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救治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采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的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为观察组,采取8字缝合加B-Lynch缝合术止血的2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DIC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15.3)min,产后出血量为(1050±358) 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3.5±23.6)min,产后出血量为(2023±527)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量,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孕栓用于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分为2组,卡孕栓组98例,经舌下含化卡孕栓1 mg加催产素20 u宫体肌注,对照组65例,单用催产素20u宫体肌注。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观察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卡孕栓组产后24 h出血量平均为255±47.9 mL,对照组平均为361±69.6 m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舌下含化与催产素合用能明显减少高危妊娠产后出血量,且具有用药方便、快速、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入院分娩单胎足月产妇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即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根据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调整注射间隔和剂量;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观察2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产后2、24h出血量;采集2组产妇产前及产后24h肘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2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前、产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预防作用优于传统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 :31 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米索前列醇组 (米索组 ) 1 62例 ,在胎头着冠后立刻给予口服米索 60 0 μg,催产素组 1 56例 ,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刻给予子宫体部注射催产素 2 0 IU。结果 :米索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7.2± 3.9) min vs (9.9± 3.9) min〕;产后 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1 60 .4± 73.4) m L vs (2 4 0 .3± 1 0 3.4)m L〕,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列克防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产妇在胎儿娩、胎盘剥离后均给予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加用安列克多点注射治疗,对比2组产妇术中、产后2、24h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产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前、产后2h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应用安列克多点注射可迅速控制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抽取足月妊娠自然临产者 1 58例 (除外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 ) ,随机分为研究组 (n=98)和对照组 (n=60 )。胎儿娩出后研究组即肛门置入卡孕栓 1 mg,对照组则静脉注射催产素。结果 :研究组产后 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 1 ) ,且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P<0 .0 1 )。结论 :提示卡孕栓比催产素肯有更强的缩宫作用 ,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缩宫素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缩宫素基础上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段出血量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产时、产后2h及24h各时间段出血量(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4.7±47.8 vs 251.3±60.8,248.9±45.4 vs 283.2±59.7,270.6±52.3 vs 304.4±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均可起到有效的止血效果,但欣母沛起效更快,止血效果更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孕妇 1 2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置直肠和常规使用催产素 1 0单位肌肉注射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卡孕栓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催产素组 (P<0 .0 1 )。结论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常规使用催产素 ,同时卡孕栓对产妇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拉玛泽分娩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糖尿病及产科常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分娩可缩短自然分娩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助产的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150例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其剖宫产率为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为(170.8±87.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4.6±98.5)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间程度及总产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则为99.3%。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以期为下一步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08年4月~2012年6月入住妇产科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钙剂预防治疗,实验组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治疗.观察患者在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出血量<900ml者,实验组有46例,对照组有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在900~1 500ml之间者,实验组25例,对照组31例;出血量1 500~2 000ml者,实验组23例,对照组33例;出血量2 000~2 500ml者,实验组2例,对照组6例.两组出血量构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5).治疗30min后,实验组出血量(861.6±241.3)ml,对照组出血量(760.3±213.2)ml;治疗2h后,实验组出血量(149.3±111.1)ml,对照组出血量(449.2±231.3) ml;治疗24h后,实验组出血量(49.5±10.2)ml,对照组出血量(245.1±43.2)ml.实验组出血量随时间减少的幅度大干对照组.结论 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有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前置胎盘产妇中,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其对前置胎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产褥感染、胎盘植入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83%、18.75%、6.25%、2.08%,对照组分别为64.58%、39.58%、16.67%、12.50%,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gar评分、体质量、死亡率分别为(9.25±1.63)分、(3.35±0.59)kg、0%,对照组分别为(7.32±1.98)分、(2.74±0.52)kg、8.3%,两组新生儿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前置胎盘产妇中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新生儿结局,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9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联合组在娩出胎儿后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则不使用垂体后叶素,其余处理方法两组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用药后30 min血压升高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1);联合组手术时间为(39.8±9.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3.2±7.8)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3例出现高血压,对照组则无患者出现高血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的产妇使用垂体后叶素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管艳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31-132,16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足月、未临产行剖宫产产妇180例进行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观察组,n=94例)和单纯催产素组(对照组,n=86例),观察组术前应用肛塞米索前列醇,胎儿娩出后含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常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对比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给药前后产妇循环系统变化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循环系统状态、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术中含服对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具有明显效果,能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第三产程耳穴按压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12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A、治疗组B,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治疗,治疗组A采用单纯对应选穴(耳穴肾+膀胱+三焦按压)治疗,治疗组B采用整体辨证选穴(耳穴肾+膀胱+三焦+心+脾+肺按压)治疗.结果 治疗组B产后6hB超检测残余尿量≥100 mL者少于对照组和治疗组A(P<0.05),而治疗组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产后6h排尿情况优于治疗组A(P<0.05),但24 h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三产程中应用整体辨证选穴行耳穴按压可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剖宫手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132例(观察组)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胎儿取出后采用抚触子宫的方法促胎盘剥离,另120例(对照组)剖宫产孕妇无接受抚触子宫处理,测定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大小及硬度、第二产程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9.0±42.0)mL及(352.0±92.0)mL;术后24h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减少量分别为(1.1±0.6)g/L及(2.3±0.9)g/L;子宫大小(宫底至耻骨联合上缘距离)分别为(17.2±1.2)cm及(18.9±4.3)cm;第二产程分别为(0.4±0.2)min及(3.1±0.9)min。两组的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可减少割宫产术中出血,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制冰敷袋应用于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自然分娩7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冰敷袋冰敷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疗效、会阴切口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产后活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冰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74.4%,P<0.05);(2)观察组产妇产后4h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3)产后首次排尿时间<3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46.2%,P<0.05);(4)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小便、开始照顾婴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开始母乳喂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应用自制冰敷袋护理可显著消除会阴切口肿胀、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产后尿潴留,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效果。方法:将妊高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并联用缩宫素,对照组单用缩宫素。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出血率分别为(230.6±61.5)mL和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9±65.7)mL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配合缩宫素用于防治妊高征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缩宫素且给药方便,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易掌握的预防妊高征产后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1]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大量失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因此,积极预防、有效治疗是提高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的保障.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肌的收缩和缩复功能,导致子宫壁胎盘剥离处血窦不能很好闭合从而引起产后出血.现主要就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产后出血的概念 1.1一般产后出血 国外诊断标准为第三产程后24h内失血量>500ml.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至产后24h内失血量>500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于术前和术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和术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手术中各时段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与麻醉前及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照组发生率为11.1%,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