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种公鸡管理的作用在生产中往往被低估。本文从记录体重、公母比例和公鸡选育方面介绍了种公鸡的管理,以期提高种鸡群的整体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2.
正在种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公鸡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其不仅占母鸡群8%~10%的比例,还肩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商品代鸡群半数以上的基因物质来自于公鸡。由此可见只有加强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才能够提高种鸡群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1育雏育成期料量控制在育雏前2周应刺激公鸡尽量  相似文献   

3.
何兴龙 《水禽世界》2003,(10):18-21
在种鸡场的生产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高产蛋率,而忽视了另外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孵化率,而孵化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公鸡授精能力的好坏(母鸡繁殖器官病变或异常等情况也会影响受精率),所以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决定母鸡饲养效益回报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其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要培育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重适宜、性成熟适时、精液品质良好、交配能力强的种公鸡,必须根据公鸡的生理及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的饲养管理和选种工作。1公鸡断喙、断趾和剪冠公…  相似文献   

4.
韩枫 《中国家禽》2002,24(15):19-20
肉用种鸡群若想在整个生产周期均获得良好的孵化率,必须加强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种畜禽质量是畜牧良种生产力正常发挥的基础。精液是种畜禽重要的遗传物质,种公鸡的精液质量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以及种公鸡的利用效益。在生产上通过提高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水平,规范种公鸡的选育和调教要求,可以获得优良的精液品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1.1饲养标准应符合NY/T33-2004《鸡的饲养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选取80羽26周龄、体重相近的父母代安卡红种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羽,研究中草药汤剂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公鸡饮水中添加中草药汤剂,能显著提高种公鸡采精量和精子活力,显著提高种公鸡精子密度,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最明显。在种公鸡饮水中适量添加中草药汤剂可显著改善种公鸡的精液品质,从而提高每羽种公鸡可利用的有效精子数,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养好肉用种公鸡,不仅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而且对发挥种鸡生产潜力,提高优良种鸡的种用价值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科学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的几点体会与做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肉用种公鸡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公鸡的死亡率高的问题。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肉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对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充分发挥种公鸡的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 5年来 ,肉种鸡母鸡的性能有了稳步的提高。比如 ,英国 2 0 0 2年淘汰的罗斯鸡群中 ,每只母鸡到6 0周龄的平均种蛋产量是 16 1 6个。然而 ,孵化率的变化范围很大 ,将孵化率从最低提高到上四分之一 ,就可使每只入舍母鸡的雏鸡产量增加 10只。在许多情况下 ,孵化率降低都与分性别饲喂管理不良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公鸡的管理多加注意就可改善孵化率。在世界各地的多种条件下都可获得优良的受精率 ,这里的关键因素是 :·公鸡的骨架大小要正确 ,并且不同个体间的骨架大小要有较高的均一度 ;·睾丸发育良好 ;·配种比率正确 ;·公鸡饲料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硒代蛋氨酸对蛋用种公鸡繁殖性能以及血液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140日龄京粉蛋用种公鸡,在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代蛋氨酸,最终使硒元素浓度达到0,0.25,0.5,1,2 mg/kg,于试验期末检测精液品质,统计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生殖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 mg/kg处理组精子活率显著提高5.66%(P0.05);0.5 mg/kg处理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分别显著提高42.11%、38.53%、21.25%(P0.05);0.5 mg/kg处理组种蛋受精率提高了2.65%(P0.05);1 mg/kg处理组种蛋孵化率显著提高了2.22%(P0.05)。与对照组相比,1 mg/kg处理组血液中睾酮(T)显著提高了50.88%(P0.05);0.5 mg/kg处理组促黄体素(LH)显著提高了35.47%(P0.05);1 mg/kg处理组促卵泡素(FSH)提高了25.66%(P0.05)。说明硒代蛋氨酸对蛋用种公鸡精液品质、血液生殖激素及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有较大影响,硒水平达到1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公鸡扮演着种鸡群50%的角色,因此,对公鸡的管理要求必须和母鸡放在同样重要位置.种公鸡的管理必须注重其骨架发育、体重控制以及饲喂管理以培养出合格的公鸡从而获得理想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公鸡扮演着种鸡群50%的角色,因此,对公鸡的管理要求必须和母鸡一样放在同样重要位置.种公鸡的管理必须注重其骨架发育、体重控制以及饲喂管理,以培养出合格的公鸡从而获得理想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3.
肉用种鸡公母分饲的效果何宗旷广西种鸡场530001据有关资料报道,肉用种鸡产蛋期公母分开饲喂,通过控制公鸡的饲料进食量,能有效地控制公鸡体重,体质良好的繁殖体况,减少种公鸡腿病发生,达到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目的。1994年8月至1995年6月,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已不再象以往那样把精力和重点仅仅放在种母鸡的管理上。笔者自1995年来,按照AA公司指导的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加强了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彻底解决了以前公母配比比例高,后期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的问题。诸城外贸鸡场饲养AA父母代鸡20万套,1997年全年上孵种蛋22431353枚,受精蛋20649278枚,受精率9206%,出鸡19474903只,孵化率8682%;1998年1~10月份上孵种蛋16787852…  相似文献   

15.
养好肉用种公鸡,不仅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而且对发挥种鸡生产潜力,提高优良种鸡的种用价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科学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极为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的几点体会与做法浅谈如下。1搞好种公鸡的培育要想使种鸡群有较好的受精率,首先必须培育出品质优良的种用公鸡。因此,这就要求必须从公鸡育雏育成期开始抓起。但在实际饲养中,部分人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开始时公鸡的比例较大(通常公母比例为15∶100),以后总能选出一定数量的合格公鸡,从而忽视对公鸡的严格选育。由于存在这种…  相似文献   

16.
受精率和孵化率呈正相关,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反应在孵化率上,因此要想达到较好的孵化目标,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受精率.1早期受精率管理1.1育雏期需要加强管理由于公鸡出场时剪冠断趾,再加上注射疫苗和长途运输,达到鸡场时就显得比母鸡弱,所以公鸡需要单独育雏,特殊照顾,第1天舍温要比母鸡高一度,湿度可以相对低些,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开始,国外采用“公母分饲法”的日渐众多。分饲法可有效地控制公鸡体重,保证良好的繁殖体况,减少种公鸡脚趾瘤的发生率,提高受精率、孵化率2~6%。福建榕泉种鸡场自1988年以来,已先后对两个品种父母代肉种鸡分别采用公母混饲和分饲法饲养,进行观察和比较.饲养的肉用种鸡品种为安康红、红宝,数量均为6000只,用地面铺厚垫料平养.1~22周龄公母采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孵化率是所有孵化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发现鸡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受精率、种蛋质量、孵化室的设计等诸多因素有关。一、提高种蛋受精率种蛋的受精率越高,入孵蛋孵化率就越高;反之种蛋受精率越低,孵化率也越低。提高种蛋受精率的措施如下。1.搞好种公鸡的选择要选择健康无病,体况发育良好,体型匀称,符合本品种要求,冠大、鲜红、直立、饱满,啼鸣长而洪亮,背腰宽平,性活动力强的作为种公鸡。2.公母比例要适当自然交配公母比以1:10为宜,地面散养时,种蛋受精率97%,高床网上平养种蛋受精率在95%…  相似文献   

19.
养鸡场中孵化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公鸡的授精能力,所以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母鸡饲养效益的实现及对其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培育生长发育好,具有强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院实习牧场种蛋的人工授精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入孵蛋孵化率不低于82%,总结经验如下:1 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决定种蛋受精率的先决条件,而种公鸡饲养条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精液的品质和数量,因此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说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