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牛粪堆肥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最佳菌种复配比例。[方法]从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筛选菌株。以新鲜牛粪和稻壳粉为堆肥原料,以不加复合菌剂的处理为对照,将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以3‰的总接种量接入到堆肥中,观察不同处理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结果]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的绿色木霉和米曲霉的生长速率和活性较高。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的处理,发酵过程中升温最快、温度最高。温度升高到55℃仅用6 d,高温维持8 d,最高温度为65.5℃。堆肥腐熟后,植物种子发芽指数为92.3%。[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最佳比例为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在马铃薯渣上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按2∶2∶1配比成复合菌剂在接种量1%、添加尿素2%、固体发酵料层厚度20 cm、发酵温度33C、发酵时间48 h、pH自然、水分自然的发酵条件下,得到粗蛋白含量高达13.7%的发酵产品,粗蛋白含量与发酵原料相比提高128%,且有酒香味、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堆肥过程中,禽畜粪便熟化是一个温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当堆肥温度低于或高于微生物菌群的最适温度时,微生物产酶效率低下甚至不产酶,导致禽畜粪便堆肥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效率较低,费时较长。研究开发了一种复合菌剂,发酵菌剂按体积比1.5∶1.5∶1∶1∶1∶1取里氏木霉、假单孢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烟曲霉、嗜热液化芽孢杆菌的培养液共30L,混合成复合菌剂,并将其应用于堆肥降解禽畜粪便纤维素。复合菌剂中各菌种的最适产酶温度与堆肥发酵不同阶段温度相对应,可以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发酵温度阶段都能持续产酶,促进禽畜粪便中纤维素的分解。添加菌剂后可提前提高禽畜粪便发酵堆肥纤维素酶活性的水平及其峰值,缩短堆肥发酵时间,对堆肥的适应性及腐熟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畜禽养殖粪污不合理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鸡粪为生物有机肥原料,不同比例的稻壳、豆粕、锯末为辅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哈茨木霉(Hartz Trichoderma viride)、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配成的复合菌剂进行混合发酵,制作鸡粪生物有机肥并研究有机肥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设置不添加任何物质的原料鸡粪为空白组,添加辅料或复合菌剂的鸡粪为试验组,处理完成后进行固体发酵,每天监测温度、含水量、活菌数及有机质。通过测定发酵后有机肥的活菌数和有机质,研究辅料配比、菌种配比、接种量、含水量及温度对鸡粪生物有机肥发酵的影响,确定鸡粪生物有机肥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只添加辅料的试验组与空白组相比,温度、含水量、活菌数及有机质均显著提高;与添加辅料和复合菌剂的试验组相比,活菌数较低。有机肥配比研究表明,辅料稻壳、豆粕、锯末最佳配比为14.17%∶10.83%∶15.00%,复合菌剂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5.
采用牛津杯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各菌株的拮抗作用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菌种配比来降低各个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拮抗作用较小的菌种配比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细黄链霉菌=6∶3∶2∶2∶6∶2∶2∶3∶2∶2。所选定的培养基为Ⅰ类培养基,pH 6.5。根据菌种习性、生长环境以及快速活菌计数结果确定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顺序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真菌类。  相似文献   

6.
从4种具有优良发酵豆粕能力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根霉、产黄青霉)中筛选最优发酵菌株组合,以粗蛋白含量和大豆肽含量为评价标准,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豆粕固态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8和米根霉M-1为最优发酵菌株组合。复合发酵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根霉同时接入到豆粕中,两菌株接种比例2∶1,发酵总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料水比1.0∶1.4(质量比),发酵时间96 h。豆粕经复合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大豆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升,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大分子蛋白质基本降解为10 ku以下的小分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结果表明,豆粕经复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班图酒香酵母(酵)、枯草芽孢杆菌(枯)、绿色木霉(木)、嗜酸乳杆菌(乳)发酵白酒糟的最佳条件及组合,通过十字交叉法进行拮抗试验,采用厌氧和有氧两种方式发酵,辅以单因子对比试验观察绿色木霉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种菌之间不存在拮抗效应。有氧发酵比厌氧发酵活菌数含量高,嗜酸乳杆菌和班图酒香酵母发酵第9 d的活菌数最高。嗜酸乳杆菌为有氧发酵的乳+酵+木组最高,比厌氧发酵高一个数量级。班图酒香酵母为有氧发酵的乳+酵组最高,比厌氧发酵提高47.95%。各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到第6 d活菌数最高,有氧发酵的乳+枯组最高,比厌氧发酵高11.73%。绿色木霉活菌数均为0。经过单因子对比试验发现绿色木霉不适合发酵白酒糟。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和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以及白地霉复配制成复合菌剂固体发酵苹果渣。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适的培养基配方和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确定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铵7g、白糖4g、尿素2g、食盐4g,产物中粗蛋白的含量达26.4%,提高了312.50%。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为黑曲霉突变株ZM-80.5g、酿酒酵母1.5g、白地霉1.0g、热带假丝酵母1.5g,产物中粗蛋白的含量达27.9%,提高了335.94%。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扣培养法和圆盘滤膜法研究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竹锐顶镰孢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木霉的抑制效果较差,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其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Dc10的抑制作用最强,其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鸡粪加香菇菌糠为基料,采用加入复合乳酸菌进行厌氧发酵除臭,再加入复合芽孢杆菌进行好氧高温发酵及后熟发酵工艺,研发一种果树专用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发酵最佳条件为水冲蛋鸡粪与香菇菌糠配比为1.5∶1,复合乳酸菌菌剂接种量为1.0%,复合芽孢杆菌接种量为0.2%;50 d达到腐熟。气味记录表明,复合乳酸菌菌剂的接种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表明,本试验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抗病性较好、增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降解牛粪纤维素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属4株菌的最优配比,制成降解牛粪纤维素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复合微生物菌剂中HP2菌的所占比例为主要因素,各菌种最佳配合比例为TG1∶P3∶HP2∶HN1 =3∶1∶1∶1.[结论]该研究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牛粪堆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微生物菌剂巨大芽孢杆菌B1301、巨大芽孢杆菌Ap25、荧光假单胞菌P34、深绿木霉HB20111及上述药剂的组合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于2022年开展了7种微生物菌剂及其组合剂的水稻白叶枯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种微生物菌剂及其组合剂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和增产效果,其中巨大芽孢杆菌B1301+深绿木霉HB20111组合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达到了64.85%,与化学对照药剂噻唑铜悬浮剂68.39%的防效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微生物菌剂相比差异极显著,且对水稻安全性好,增产效果明显,可以用作水稻白叶枯病绿色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不同菌种对苗期番茄生长的最佳处理,以番茄幼苗为材料设置LB培养基、枯草芽孢杆菌、PD培养基、绿色木霉、PD和LB混合培养基、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共计6组处理。分析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番茄苗期根系形态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显著增加总根长、分枝数、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P<0.05),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单独施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加分枝数、根尖数、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总根体积,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单独施加绿色木霉,显著增加总根长、根尖数、分枝数、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总根体积,增幅分别为119.56%、225.00%、98.30%、80.60%、58.21%、77.74%、312.28%,显著提升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的含量,增幅为63.13%、104.00%,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酿酒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与米曲霉发酵白酒丢糟生产蛋白质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白地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发酵后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了6.49%以上;对这4种菌进行组合筛选,发现由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白地霉组合发酵,能将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9.96%.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米根霉和酿酒酵母为供试菌种,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提取物的抑菌性、最低抑菌浓度及与一些抗菌药品的抑菌性比较。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提取物对6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性大小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根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都在0.002 5 g/ml以下。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链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药品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重离子束辐照选育的高蛋白酵母、木霉、黑曲霉和乳酸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及发酵时间对马铃薯渣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条件、发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黑曲霉∶绿色木霉∶诱变酵母菌∶乳酸杆菌最佳配比为1∶3∶3∶2,发酵后马铃薯渣中的蛋白含量为15.39%,粗纤维含量为12.12%;在发酵条件、菌种比例相同的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8d,发酵后马铃薯渣中的蛋白含量为15.12%,粗纤维含量为11.86%.  相似文献   

17.
(二)病害类 1.细菌类污染:假单孢杆菌、粘芽孢杆菌、黄色单孢菌肥、托兰斯假单孢杆菌、枯草杆菌粘液变种、蜡状芽孢杆菌粘液变种、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 2.真菌类污染:①木霉类:绿色木霉、康氏木霉、木素木霉。②青霉类:桔青霉、青霉菌。③根霉类:根霉、黑根霉、华根霉。④曲霉类:黑曲霉、烟曲霉。⑤黑霉类:黑霉菌。⑥毛霉类:大毛霉菌。⑦链孢霉类:链孢霉。⑧聚端孢霉菌。⑨尖刀镰孢菌肥。⑩拟青霉菌。 3.酵母类污染:酵母菌、浅红酵母、清酒酵母。  相似文献   

18.
复合菌固态发酵高蛋白饲料添加剂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对固体发酵工艺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获得了一条优化后的复合菌固态发酵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研究表明以黑曲霉菌、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接人固体比例为4:3:3.固体接种量50%,发酵温度30℃~32℃,含水量50%,发酵初始pH4.6左右,发酵时间50h为发酵条件,以豆饼粉85%,(NH4):SO40.8%。KH:PO40.2%。麸皮15%.硫酸铜和硫酸锰分别加入0.8‰为固体培养基,所产酸性蛋白酶活力最高为15426u/g,而获得最大酵母菌菌数为35亿.小肽含量为12.86%。粗蛋白含量为52.32%的高蛋白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明红梅  董瑞丽  周健  方春玉  兰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58-15060
[目的]根据白酒丢糟原料的特点,选取优势菌种构建丢糟多菌发酵复合处理体系,探讨各菌种液态培养最优条件。[方法]基于前期白酒丟糟发酵试验结果,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黑曲霉为丟糟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优选菌种。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菌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结果]以7°Bx麦芽汁为基础培养基,各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对于产朊假丝酵母,添加1.5%的硫酸铵、接种量为5%、培养时间为16h;对于黑曲霉,添加0.3%的氨水、接种量为15%、培养时间为18h;对于绿色木霉,添加0.5%的氨水、接种量为15%、培养时间为22h。[结论]在该培养条件下各单菌发酵液的活菌数量可达到1010个/ml以上,经喷雾干燥制备的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量可达到109个/g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草莓隋珠为研究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WP、木霉菌WP和复合菌WP 3种菌剂为供试材料,设置25%吡唑醚菌酯SC为药剂对照及清水对照,研究3种生防菌剂对白粉病、炭疽病及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促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种菌剂均可有效地防治草莓炭疽病,以复合菌剂WP防治效果最佳;枯草芽孢杆菌WP和木霉菌WP均可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仅枯草芽孢杆菌WP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木霉菌WP,两者差异显著;木霉菌WP可以有效防控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其他2种菌剂。3种生防菌剂对炭疽病和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对灰霉病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促生促产效果却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