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栽培散叶生菜养分吸收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菜为供试作物,进行了温室栽培生菜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菜是喜氮钾肥作物,在生菜的整个生育期不可缺氮。氮磷钾合理配施可促进生菜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生菜的N、P、K养分吸收比例区间在1:0.12~0.15:1.01~1.11。  相似文献   

2.
生莱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结球型,分脆叶、绵叶两种:二是散叶型,分绿、紫两种;三是直立生长类型。目前的日光温室主要选用结球生菜,其次是散叶生菜。  相似文献   

3.
<正> 生菜是叶用莴苣的别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隋代传入我国。生菜是生食蔬菜,主要特色是叶片脆嫩多汁,甜中带苦,清香爽口,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除蔬食外,还可加工成菜汁饮料或制成罐头。生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烟酸、叶酸和多种矿物质。 生菜属菊科莴苣属草本植物,有结球、直筒、散叶之分,紫叶、黄叶、淡黄叶之别。在国际市场上,结球生菜销路很广。许多国家采用大栅温室栽培,周年上市。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几乎成为家庭主菜。香港、澳门多从外国运进。近年来,冀西北高寒区试种推广,深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质与施肥配方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采用2种基质,7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栽培的生菜,其产量,V-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硝酸盐含量降低,但粗纤维含量升高;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有机肥+化肥的处理产量较高,品质较好,V-C、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下降,单施有机肥的生菜品质虽好,但单株产量过低,施完全营养液的产量虽高,但品质差,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无机基质栽培生菜的有机肥+化肥处理中硝酸盐含量与产量、蛋白质与硝酸盐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生菜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早巳被广泛食用,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菜及其它特菜品种逐渐走上千家万户的百姓餐桌,生菜以其鲜嫩爽口、营养含量高和保健功能强而深受各阶层消费者的喜爱。因其适应性强,生育期短,是秋、冬季保护地种植和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6.
生菜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优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生菜(LactucaSativaVarLongifolia)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基础配方的大量元素四种盐(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钾)的浓度进行了改进,获得优良配方A-I(见表5)。该配方比产量最高的斯泰勒配方提高干重产量36.3%,提高温重产量77.6%。并发现硝酸钙和硝酸钾是影响生菜产量的主要因素,配方中含有高比例的氮素、钙和钾素有利于生菜的生长发育.高水平的钾和硝态氮有利于生菜提高产量,而镁的作用不大,氨态氮不利于生菜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3个引进生菜品种的品质和硝酸盐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直立生菜、细菊生菜和红叶生菜等3个生菜品种进行维生素(Vc)、还原糖、粗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和硝酸盐做定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3种生菜均属于高Vc含量蔬菜;(2)3种生菜中以直立生菜还原糖含量最高;(3)3种生菜粗蛋白含量比大白菜、胡萝卜等其他大宗蔬菜高含量高;(4)3种生菜是水分含量较高的蔬菜品种;(5)3种生菜属低硝酸盐含量蔬菜,其硝酸盐含量大小顺序为:直立生菜<红叶生菜<细菊生菜.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散叶生菜在巴中地区种植的适宜性和农艺表现,筛选出适宜巴中地区种植的生菜品种,对6个引进散叶生菜品种植株叶片外观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6个引进生菜品种植株叶片外观差异明显,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灰色关联分析排序结果与单株产量排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排名变化因品种而异。在株高、展幅、中心柱重、中心柱长和叶长指标上罗马生菜显著大于其他5个品种,在单株鲜重、单株叶片鲜重上罗马生菜和全年耐抽苔生菜具有显著优势。各农艺性状指标关联度排序为:株高>中心柱重>中心柱长>单株叶片鲜重>叶宽>单株鲜重>叶长>株幅>叶片数,各品种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值Gi排序为:红橡叶生菜>紫蝶奶油生菜>紫雅生菜>全年耐抽苔生菜>罗马生菜>格林生菜。综合外观评价、单株产量和灰色关联评价筛选出全年耐抽苔生菜为表现佳,可作为巴中秋冬季蔬菜推荐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9.
施氮对生菜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与生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在每667m^2面积施纯氮5-15公斤范围内,生菜产量随氮增加而增加,增产率11.16%-23.21%,生菜硝酸盐的积累也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并呈正相关,回归方程y=262.55+23.25x施氮肥后间隔两周采收,可以大量减少硝酸盐在生菜上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汤泽琼  陈叶 《现代种业》2005,(6):23-23,25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散叶生菜和结球生菜两大类,其中结球生菜在当地为一种特种蔬菜。张掖市位于河西地区中部,是甘肃省最大的蔬菜基地之一,目前,在河西地区主要栽培的是结球生菜,近年来在河西地区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种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结球生菜是喜欢高温的绿叶类蔬菜,在长日照条件下促进其花芽分化,宴求适宜的繁种区域及配套的采种技术。在生产中,结球生菜包球紧实,因而抽薹困难,抽苔期间如果降雨多,在伤口处易造成腐烂,直接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结合张掖市的气候特点,经多年对结球生菜采种技术研究,并且初步探索出一套结球生菜采种技术规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水培生菜产量及品质,以散叶生菜绿散为试验材料,采用深液流水培栽培方式,设计3种营养液配方,分析不同配方下生菜长势、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配方1生产的生菜产量最高,比配方2和配方3分别高出17.7%和27.1%,差异达显著水平,此外配方1生产的生菜品质最佳,VC、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配方生产的生菜,且亚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筛选出蒙古口蘑不同菌液对苦菜、生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B菌液施入温室土壤内,苦参与对照相比鲜重增产48.40%,干重增加83.62%。生菜与对照相比鲜重增产23.3%,而对生菜干重无影响,表明蒙古口磨B、C、A处理促进生菜对水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结球生菜采种技术李炳华,徐刚,孙淑珍,史清苹,郑淑华(淄博市农科所255000)采用母株选择留种法与小株采种法相结合,并配合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这是我们经过几次试验探讨出的一套结球生菜采种技术,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现介绍如下。一、母株选择留种法母株...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山地露地生菜种植比例逐年增大,为了更好地打造山地无公害蔬菜品牌,完善生产技术体系,文章从栽培地选择、培育壮苗、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嵩明县露地生菜丰产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培生菜不同缺铁程度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总铁含量、活性铁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多种诊断方法的比较,探讨适用于水培生菜铁素营养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单一的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而将叶片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与水培生菜铁素营养状况关系最密切的几中方法综合诊断,则可较准确的判断水培生菜的铁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常向 《农家科技》1998,(1):12-13
<正> 生菜,即叶用莴苣,主要在春秋两季栽培。近年来,随着园艺设施的发展,其栽培季节延长,成为周年均衡供应的蔬菜品类。无论是结球生菜、半结球生菜,还是散形生菜,均可排开播种,多作栽培。一、多作栽培第一作:冬季温室生产。选早生抗寒散叶生菜品种,如绿皱叶生菜即绿波生菜和引进的美国大速生菜  相似文献   

17.
采用8种不同的营养液对生菜进行砂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以Ⅰ号配方的产量最高叶面积最大叶片数量多,而硝酸盐含量及重金属离子含量较低,故Ⅰ号配方较好,试验还表明,生菜中N,P,K的含量与配主中的N,P,K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05,(8):32-32
日本一家研究所最近培育成功一种转基因生菜,其含铁量要比一般生菜高出将近1倍。据介绍,这种转基因生菜是把大豆的铁蛋白基因植入生菜细胞中而培育出的,因而增强了生菜中铁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生菜珍头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范立德,高亮(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61041)珍头(Gento)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从荷兰引进的软叶结球生菜品种。经过3年的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广,叶球美观,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是生菜中的上品。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喜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华北地区生菜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增加趋势,因此,华北地区生菜种植越来越广泛,生菜配套栽培技术及新品种培育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生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叶菜类蔬菜,因此成为了社会群众首选的蔬菜。生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生长温度以18℃~23℃最为合适,适宜在华北地区种植。本文结合华北地区生菜种植的经验,从生菜品种的选择、播种育苗、定植、水肥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生菜栽培关键技术,以期指导华北地区生菜的栽培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