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程。坚持将禁止秸秆焚烧和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笔者结合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壮大、培育了一批秸秆利用的市场主体,分析、总结、归纳出遂宁市秸秆利用的五种典型模式,尤其适合四川省广大丘陵地区,为秸秆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副产品,产量高、分布广、品种丰富,一直是中国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1]。阜阳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十分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给出了发展建议,为决策制定秸秆产业化利用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释了秸秆资源化利用对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介绍了有效利用秸秆的主要途径以 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而探讨了如何基于实现闭环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原则,实现对秸秆资源的循 环利用,提升农业产业链的资源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秸秆的回收处理是一种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增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秸秆回收方式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本文将秸秆回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相结合,洞悉当下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农业经济发展实际,遍寻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秸秆循环利用的途径,力促农业创收和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多级利用与产业链延伸、产业化与价值增值等发展秸秆循环型农业模式的基本原则出发,归纳和总结了5种主要的秸秆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包括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制炭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沼气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食用菌循环型农业模式和秸秆生物反应堆循环型农业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多级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秸秆循环型农业模式,对于提高秸秆资源的附加值,增强秸秆资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发展秸秆循环型农业模式的基本原则出发,对秸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秸秆气化技术工程的推广应用,将有助推动农村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村能源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蕲春县燧达燃气有限公司秸秆气化工程实践再次证明: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可发展。它对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控制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污染,逐步解决结构性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空气大气污染,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低质能牦高档次利用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吴雪珍 《油气储运》2005,(12):34-35
三、坚持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加快农业残留物资源化利用步伐 大力开展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为重点的农业残留物的综合利用?一是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扩大秸秆传统利用渠道,引进开发秸秆利用新技术,多渠道加快利用步伐,提高利用效益。改进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降低还田成本,大幅度增加还田面积。加快调整畜禽养殖结构,扩大食草动物养殖,增加秸秆过腹还田利用量。提高秸秆养殖食用菌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农作物种类以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农作物秸秆也成为农民亟待解决的头疼问题,因为农作物秸秆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性,不利于我国目前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家园和农业环境免遭破坏,相关农业管理人员就要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管理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应用,本文将从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上来分析如何实现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生农业资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烤烟生长提供有利环境并从而为提高烟叶品质提供保障。同时也可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保证粮食作物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就秸秆对土壤性状改良的原理、影响因素、现状及技术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并发挥秸秆资源的潜力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旨提供技术服务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