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工艺.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杏仁粉粒度为60目,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2.0h,CO2流量60L/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46.9%.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通过4因素5水平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对紫苏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随着CO2流量的增加,出油率增大,CO2流量在25~30 L/h较合适。随着萃取温度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温度的适宜变化范围为35~40℃。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压力在20~25 MPa较合适。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时间的适宜变化范围为1.5~2.0 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CO2流量25~30 L/h,萃取温度35~40℃,萃取压力20~25 MPa,萃取时间1.5~2.0 h。  相似文献   

3.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工艺。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80l/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0.461%。  相似文献   

4.
姚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06-5307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最佳工艺。[方法]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最佳工艺。[结果]影响大蒜油萃取率的主次因素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5h,CO2流量80L/h;在此工艺条件下,萃取率可达0.461%。[结论]该研究改进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工艺条件,为大蒜油的工业化萃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研究超临界萃取姬松茸酚的最佳工艺.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酚类物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并优选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得到较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夹带剂为60%乙醇,萃取温度75℃、萃取压力40MPa、CO2流量为20L/h、夹带剂用量120ml.然后再进行了动态萃取与静态萃取的比较,得出先静态萃取1h后再动态萃取1h,萃取率最高,酚类物质的得率达2.431%.超临界流体CO2萃取较优化后的乙醇浸提法姬松茸酚得率高出14%,且夹带剂用量少,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对新鲜芫荽根茎部进行精油萃取,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到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流体流量及萃取时间对芫荽精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芫荽精油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37℃,CO2流量为33L/h,萃取时间为2.5h,该条件下萃取率可达到0.5023%。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提取工艺。试验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原料粒度60目、CO2流量28 L/h、萃取时间90 min,萃取率为1.01%。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废弃烟叶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的关键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的交互作用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影响极显著;萃取压力的影响显著.优化得到超临界CO2法提取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为萃取压力23.53MPa、萃取时间1.72 h、萃取温度50.00℃、CO2流速8.05 L/h,此条件下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285.1 μg/100 g.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葡萄籽油的优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以葡萄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葡萄籽粉粒度、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葡萄籽粉粒度60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2.5 h,萃取温度40℃,CO2流量40 kg/h,油脂萃取率达18.4%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交方法萃取花椒油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法,以花椒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花椒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花椒粉粒度为60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2.0 h,萃取温度40℃,CO2流量40 L/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可达7.68%以上。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花椒油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法,以花椒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花椒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花椒粉粒度为60目,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2.0 h,萃取温度40℃,CO2流量40 l/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可达7.68%以上。  相似文献   

12.
黄龙  肜霖  朱巍  邵兴伟  吴昭  陈一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92-4495
为了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挥发油的工艺,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并以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缬草挥发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40MPa、萃取时间2h、CO2流量30L/h,分离釜...  相似文献   

13.
苹果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脂肪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苹果籽为原料,应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投料量、原料破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等对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苹果籽油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苹果籽油的CO2超临界流体最佳萃取条件为:投料量300 g,原料破碎度0.297 mm,萃取压力35 M Pa,萃取温度30-3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苹果籽油萃取率可达22.85%;苹果籽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91.81%,其中油酸32.27%,亚油酸59.54%。  相似文献   

14.
柞蚕雄蛾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柞蚕雄蛾油进行萃取研究,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对柞蚕雄蛾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0℃,时间3 h,CO2流量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萃取温度和静态萃取时间对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侧柏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因素排序为: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静态萃取时间;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流量50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动态萃取4.0h,无需进行静态萃取,侧柏桧木精油萃取率为4.59%.[结论]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是提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番茄红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番茄果实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携带剂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30 L.h-1,乙醇体积分数90%,萃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平贝母中总生物碱,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乙醇用量作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单项条件对总生物碱萃取率的影响,再通过进一步的正交试验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平贝母中总生物碱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乙醇用量300mL,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萃取率为0.2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麦胚芽油的出油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参数;【结果】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主要影响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38℃,CO2流量为10kg/h;【结论】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具有工艺简便易分离,无溶剂残留等特点,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白花前胡甲素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考察CO2流量、萃取压力、时间、温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确立白花前胡中香豆素类成分的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动态流量,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60 min,动态流量2 kg/h.超临界流体CO2适于萃取白花前胡中香豆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葵花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葵花籽油的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三因素对葵花籽油萃出率的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5℃.时间3h,CO2流量25kg/h。利用GC/MS分析了葵花籽油的成分组成,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