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测试脱涩与1-MCP处理对柿果实室温贮藏品质的作用,探讨1-MCP对柿果实成熟衰老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火柿’为材料,分别进行1-MCP、脱涩和CO2+1-MCP处理,以未处理果实作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果实室温贮藏期间呼吸、乙烯释放速率、果实品质、保护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推迟了CK和脱涩果实乙烯高峰的出现,延缓了果实硬度下降,有助于保持CK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1-MCP处理降低了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了丙二醛生成,使CK果实和CO2脱涩果实室温贮藏期分别从25d和5d延长到37d和25d。1-MCP对涩柿果实商业化保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1-MCP对猕猴桃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催熟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为完善1-MCP在猕猴桃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用1.0μL/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1-MCP处理),出库后取部分1-MCP处理猕猴桃,用750倍液的乙烯利浸果催熟(1-MCP+乙烯利处理),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1-MCP处理、1-MCP+乙烯利处理和对照处理猕猴桃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货架期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有效延缓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保持果实的营养价值,但1-MCP处理果实在货架期间软化较慢,味道偏酸,食用品质降低。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催熟,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介于对照和1-MCP处理果实之间,与对照相比,延长了贮藏期和货架期,与1-MCP处理相比,改善了货架期果实的风味。【结论】冷藏与1-MCP结合处理能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但1-MCP处理对果实货架期食用品质有不利影响,采取出库后乙烯利处理可以改善果实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1-MCP、1-MCP+GA3、1-MCP+6-BA处理对‘安哥诺’李果实冷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分析了‘安哥诺’李中SOD、POD和CAT的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1-MCP+6-BA处理、1-MCP+GA3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安哥诺’李果实冷藏期间POD活性和SOD活性,其中,冷藏0~25d,1-MCP+6-BA处理、1-MCP+GA3处理的POD活性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1-MCP处理,经过冷藏25d后,通过1-MCP处理的POD活性和SOD活性快速提高,显著高于1-MCP+6-BA处理、1-MCP+GA3处理;冷藏0~25d,各处理李果实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冷藏25~75d对照果MDA含量迅速上升,而其他处理明显减缓了果实中MDA含量的上升;综合来看,3种处理均可提高果实冷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冷藏0~50d,1-MCP+6-BA处理、1-MCP+GA3处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冷藏50d后,1-MCP处理、1-MCP+GA3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1-MCP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MCP和1-MCP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货架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延缓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出汁率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保持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但1-MCP处理果实在货架期间软化较慢,口感下降,食用品质降低,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处理,在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基础上,改善了货架期果实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1-MCP间歇处理对采后李果实色泽的影响,以绿熟期"大石早生"李果实为材料,室温(25±1)℃下用1μL/L的1-MCP处理1次、2次、3次,1-MCP处理间隔期为3 d,以未处理果做对照,研究1-MCP间歇处理对李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果实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间歇处理可明显延缓李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果实转色进程,抑制了"大石早生"李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花青苷的积累。综合品质、口感与色泽,1-MCP间歇处理2次效果最好,能够在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基础上有效地延缓李果实的成熟衰老,使"大石早生"李果实的常温货架期延长6 d。  相似文献   

6.
1-MCP对桃果实贮藏保鲜中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1-MCP在"早凤王"桃果实上的贮藏保鲜效果,并探讨1-MCP的贮藏保鲜机理,以"早凤王"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MCP处理对"早凤王"桃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果实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贮藏期间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1-MCP能够降低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桃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1-MCP处理的桃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1-MCP能够抑制桃果实ACS酶和ACO酶活性水平的上升和活性高峰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1-MCP处理对不同预熟南果梨贮后生理及货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卫东  李江阔  张平  孙希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38-16740
[目的] 研究1-MCP处理对贮前不同预熟度南果梨贮后生理及货架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方法]以南果梨为试材,采收后用10 μl/L 1-MCP在室温(20~25 ℃)下处理18 h,将经1-MCP处理过的果实贮前分别进行0、5、10 d的预熟处理,研究1-MCP处理对冷藏后货架期间的不同预熟度南果梨生理和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 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了南果梨果实呼吸强度与内源乙烯生成量,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果皮转色,有利于果柄保鲜,抵制果实腐烂率、果心褐变的发生, 还明显地延长果实贮后货架期。1-MCP处理对贮前预熟5 d处理的果实各项指标均好于预熟10 d处理的果实。[结论] 采用1-MCP处理南果梨果实,贮前预熟5 d的果实适于长期贮藏;贮前预熟10 d的果实适宜中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0℃贮藏期间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然后将其置于0℃下贮藏90d,每隔10d取样测定冷害指数、冷害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分析1-MCP处理对猕猴桃冷藏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0.5μL/L的1-MCP处理显著延缓并减轻了猕猴桃冷害的发生,1-MCP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晚20d发生冷害,0℃贮藏90d后的冷害率仅为对照的32.35%;贮藏10d后果实出现呼吸高峰,1-MCP处理和对照果实的呼吸速率分别为7.25和7.98mg/(kg·h),果实的乙烯释放高峰则在贮藏60d时出现,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乙烯的释放,1-MCP处理和对照乙烯释放速率分别为0.016和0.048μL/(kg·h);1-MCP处理可以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1-MCP处理显著抑制果实贮藏后期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贮藏90d后,对照和1-MCP处理果实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603%和0.278%,腐烂率分别为10.3%和2.7%。【结论】0.5μL/L 1-MCP处理可以减轻‘徐香’猕猴桃果实冷藏冷害的发生,并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马晶  黄玲  李学文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69-2074
[目的]以UV-C结合1-MCP对香梨进行处理,研究复合处理对采后香梨果实黑斑病发生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探讨UV-C结合1-MCP提高香梨采后抗病性可能机制,为采后香梨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室温下用1mg/kg浓度的1-MCP处理,24h后再进行紫外线UV-C处理,辐照强度为7.5 kJ/m2,辐照时间为39 min.对处理果实进行损伤接种黑斑病菌,放置于低温(-1℃)条件下贮藏,定期测量果实品质,以接种无处理果实作为对照.[结果]在整个低温储藏过程中,UV-C结合1-MCP处理的果实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果实.UV-C结合1-MCP处理提高了香梨果实POD、PAL、CHT、GLU活性.[结论]UV-C结合1-MCP复合处理提高了香梨果实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了香梨果实黑斑病的扩展及发病率,增强果实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1-MCP处理对香梨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对叶绿素含量变化、呼吸强度、乙烯产生、果胶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对叶绿素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250 nL/L和500 nL/L 1-MCP处理使呼吸跃变延后24 d.1-MCP处理推迟或抑制了果实乙烯高峰的产生.250 nL/L和1 000 nL/L的1-MCP处理明显抑制了果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邹蕾蓉  钟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18-16720
阐述庐山近代建筑的发展、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庐山别墅群旅游体验的再利用定位。从“参与体验”和“形式体验”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庐山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安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北安市1959~2009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北安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北安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春季增温次之,则夏、秋季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从年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看,降水量略呈现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近10年平均降水量比50年平均减少39.9mm。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北安农作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品种,适时提前播种等农业气象建议、措施,为北安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明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95-16596
缓/控释肥料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对作物产量、性状、品质以及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是其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料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近48年沈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8年沈阳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法,对近48年沈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48年来,除6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外,其他月份均呈下降趋势;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呈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986年,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存在着2~3年的周期,1980年以后还并存着5~7年的周期;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为偏多期,其后为偏少期。[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沈阳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白蚁防治的具体环境,从驱避剂、熏蒸剂、诱杀技术和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10年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为白蚁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6.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药理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的认可。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经越来越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儿茶素上,尤其是其中的单体之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最引人注目。本文就近年来对EGCG药理作用、机理进行阐述,为探索EGCG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近八年来国内加油站的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原因,收集了加油站近年来发生的48例典型火灾爆炸事故,总结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开兵  唐德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59-11261
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问题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十几个欠发达省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国内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莘县气象局提供的1957—2016年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60年来莘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莘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增温明显,春、秋季次之,夏季变化不明显;近60年来莘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夏季降水集中旱涝灾害并存,春、秋季易发生旱灾,冬季雨雪稀少。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大连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1951—2010年的逐日雷暴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经验频率法等分析方法,揭示大连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年雷暴日数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近60年来增加了约3 d;夏季雷暴出现最多,其次为秋季,冬季发生概率很小;雷暴初日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82 d/10年,60年来提前了近21 d;雷暴终日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55 d/10年,60年来推迟了近22 d。4月雷暴初日发生的保证率迅速上升,雷暴终日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上升较快,雷暴初、终日之间持续时间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032 d/10年,近60年来延长了约42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