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2001,(12):15-16
经过全区各族群众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区全面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一阶段建设任务。据统计,1978~2000年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721万亩、飞播造林469万亩,封山(沙)育林1524万亩,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内蒙古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在平原农区和滩区,区域内农田林网化程度由建设前的22.8%提高到70%以上,使3000多万亩的农田得到林网庇护。 在沙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进沙退”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重点…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三北”二期工程建设纪实徐志强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风沙线上。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县(市)之一,该市把营造经济林和绿化农田外围沙荒及完善农田林网作为重点,完成造林39.35万亩,占二期工程规划造林面积的164%。加上原有面积,截止目前,全...  相似文献   

3.
“三北”防护林经过一、二期的建设有近1333万hm2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约有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有10%左右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控制,约有4万多k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林地,133万多hm3沙荒地辟成了农田,有1000万hm2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初步治理了30%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解决了600多万农牧户燃料奇缺的问题;活立木总蓄积由7.25亿m3增加到9.86亿m3.一、二期工程虽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还存在如下-些问题。1.政策效应呈递减趋势,制度优势惯性减弱;2.资金支持力度相对下降,与变化的形式和发展要求极不适应;3.比较利益下降,经济引力在许多地区已经或正在失去推动作用;4.管理体系的基础开始受到冲击,建设的保障功能弱化。  相似文献   

4.
沙柳林营造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胜市沙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风沙危害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我75%的农田受到侵袭。1984年“沙柳林营造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被列为自治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共营造沙柳林18333hm^2,治理沙地54323hm^2,项目区森林覆被率由治理前的5.8%提高到16.6%;1993年该项目通过自治区林业厅的鉴定验收,获1994年“三北”防护林建设技术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白祖云 《云南林业》1999,20(2):12-1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是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而立项的、继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后的又一宏伟生态工程。这项工程计划将用30~40年的时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建立起林种结构合理,点、带、片、网有机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的防护林体系。金沙江是长江的重要干流,流经我省48个县市,全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8.3%。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占全省水上流失面积的40%。根据《云南省长江中上游…  相似文献   

6.
以松改杨、更新优化农田防护林刘光友,孙树斌,姜长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从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建设开始,到1993年为止,全市营造农田防护林1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8%。建成主体500×500和500×1000米的网格77179个,庇护农...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处冀东石灰岩山区的腰岱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对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量化的抚育间伐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30%左右;单株材积比对照高20%~35%;每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增长0.6~0.9m3;生长率提高1.5%~3.5%。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经济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推算出从四九年至八一年“三北”地区建设范围营造的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牧场防护林防护效益和直接效益的年价值为二十五亿元,年效益的价值为投资的百分之六十七,证明建设“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它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业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投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应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9.
沙雅县为风沙县之一,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县。18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全县各族干群的努力,初步实现农田林网化,1990年评为自治区“绿化先进县”,1993年在全国开展无森林火灾创优活动中受到国家林业部和人事部的嘉奖。在成绩面前,很大一部分乡村领导误认为农田林网化已验收,大功告成,高枕无忧了。从放松育苗开始,即出现营造农田防护林大滑坡,砍伐林带树木多,伐后新恢复的少,农田防护林营造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截止1994年保存面积为44855亩,年保存面积由6828亩下降到253…  相似文献   

10.
对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自1978年国家批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农田防护林始终被置于重点优先发展的地位。20年来,三北地区共营造农田防护林240万hm2,保护农田2153万hm2,林网化比率达65%。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河河套、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等地基本实...  相似文献   

11.
经过40a的林业建设,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十多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期工程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总结以往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四子王旗地处乌盟后山地区,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旗县之一。全旗风蚀沙化面积为290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1.82%,而且分布较广,遍及农牧区。尽管近年来营造了13.5万亩农田防护林,但大部分农田仍受  相似文献   

13.
培养跨世纪人才搞好三北防护林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张建龙值此内蒙古林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我代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并以校友的身份,向内蒙古林学院及其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情的祝贺!“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横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的...  相似文献   

14.
我区“三北”一期工程造林保存面积270万亩,其中防护林面积118万亩,占43.7%。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护效益,二是经济效益。林带的宽窄及其植株密度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两个效益的发挥。 据新疆林业科学院多年观测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工程、黄河中游、珠江、沿海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这些工程建设减缓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已累计造林 2200多万公顷,“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62%;治沙造林保存面积 520万公顷,使 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有 4万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得到绿化…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有四大防护林种。其中有关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营造技术,在东北西部、内蒙东部、黄河河套、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等地区都有一整套的经验和实施方法。但对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牧场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春从中国林科院的实验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林科所引入北方型美洲黑杨(P.deltoides)×青杨(P.cathayana)杂种无性系 137个,扦插在内蒙奈曼旗兴隆沼林场二分场。1998年秋选出 13个无性系,加入我地区新近确定的推广无性系──白城 41作对照,1999年建无性系测试圃,2000年春平茬,2000年秋对这 13个无性系生长量和抗性的调查与评价,以白城 41为对照,初步选择出 10个无性系,高生长较对照大 30%以上的有 4个,20%以上 5个;径生长大 50%的 3个,30%以上 2个,20%以上 4个;所有无性系的抗锈病情况都好于对照。为丰富三北地区营造杨树农田防护林品种和改善三北地区杨树品种单一的问题有望选出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8.
和田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任务,经过努力,提前两年完成。被林业部领导誉之为“和田的防护林”。1984年8月在和田召开的“三北”灌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防护林的“护卫队”──记森警部队鄂温克旗大队巴彦岱中队吴国军1986年,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指挥部将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带以西、鄂温克草原巴彦岱地带的一条约30公里长、13公里宽,总面积4万公顷的樟子松幼龄林带列为“三北”防护林二期重点工程。于是...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的林业大省区之一,林业用地和宜林地均居全国第一,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10,居全国第一位;国有林场经营面积、有林地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人工林面积和人均造林面积也居全国第一位;“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该区承担了近1/3的任务,在“三北”地区的13个省、市、区中居首位;全国防沙治沙工程,承担了40%的任务,也居全国第一。辽河防护林工程,该区承担的任务也居各省区之首。另外,该区境内有5大沙漠和5大沙地,是沙尘暴的主要起源地。全区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600万公顷,占全区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