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木薯-花生间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研究分析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氮磷钾素积累和系统氮磷钾素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5和2016年,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花生品种粤油200为材料,设计不施氮、施氮2个水平和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及木薯间作3行花生共5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特征。【结果】随着木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块根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增加;茎秆氮磷钾素积累量和氮素分配率增加,磷钾素分配率先增加后降低;叶片氮磷钾素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分配率下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间块根、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同一种植模式,施氮处理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钾量、生产100 kg鲜薯所需氮磷钾量、木薯氮素收获指数、木薯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间作优势、系统氮钾素积累总量和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较不施氮处理提高或显著提高,而花生氮钾素利用效率、花生磷素积累总量、木薯氮钾素利用效率、木薯钾素收获指数、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氮素间作优势和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较不施氮处理降低或显著降低。同一施氮水平,间作花生的氮磷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显著低于单作花生,间作木薯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低于单作木薯。随着间作花生行数的增加,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和间作优势、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花生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或显著提高,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下降。【结论】与单作模式相比,木薯间作2行和3行花生模式虽降低了系统内单一作物的产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和氮磷钾素积累总量,但提高了系统氮磷钾素积累总量,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氮磷钾素间作优势分别为63.91—112.11、19.37—42.67和68.29—105.62 kg·hm~(-2)。  相似文献   

2.
系统素最初是指在番茄叶片中发现的与植物防卫反应相关的1种含18个氨基酸的多肽信号,现已成为植物伤害生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概述了植物系统素的结构特点、前体及其在伤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系统素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1.蛇床子素是一种植物源天然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杀虫抑菌活性。 天然化合物蛇床子素(osthol),是从蛇床、欧前胡等传统中草药中提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医学上研究应用较多。近十年的研究发现蛇床子素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等具有十分广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的宿主防御肽——防御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是生物体内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短肽,是内源性抗微生物肽中的一个大家族。根据防御素分子内半胱氨酸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前体性质及表达位置的差异可分为α-防御素、β-防御素、θ-防御素、植物防御素和昆虫防御素五种类型。防御素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无论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可以直接杀死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同时对某些恶性肿瘤细胞也有毒杀作用。防御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宿主防御肽进行免疫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BasS/BasR双组分系统调控大肠杆菌对植物乳杆菌素BM-1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大肠杆菌中与植物乳杆菌素BM-1相互作用的互作蛋白;测定植物乳杆菌素BM-1处理下互作蛋白基因突变大肠杆菌的活菌数和电导率变化,分析其对植物乳杆菌素BM-1敏感性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基因突变体大肠杆菌细胞膜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并鉴定出大肠杆菌中与植物乳杆菌素BM-1互作的蛋白为BasR蛋白,分别敲除basr基因和BasS/BasR双组分系统相关的bass基因后的大肠杆菌对植物乳杆菌素BM-1敏感性上升,但电导率无显著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BasS/BasR双组分系统缺失显著降低大肠杆菌中与细胞膜相关的基因dgka、mlaf、eco的转录水平.[结论]大肠杆菌BasS/BasR双组分系统缺失提高大肠杆菌对植物乳杆菌素BM-1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下调菌体细胞膜相关基因表达、降低细胞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天蚕素(Cecropin)是发现的第1个动物抗菌肽,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文章总结了天蚕素抗菌肽的性质、结构,重点综述了天蚕素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策略,生物活性及应用现状等研究,并对相关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鲎素Ⅰ基因的高效表达,以对鲎素Ⅰ敏感度较低的里氏木霉为宿主,构建鲎素Ⅰ里氏木霉表达系统。根据里氏木霉偏爱密码子优化合成鲎素Ⅰ基因,构建鲎素Ⅰ-里氏木霉组成型表达载体pAN-PSGT-Tac,经PEG介导转化至里氏木霉原生质体,PCR法鉴定重组子基因型。基因型鉴定和基因测序检测显示,鲎素Ⅰ基因成功重组到里氏木霉基因组DNA上,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鲎素Ⅰ里氏木霉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8.
栀子黄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饲料和染料工业。栀子苷具有促进胆汁分泌、镇痛抗炎活性、抗肿瘤活性、抗血栓、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等药理作用,同时还可作为色素中间体。栀子蓝色素是常用的天然蓝色素,利用栀子蓝色素可进一步开发多种食品与药品的天然着色剂。概述了黄栀子果实的主要提取物栀子黄色素、栀子苷和栀子蓝色素的开发利用价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诊断海南芒果园土壤的矿质营养状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诊断结果表明,缺素效应排列为:N>Ca、Mg>K>P;S、B、Cu总体上无缺素反应,但有个别土壤显示缺素效应;Zn总体上表现缺素;Fe、Mn土壤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菌素。它是一类重要细菌素,具有种类多、抑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因植物乳杆菌素产量低而影响了其在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本文从植物乳杆菌素种类、群体感应系统及植物乳杆菌素基因簇等方面介绍植物乳杆菌素诱导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番茄植株受伤诱导的蛋白酶抑制剂(PIs)为研究诱导抗性提供了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可以说明调控系统防御反应信号传导的各种途径。在细胞间,受伤诱导PIs表达的是多肽系统素和氧脂衍生的植物激素茉莉酸,系统素和茉莉酸在同一信号途径中协同作用激活了PIs和其他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番茄受伤信号传导及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植株机械受伤后激活了受伤愈合和防御的各种机制,引发了受伤信号的产生、运转、感知接受和转导等以激活受伤诱导基因的表达。茉莉酸(Jasmonicacid,JA)在番茄对机械受伤反应中起中心作用,其他化合物,包括系统素、寡糖和寡聚半乳糖醛酸等也在受伤信号中起重要作用。番茄植株受伤诱导的蛋白酶抑制剂为研究诱导抗性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型体系,说明调控系统防御反应信号传导的各种途径,提出了细胞间受伤诱导蛋白酶抑制剂PIs表达的是多肽系统素(polypeptidesystemin)和植物激素茉莉酸。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系统素和JA在同一信号途径中协同作用激活了PIs和其他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仪器的组建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硬件及软件两个方面分别详细介绍了虚拟仪器的组建方法,包括常用的硬件组成和几种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并列举了当前国内外利用各种虚拟仪器软件平台开发出的应用于各领域的虚拟仪器系统,同时对其特点性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植物体内信号分子系统素(STM)的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其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是一项非常现实和迫切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分析,从农村、农业和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提出了改善和强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母猪舍饲群养工艺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饲群养是规模化猪场母猪的新型饲养模式,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基于"动物福利"养殖理念,依据母猪生物学特性和生理需求特点,为规模化猪场母猪创造和谐的群居生活及良好的生产环境,并借助利用射频识别、自动化控制及计算机管理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发的母猪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群养母猪的个体精细化管理。重点介绍母猪舍饲群养工艺以及母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组成、功能、优点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HACCP体系在红小豆标准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红小豆的生产和贸易状况,并探讨了HACCP体系在红小豆标准化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97-1098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叶位桑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用200 mg/L天丰素和缩节胺处理桑树选792,测定不同叶位桑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脂类的含量。[结果]200 mg/L天丰素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4叶位最高,其次是第1叶位;200 mg/L缩节胺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11叶位最高,第1叶位最低。天丰素处理的第1叶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第8叶位最低;缩节胺处理不同叶位的蛋白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含量。天丰素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以第8叶位最多,随着叶位的递增,脂类含量均显著减少;缩节胺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第11叶位最高,高出含量最低的第1叶位11 mg/g。[结论]天丰素对中下部偏老桑叶的品质有较大改善;缩节胺较大提高了上部偏嫩桑叶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而对下部偏老叶片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1989和1990两年內在山西省中、北部进行的钾肥肥效试验结果。大豆在怀仁试点、棉花在太谷试点、大白菜在太原南郊试点和孝义试点及茴子白在太原南郊试点施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进一步分析其增产效益得出,除怀仁试点大豆施钾亩增纯收入不大外,其余施钾增产效益特别明显,施钾亩增纯收入达30—200余元。同时施钾还能显著地提高大白菜和茴子白的抗病能力。而大豆在忻州试点及棉花和玉米在孝义试点施钾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