、4 600.3 kg·hm-2和494.6 kg,总产和单产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54%和3.01%,粮食生产实现了供需紧平衡。每生产1个百万吨级粮食所需时间由20 a降低到3.3 a,每生产1个300kg·hm-2粮食单产量级需时由8 a下降到不足3 a。粮食总产和单产增幅显著高于播种面积减幅。粮食增长过程中气候影响占比降低,技术进步作用占比增强。粮食产量增加得益于玉米和马铃薯播种面积扩大,夏粮与秋粮作物适水种植结构由1978年60.6∶39.4调整到2021年32.4∶67.6;同时归结于粮食生产重心向旱作区转移及地膜覆盖集雨技术的突破,旱作区以占全省75.8%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了65.4%的粮食。新时期全省粮食需求仍持续增加,2025—2030年有1 280~1 360万t粮食生产能力预期。面向农业发展新阶段,提高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要着眼于重塑“陇东粮...  相似文献   

5.
燕沟基本农田粮食稳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及试验示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以新修梯田耕作栽培技术和作物抗旱节水技术为中心的燕沟流域基本农田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并在燕沟流域经过3年试验示范,使粮食生产潜力实现率由原来的23%-48%,平均已达到54%-64%,典型的抗旱节水综合试验示范地块的潜力实现率提高到78%-87%;作物平均单产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原来分别提高了63%和59.1%,粮食单产平均较1997年翻了两番,粮食产量较1997年提高了33.7%-62.1%,人均产粮达到了500kg以上,基本实现了减地不减产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亚麻播种面积的扩大,亚麻复合苗病在坝上地区发生日趋严重。据1983—1984年抽样调查,一般田的病苗率为15—30%,枯苗率为5—10%,发病严重地块的枯苗率达到50%以上,平均减产9.4—10.4%,少数地块甚至毁种绝收。1985年坝上各县发病总面积达1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其中严重减产或绝收面积5千公顷,损失  相似文献   

7.
油菜田春季化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维卓 《新农药》2005,(1):17-19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2002年全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已达709.5万公顷,占全国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55%。由于种植油菜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近几年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国家将长江流域定为全国的优质双低油菜带。江苏油菜的面积已由1995年的700万亩左右扩大到2002年的1100万亩,增加了400多万亩,增加了57.1%。油菜田草害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也是国家大豆商品出口的重要基地。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50年代起,除草剂已在全省部分国营农场试点使用,到1985年全省除草剂应用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占播种面积7%左右。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对于保证黑龙江省农作物产量的上升起着重要作用。如全省国营农场从1965年到1978年在春小麦田应用2,4-D丁酯除草面积累计达246.6万公顷,平均增产15~20%,共增产粮食7.5~9.0亿千克,创经济效益2亿多元。 以前以2,4-D丁酯为主的除草剂已被目前应用的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除草剂所代替,  相似文献   

9.
乳山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南部,花生是乳山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95万hm^2左右,其中春花生面积1.9万hm^2以上,且90%以上为地膜覆盖花生。播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1%。由于大豆、花生及林木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冯维卓 《新农药》2004,(2):13-15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2002年全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已达709.5万公顷,占全国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55%。由于种植油菜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近几年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国家将长江流域定为全国的优质双低油菜带。江苏油菜的面积已由1995年的700万亩左右扩大到2002年的ll00万亩,增加了400多万亩,增加了57.1%。油菜田草害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草与油菜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盖草灭草能较好地把除草和增肥改土、保墒保温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早苗、企苗和壮苗,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宜兴市从1983年秋播开始进行免耕麦田盖草灭草试验、示范,并相继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多年来的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完善和发展了免耕麦田盖草灭草配套技术,1985~1988年推广面积累计达162.81万亩,占三麦播种面积的60%左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1988年估算,免耕麦田应用盖草灭草配套技术增产粮食1264万公斤,改良土壤(包括低产田)近40万亩。实践证明,免耕麦田盖草灭草配套技术方法简便,投工少,效益高,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12.
6.5%万霉灵超细粉尘防治保护地蔬菜灰霉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5%万霉灵超细粉尘防治保护地蔬菜灰霉病李丽明谭红梅(辽宁省植物保护站沈阳110034)(沈阳市于洪区于洪乡推广站我省目前蔬菜播种面积35.4万hm2(包括复种指数),其中保护地温室面积7.4万hm2,大棚面积2.4万hm2,小拱棚面积3.4万hm...  相似文献   

13.
黄世希 《广西植保》1999,12(2):39-40
玉米是百色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万hm2,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7%,总产30万~36万t,占粮食总产的32%左右。尤其靖西、隆林等县的玉米种植面积还大于水稻面积。玉米铁甲虫则是该地区玉米主要害虫之一。玉米铁甲虫在百色地区年发生1~2代...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粮食生产和安全的角度,总结我国近半个世纪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1总量快速增长,达到并占有1/4的世界份额;2人均占有数量实现世界水平的赶超;3由于单产和总产显著提升,粮田面积稳中有降,使种植结构优化、农民增收成为可能。指出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南北粮食生产格局变动、持续地压粮扩经、国际市场价格等诸多方面影响,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回落。据此认为:1政策保障;2发展战略;3复种多熟;4科技创新;5加大投入等方面应作为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和增进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廖永发 《广西植保》2005,18(1):12-14
临桂县会仙镇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日益增多,复种指数不断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镇蔬菜播种面积2333hm^2,其中反季节蔬菜如春夏大白菜、夏秋番茄、秋四季豆、秋黄瓜等播种面积943hm^2。由于目前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所以化学农药污染的问题严重。不少菜农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  相似文献   

16.
唐风佳 《广西植保》1999,12(4):31-35
广西’98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农田草、鼠害为中等发生。全年总发生面积1214.95万hm2次(其中病害276.71万hm2次,虫害547.60万hm2次,农田鼠害103.28万hm2次),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93.1%。与近两年相比,主要农作物病虫鼠的发生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化学除草面积也在增加。总防治面积1119.11万hm2次,占总发生面积的92.1%,挽回损失粮食241.09万t,油料3.32万t,其它(甘蔗和蔬菜等)162.13万t;实际损失粮食33.67万t,油…  相似文献   

17.
近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小麦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滇东南地区,常年播种面积40万~60万hm2。1998年小麦条锈病流行,发生面积4.17万hm2,为前5a平均值的3倍,损失粮食达2.18万t,为前5a平均值的9倍,成为1998年全省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 发生流行原因分析1.1 近年越夏菌源量大 夏季在海拔1800~2400m麦区落粒自生麦苗上有条锈病菌越夏。1982~1996年8~9月通海县扬广镇2220~2300m海拔的麦茬复种地定期调查,只查到叶锈病,未查到条锈病。1997~1999年查到大量条锈越夏…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在粮食增产计划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和地位 ,也是最重要的饲料作物 ,据 1999年统计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 2 5 86万hm2 。此外 ,四川是生猪大省 ,玉米作为最重要的饲料作物 ,为四川的养猪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的玉米种植面积在 70万hm2 以上。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但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其中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危害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资料记载 ,世界上危害玉米的病害有 16 0多种 ,害虫有 4 0 0…  相似文献   

19.
吴铭 《湖北植保》2006,(4):37-37
我国每年因各种病虫害而白白损失粮食4000万t.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全国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达3.6万hm^2,虽经防治挽回大量经济损失,但每年仍损失粮食4000万t。其他农作物如棉花损失率为24%,蔬菜和水果损失率为20%至30%。  相似文献   

20.
玉米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长福 《植物医生》1998,11(4):42-43
据统计,1996年我国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4498.30千公顷,占旱田播种面积的36.6%,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当年玉米总产量为12747.00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5.3%,每公顷产量为5203公斤,单产居水稻、甘薯之后,位于旱粮之首。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