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个体特征与资源禀赋、政策认知与收益风险预期和相关补贴与支持。结果表明:年龄、政策了解、收益预期、风险预期、政府补贴与培训指导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加大农村产业融合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经营者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收益、降低经营者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风险、提供税收优惠与资金补贴和加强产业融合技术培训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新疆昌吉州农户的调查,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购置补贴农机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考察年龄、性别、收入、农机操作经验、参加合作社、融资情况等对农户购置补贴农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机购置补贴意愿正向因素包括农户文化水平、家庭纯收入、农业生产规模、农机使用经验、对补贴政策的认知以及农户融资容易程度;农户获得农机补贴资金正向影响因素包括农户身体健康状况、农户文化水平、家庭纯收入、农业生产规模、对补贴政策的认知以及农户融资容易程度;农机补贴政策对农户购机诱致性有正向影响作用的因素包括农户身体健康状况和农业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9个村落及生产队500份调研数据,通过构建Heckman两阶段模型识别影响牧户参与草原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及预期收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牧户是否愿意参与草原生态旅游经营和预期收益水平是两个不同阶段的选择,主要受户主受教育程度、经济效益认知、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牧户是否愿意参与经营受户主受教育程度、经济效益认知、环境效益认知、与邻里亲朋经营经验的交流程度、亲朋好友是否参与草原生态旅游经营、政府激励政策的显著正向影响,受户主年龄、传统经营习惯遵循程度的显著负向影响;牧户参与经营的预期收益水平受户主受教育程度、牧户拥有牲畜数量、人均草场面积、经济效益认知、社会效益认知、传统经营习惯遵循程度、是否参与合作组织的正向显著影响。本研究提出了提升牧户参与草原生态旅游的经营意愿、促进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补贴政策改革背景下,以微观福利为视角在对粮农粮食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疆奇台县353户小麦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粮农粮食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后,奇台县粮农粮食规模经营意愿不明显,有50.71%的粮农表示补贴政策改革后愿意进行粮食规模经营,仍有49.29%的粮农不愿意进行粮食规模经营;其中农资投入花费、补贴收入、小麦面积占比、小麦种植规模、对补贴促进收入增加的作用认知、是否有土地转入行为、务农人数、年龄和机械使用程度是粮农粮食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恢复盐碱区生态系统稳定,在节省自然资源投入的同时提高冬枣种植经济效益.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冬枣种植户的问卷调研,利用多元有序回归方程和解释结构模型,考察农户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农户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意愿不强,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农业纯收入、参与合作社农户、经济效益认知、冬枣价格、技术试验与有机肥补贴是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层级结构及交互作用路径,作为深层根源因素的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农业纯收入对冬枣种植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起决定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农户调查资料,通过文献梳理与调查结果分析相结合,探讨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作用,但也涉及到多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自身能力、强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规定、创新粮食补贴形式、建立粮食补贴标准和补贴资金联动机制、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机制及加强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等七方面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以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张眉  王厚俊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3):200-204
采用本量利法对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模式下油茶供给的数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建立Logistic模型对油茶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茶油价格预期、相关产品价格预期、是否获得补贴是影响农户油茶供给意愿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和克拉玛依市365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探讨消费者对鸡蛋质量安全追溯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对鸡蛋认证追溯都缺乏基本的认知与了解。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鸡蛋消费支出、家里是否有60岁以上老人、对鸡蛋品牌和安全的心理感知、家庭主要购买者以及农超市场购买鸡蛋频次等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的鸡蛋质量安全追溯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追溯意愿偏好选择的基本因素,它传递着消费者对鸡蛋质量安全追溯的认知水平、经验判断、安全消费感知及诉求层面,从而映射到消费者的购买和追溯意愿,食品质量安全外部环境影响消费者对鸡蛋质量安全追溯的感知和追溯倾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疆呼图壁县306位农户调研数据,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认知程度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3个方面,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呼图壁县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因素方面,投资风险的预期、政策认知、邻里影响程度和农业补贴满意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响应表现正向影响;务农年限、耕地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特色作物种植是大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对大庆市221位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生产特征、政策环境特征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特色作物种植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对特色作物的了解程度、是否参加合作组织、销路预期、对粮食补贴的评价以及获取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这6项指标对农户种植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790户小麦种植大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作社成员身份、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的需求意愿;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合作社成员身份、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意愿;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合作社成员身份、国家粮食补贴金额、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需求意愿;户主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兼业、种植规模、合作社成员、国家粮食补贴金额、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建议]应提升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技术认知水平、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新型农业技术补贴力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扩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范围及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雇佣生产是解决当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与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劳动力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领域技术、信息和管理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基于黑龙江和内蒙古大豆主产区688份农户的调查问卷,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豆种植户雇佣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豆播种面积、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情况、风险规避程度、受教育水平、是否购置大型农机具等指标对农户雇佣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劳动力用工成本、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类型、年龄等指标对农户雇佣生产意愿呈明显的负向效应。基于此,建议各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培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平台建设,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职业教育,优化农业用工结构,降低农业雇佣成本;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及政策执行机制,稳定农户生产预期,提高农户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因灾损失严重,农户御灾能力较差,急需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保障。文章通过对榆中县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意愿进行调查,运用Logit模型对受访农户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是否重要、是否有保费补贴、农户受灾情况、理赔满意度和保险品种是否满足自身需求这8个因素对农户的投保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农户的性别、年龄、总收入以及农户自己承担保费的比例这4个因素对农户的投保意愿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省307户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对家庭农场的农业保险需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各因素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和程度。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占比、对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险种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的农业保险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影响,保费补贴比例与购买意愿显著负相关。据此,从政府和保险公司角度提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余干调查样本为依据,实证分析农业补贴政策背景下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农户个体特征因素中,文化水平、健康状况对其耕地流转意愿有重要影响;流转对生活改善预期与流转对象影响显著;此外经济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其耕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依此得出农业补贴政策下,需要建立一个多指标的耕地流转服务体系,既要完善市场的管制,也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规范耕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政策涉及农业诸多生产环节、多个品种以及多个经营主体,农业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更要充分考量政策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的影响。2015年底,中央提出着力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农业政策变动在今后将更加频繁,而市场能否应对成为我国农业成功改革的关键,这也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以我国油菜临储政策取消为例,探究农业政策变动背景下各种因素对农民种植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Logistic模型对1 850份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来年油菜种植意愿影响不显著,油菜生产补贴政策以及收购补贴政策对农民种植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受教育程度、现有油菜种植面积以及人工成本投入对农民种植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化肥投入以及耕地面积对农民种植意愿呈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质上就是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其标准化生产意愿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和效果。基于预期成本收益视角,分析了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农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业标准化新内涵,构建了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和四川省11个县(市)297个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行为特征因素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较显著,其中标准化种植成本、标准化风险成本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和农户组织化程度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了改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深度合作,培育名特优农作物新品种,提高标准化农产品单产,降低标准化农产品种植成本;鼓励"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实现标准化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农户的视角出发,了解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以及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和真实意愿,采用农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江苏省173户农户为例分析影响农户流转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主观层次上,流转带来收益较高、拥有其他住宅、家庭收入等因素对于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安土重迁观念强、只拥有一处村内宅基地等因素则对于农户流转宅基地意愿具有负向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社会保障水平和是否在城镇拥有住宅对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引导农户持续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改良、环境改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黑龙江省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73%的农户存在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年龄、经营耕地规模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机肥的可获得性、有机肥施用政策认知、化肥施用危害认知有显著负向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经营耕地规模、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与行为悖离的深层根本原因,并通过有机肥的可获得性导致农户有机肥施用政策认知和化肥施用危害认知存在差异,进而最终导致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相悖离。因此,从政府、市场、农户三个维度提出提高有机肥施用广度与深度、提高有机肥的供给能力、提高农户绿色生产认知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