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浙粳88大米为试材,通过贮藏过程中米饭的理化指标、质构特性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分析以及感官评价,确定即食米饭的巴氏杀菌最佳工艺参数为:85 ℃灭菌25 min,或95 ℃灭菌20 min,产品在5 ℃可以贮藏20 d。采用巴氏杀菌能较好地保持即食米饭的品质,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米饭的压力无沸腾蒸煮及其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常压沸腾蒸煮,压力沸腾蒸米饭品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米饭压力无沸腾蒸煮工艺,并对压力无沸腾蒸煮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蒸煮工艺参数为56℃浸泡7min,然后加热到98-100℃排冷气,直接升温至压力30kPa并保压7min,米饭将获得良好的感官品质,在相同米量,水量条件下,优化后的压力无沸腾蒸煮工艺比现有的电压力锅煮饭省电11.6%以上,米饭形态完整,表面光滑有光泽,香味,滋味好,口感柔软且有弹性,感官评分最高;米饭中淀粉的体外酶消化率比电压力锅所煮米饭提高2%。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类型稻米的膨化米糊的物理特性及其感官指标进行研究,确定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膨化米糊的物理特性与其感官指标呈显著相关。其中,膨化米糊的物理特性与其感官指标(色泽、香气、总分)的相关性显著,对口感和滋味的影响不明显。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膨化米糊的感官指标关于物理特性的相关性方程。  相似文献   

4.
应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法制备了方便米饭,并对方便米饭的品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预干燥米饭水分含量和冷冻处理次数对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冷冻的含水量41-4%的米饭经膨化干燥后在复水时间、复水特性及食味感官方面效果较好。同市售方便米饭相比较,膨化干燥法制成的方便米饭样品B具有良好的复水性能,成品复水后粘度、硬度、弹力性等口感和风味与新鲜米饭较为相似,复水时间只需8min,复水率可达2.57。该研究表明。应用变温压差膨化法可以制备高品质的方便米饭,为方便米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优质粳稻外观和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特征的差异,以期为优质粳稻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以参加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粳稻品种外观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分析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将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15个粳稻品种按地域分为南、北两大来源,比较研究不同地域来源粳稻外观和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 (1)参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无论是粒型,还是垩白率与垩白度差异均较大;在蒸煮食味方面,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的感官评分分值分别在44.00—82.00和52.20—91.86。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谱中的消减值、回复值以及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与米饭食味值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0、-0.57、-0.37和-0.56;而RVA谱中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米饭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和0.36。(2)与北方优质粳稻相比,南方优质粳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78.78%和139.11%;直链淀粉含量降低28.25%,蛋白质含量提高7.37%;米粉RVA谱的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降低12.00%和21.19%;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的绝对值提高16.15%和15.00%;南方与北方优质粳稻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感官评分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参与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粳稻品种,其稻米的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差异显著;北方粳稻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在0.50%—3.50%,米饭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口感在56.00—74.00;而南方粳稻外观相对浑浊,垩白度1.86%—11.21%,米饭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软而黏,食味值在54.00—82.00。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黑龙江省粳稻主要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对2000年至2004年黑龙江省种植的390份粳稻品种(品系)的直链淀粉、胶稠度、碱消值等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90份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碱消值等理化指标与黑龙江省粳稻米饭食味的相关性不显著,而胶稠度与米饭食味的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米饭质地特征及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13个水稻品种米饭质地的动性弹性率、动性损失、损失正切值和米饭感官食味品质及其相关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类型之间,动性弹性率的变化趋势为籼稻>粳稻>糯稻,与米饭食味指标硬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损失正切值的变化趋势为糯稻>粳稻>籼稻,与米饭粘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动性损失则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不同测定重复之间,动性弹性率与动性损失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较差;而损失正切值的变异系数较小,在5.6%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损失正切值与米饭滋味、粘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米饭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米饭质地分析仪测定损失正切值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米饭食味的优劣,并以416份高代育种材料的米饭质地筛选结果作了验证,其结果与食味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我国优质北方粳稻和南方半糯性粳稻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为优质粳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代表性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以日本越光大米为对照,系统分析比较2种类型粳米外观品质、淀粉精细结构、蛋白组分、米粉糊化特性、米饭质地和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结果】虽然3个北方粳稻品种和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具有较高的感官食味值,但在淀粉精细结构、蛋白组分、米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地等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米饭感官食味方面,3个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口性(96—98分),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冷饭质地(92—100分)。在理化特性方面,3个北方粳稻品种表现出较高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17.6%—19.6%),较低的粗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8.5%—10.5%),较高的谷蛋白及醇溶蛋白含量。在淀粉精细结构方面,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较低(均值低54.7%和55.6%),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相似度高。此外,南粳46和宁香粳9号的直链淀粉短链与长链比高于五优稻4号和...  相似文献   

9.
对市售58个果茶饮料样品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糖度及总酸6种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从汤色、香气和滋味3个方面进行感官审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市售果茶饮料的内含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分类。结果表明,82.8%的样品感官得分在85分以上,说明市售大部分果茶饮料能被消费者接受。理化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样品中只有3个产品的茶多酚或咖啡碱含量略低于国家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的果茶饮料产品内含营养成分丰富,感官品质优异,属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两种酵母菌中选出适宜的菌种进行猕猴桃酒发酵。[方法]通过两种酵母菌5#Lalvin QA23和15#Lalvin 71B性能的对比,比较它们在形态,耐受性(包括耐酸性、耐低温、耐高温、耐酒精能力)以及发酵能力、原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酵母在耐受性、发酵能力以及发酵后原酒的理化特性、感官品质均出现了较大差异。其中,15#Lalvin 71B拥有更强的耐低温和耐酒精能力;通过对发酵时间、总酚、还原糖、酒精度、pH值、挥发酸、总酸、蛋白质、单宁、游离SO_2等指标以及原酒的外观、香气、口感做综合评定,15#Lalvin 71B所酿原酒的总酚含量虽然较低,但在口感上优于5#Lalvin QA23所酿原酒。[结论]15#Lalvin 71B酵母更适宜于猕猴桃原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11.
南粳系列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与稻米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明确3个优良食味南粳品种的主要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特点及与亲本间的差异,为水稻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055及其父本关东194、母本武粳13和武香粳14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稻米理化特性、支链淀粉分支结构、RVA谱黏滞性、热力学特性、米饭食味特性等25个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差异,分析稻米理化性状与米饭食味特征值间的关系、化学成分和支链淀粉分支结构与理化特性间的关系。【结果】 3个南粳品种在大多数性状上具有一致性,与常规粳稻亲本武粳13和武香粳14相比,3个南粳品种均具有更小的直链淀粉含量、峰值时间、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消减值、回生焓、回生率和米饭硬度值,更大的胶稠度、崩解值、米饭黏度值和综合食味值。在支链淀粉分支结构上,3个南粳品种的A链(DP6-12)比例更大,而B1链(DP13-24)更小。3个南粳品种大多数性状均与关东194相似,说明南粳系列品种的食味品质特性遗传自关东194。3个南粳品种中亦存在差异性状,南粳46的蛋白质含量和热力学参数更低,南粳9108的脂肪含量更高,而南粳5055的成糊温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蛋白质含量、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外,米饭综合食味值与稻米大多数理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而稻米理化特性主要受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论】 3个南粳品种食味品质的优异特性是具有更低的糊化和回生特性,更高的胶稠度和米饭黏性,更短的糊化时间和更大的崩解性能。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其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蛋白质含量和支链淀粉分支链比例主要对糊化和回生特性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和食味感官评分值的差异性,阐明中国北方优质粳稻、南方优质粳稻和优质籼稻品种品质特征,挖掘与食味感官评分值(食味值)相关的理化指标,为中国稻米品质评价和优质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中来自30个省(市)的122份优质稻米样品为试验材料,按种植区域分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7个营养香稻新品系的外观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分析,认为营养香稻品系较普通水稻品种,产量和外观加工品质均优。其稻米食味总评分、适口性、米饭外观、冷饭质地以早香糯、特凡3等较优,米饭香气则以香粳青、特凡3和特3028较强。其稻米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以紫香糯、香粳青和特3028较高,利用紫香糯与普通大米掺合(以紫香糯6%掺合普通大米94%为最优化组合),与其对照比较,其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香味较浓。  相似文献   

14.
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Asominori/IR24的71份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具有293个分子标记的RFLP图谱,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区间做图方法,对控制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分析。检测出控制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QTL28个,另有6个可能存在的QTL亦被检测到。从相关分析和QTL的连锁关系来看,稻米主要食味品质性状之间关系密切。米饭咬劲、粘弹性、味觉、食味及冷饭质地等均与第4染色体的分子标记C445有关。G1314B同时影响米饭硬度、味觉、粘弹性和食味特性,G952B是影响咬劲、硬度和食味等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Cooked Rice Texture Qualities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Texture qualities of cooked rice are comprised of many indexes with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so it is difficult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cooked ric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indexes of texture properties were conversed into the independent indexe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ce kernel types influenced the meaning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indexes. For long and short rice,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was comprehensive index. But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was springiness for the short rice, while it was adhesiveness for long rice. Therefore,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he quality of cooked rice with a few of indexes, and the rice type can be recognized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稻品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对加工米粉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米粉丝加工中不同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合米粉丝加工用大米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6.45%—29.64%的14个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分析评价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通过相关分析建立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与加工米粉丝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显著提高,但当其含量超过26.14%后,米粉丝的加工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米粉丝的劲道感、爽滑感、不粘牙、光泽以及综合感官品质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米粉丝的复水时间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而其膨胀率、断条率以及损失率则与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米粉丝的硬度、咀嚼性、剪切力、拉伸长度、断裂力和破断功等质构特性指标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亦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时,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与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介于22.11%—25.45%的籼稻米原料加工的米粉丝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花后弱光胁迫对成都平原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为弱光稻区耐荫水稻品种的选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9至2020年在四川温江开展田间控光试验,通过对稻米组分、RVA谱特征值,以及米饭质构特性和食味品质的测定,研究了弱光胁迫对水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1)弱光胁迫显著降低稻米直链、支链和总淀粉含量,但显著提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2)弱光胁迫下,稻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降低,糊化温度和消减值则显著增加。(3)弱光胁迫显著增加米饭硬度,降低黏度和弹性,使米饭外观和口感下降,综合评分显著降低。(4)主成分分析表明,稻米组分、RVA谱特征值和米饭质构特性可以解释81.2%的米饭食味品质变化。米饭综合评分与直链和总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弹性以及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弱光胁迫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大于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弱光胁迫导致稻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组分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导致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下降,糊化温度和消减值升高,米饭变硬,黏度和弹性降低,最终使食味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8.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粳稻稻米物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09和2010年利用独特的稻/麦轮作系统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平台,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武香粳14和武粳15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浓度CO(2比大气背景CO2浓度高200 μmol·mol-1)对粳稻蒸煮米的硬度、粘性、香气、光泽、完整性、味道和口感等的影响。物性分析仪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CO2环境下粳稻熟米的硬度和粘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扬辐粳8号两指标的增幅均达显著水平。食味计测定结果显示,高浓度CO2对蒸煮稻米香气、光泽度、完整性、味道和口感等食味品质指标均没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米饭硬度和粘性有显著影响,但对食味品质参数均没有影响。CO2与年度、CO2与年度和品种间的互作对所有测定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两年数据一致表明,未来高浓度CO2环境下粳稻蒸煮米的硬度和粘性将呈增加趋势,增幅因品种而异,但米饭食味品质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