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农学本科专业《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的在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对改革传统《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安排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从提高任课教师的任课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物育种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实践,并且初见成效,加强了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农学院作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了原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两门课程合并成作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朱宗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79-7380
在分析《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对提高农学本科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作用,建议以提高本科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通过①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③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践基地,④加大经费投入、建设科研型的师资队伍等手段,加强《作物育种学》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作物育种学是种植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农业院校转型背景下,实践教学的作用愈发凸显。本文分析了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物育种学的改革,分别从优化实践课程改革、提高实践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个骨干课程,其显著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实践应用型强。该文针对应用型转型高校对《作物育种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根据《耕作学》课程的性质、作用和所面临的问题,制定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依据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通过对《耕作学》课程及相关教学环节的一系列改革,探索了专业课与科研、生产和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及加强课程建设等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梅  王付娟  孙君艳  仝胜利  严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49-13250,13253
分析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体系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本科教育应用转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在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验实践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卢碧霞  贺道华  陈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71-12772
结合近年教学实践,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途径,为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吕超  许如根  郭宝健  张新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47-13148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都很强的课程,该文根据作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改进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促进作物育种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多年来《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进行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该课程建设的核心;必须加强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方法的提高是课程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以及以教学引导科研,以科研促进课程教学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酶工程课程的教学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酶工程课程是高校生物技术以专业课。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等三方面,探讨了如何搞好《酶工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参与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该文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红河学院为例,阐述了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当前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时间、革新教学过程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提高《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作物育种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讨论,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业大学在80年代初期为加强实践课教学,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农学实践》课程的开设。《农学实践》课程包括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课...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作物育种学》的实践教学特征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通过“实习前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实习学生提前进点。完成《作物育种学》全套实习;加强与《作物育种学》相关学科实践技能培训;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等四个环节以加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作物育种学教学面临社会对高素质作物育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作物育种学课程体系应该着眼专业方向,突出实践教学。并以作物育种学理论为支撑,建设包含系列课程的作物育种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既兼顾基础与发展的理论,又使实践教学比重大于理论教学,以适应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药残留分析课程是青岛农业大学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文结合药学专业设置的特点,对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和科研实践改革以及教学成果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作物育种学》是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植物生产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物育种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学到种质资源、作物繁殖体系、天然变异的利用、人工变异的创造、选择策略和方案、育种程序和方法,以及育种的专业问题。掌握作物育种和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方法和手段,最终能够独立解决在作物育种和种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此,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系在组织学生们进行本课程教学与学习时,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