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on Maubl.)属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病原菌的无性型,其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rhodina(Berk. M.A. Curtis)Arx[1,2]。该病原菌可导致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发生病害,如葡萄树干溃疡和顶梢枯死[3],春芋叶斑病[4],橄榄溃疡病[5]等。叶斑病是茶树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主要茶树病害种类近100种,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带来较大的影响[1~3]。2016年3月至5月,受低温阴雨等天气因素影响,贵州部分高海拔地区的茶树病害发生率较高。课题组在贵州省石阡县茶园发现一种茶叶斑点病,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该病害初期表现在嫩叶或新梢,成叶也可被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学名西番莲,为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inn.)草质藤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在我国主要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商品价值[1-2].目前,我国百香果的主栽品种为紫果百香果(Passiflo...  相似文献   

4.
利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示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贵州省惠水县10万株温州蜜结构,约118hm^2的7个桔园内,于1993和1994年分别释放辐射不育柑桔大实蝇约60万头和100万头,使柑桔大实蝇的为害率由释放前3年的5.194%下降到1993年的0.134%和1994年的0.098%。  相似文献   

5.
茶树链格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叶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从安徽、福建和湖北省茶区的9个茶树品种上采集代表性茶叶斑病叶,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由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茶炭疽病相似。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叶片组织分离获得26株菌落形态一致的真菌分离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菌株分生孢子的产生方式和形态特征相似。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选取2株来自安徽庐江和宣城地区的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进行多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的ITS、gpd、tef-1a基因序列分别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参考菌株CBS 107.27的序列(KP124300, KP124157, KP125075)相似性为100%、99%和100%,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实交链格孢是引起该茶树叶斑病的致病菌。这是在安徽茶区首次发现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茶树叶斑病。  相似文献   

6.
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又名扶桑、佛桑、大红花、赤槿、桑槿、红木槿,为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型娇美,花色艳丽,不仅是斐济、苏丹、马来西亚等国的国花,同时也是我国广西省南宁市、云南省玉溪市以及台湾省高雄市的市花.在南宁,朱槿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被栽植于街道、公园、花坛及庭...  相似文献   

7.
海南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近几年发生的一品红细菌性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特别是该病原菌的分子特征,为该病害的治理提供可行的依据,本文描述了2005年海南省部分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并通过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和16SrDNA序列比较将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部分碳源利用测定进一步显示2005年海南分离的菌株与2004年海南报道的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存在差异,但与杭州地区报道的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基本一致。利用黄单胞菌模式种典型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3个海南菌株与巴豆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odiaei)和地毯草黄单胞菌(X.axonopodis)单独聚合成群,其中与巴豆黄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
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又名大樱桃,其色鲜味美,成熟期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甜樱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伴随的病害问题也愈加凸显[1,2].叶斑病是樱桃上发生普遍,且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直接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3,4],削弱树势,致使樱桃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国际上报道的樱桃叶斑病的病...  相似文献   

9.
毛葡萄穗轴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广西毛葡萄主产区。穗轴褐腐病是近年为害毛葡萄花穗穗轴的主要病害。作者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将该病的致病菌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可生长pH值为3~11.5,其中,pH 3~4利于病原菌产生分生孢子;能有效利用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等14种供试碳源,但以葡萄糖最好;能利用DL-丙氨酸、硝酸钠、DL-甲硫氨酸等10种供试氮源,但以DL-丙氨酸最适。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海南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种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83份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最终获得12种病原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亚粘团镰孢(F.subglutinans)、木贼镰孢(F.equiseti)、新知镰孢(F.andiyazi)、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卵孢木霉(T.ovalisporum)、喙刚毛球腔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其中,拟轮枝镰孢分离频率占65.06%,为优势种。以拟轮枝镰孢的EF-1α、histone 3和β-tubulin基因序列为基础进行多基因家系分析,以明确海南省与内陆部分省份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海南省内菌株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海南省和内陆省份菌株之间存在高频率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