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近期沈阳发生的首例非洲猪瘟被媒体报道后,引起民间一些恐慌。有关部门就此事答疑解惑:市场上经检疫的猪肉食品可以放心食用。重新认识非洲猪瘟,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是当今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本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特征为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法定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为猪最可怕的疫病之一,是因具有传播方式多端,高传染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本文对生猪屠宰企业如何做好防控非洲猪瘟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一旦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该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入一类动物疫病,是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非洲猪瘟于1910年首次发生于肯尼亚,随后由非洲蔓延至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20世纪50~60年代重创了欧洲养猪业,2007年传播到格鲁吉亚,之后扩散到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国家,2007~2017年俄罗斯境内暴发多起非洲猪瘟疫情。我国于2018年8月1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首次发生非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是重大动物疫情之一,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二者同属农业、畜牧业,在广阔天地、在人民利益上是一致的。1非洲猪瘟防控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严重危害着全球的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养殖户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时,应立即隔离猪群,限制猪群移动,并立即通知当地村级防疫员或当地兽医机构,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配合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非洲猪瘟为一类动物疫病,给我国生猪产业和猪肉供应带来巨大影响与挑战。随着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定植,如何做好常态化防控是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就常态下非洲猪瘟防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以来,我国先后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有关部门和地区正全力防控疫情。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危害重大,被称为生猪养殖产业"头号杀手"。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危害?今后吃猪肉是否安全?我国当前采取了哪些防控手段?世界养猪业的"头号杀手"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浅谈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及生猪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非洲猪瘟不传染人,但属于严重毁灭性动物烈性传染病,对于养猪业是大范围毁灭性杀手,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很大。至发生疫情以来,我国养猪业就面临生猪跨省调运被禁止,主产区生猪肉价格滞销价低,南北方猪肉价格差异扩大等一系列问题,非洲猪瘟已成为阻碍我国养猪产业的绊脚石。本文就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及猪肉市场行情的影响做出分析,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洲猪瘟的认识,缓解大众心理恐慌,并提醒消费者正确消费猪肉,同时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率均较高,可达100%,严重危害养猪业。该病是OIE动物卫生法典要求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动物疫病名录一类动物疫病,我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本地传统猪瘟作为长期存在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虽然有非常有效的疫苗可以防控,但是随着猪病越来越复杂,加之非洲猪瘟肆虐的当下,本地传统猪瘟的威胁俨然巨大,本文着重介绍两种猪瘟的特点,防控措施,主要做出区别和辨识。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确诊。自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19年4月22日,全国共发生129起非洲猪瘟疫情,累计扑杀生猪达102万头。临沧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疫情排查、生猪移动监管、规范检疫、生物安全管理、应急处置准备,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组织严重水肿和出血为主要特征。截至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方法,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一旦扩散将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非洲猪瘟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8月8日下午,省农业厅召开云南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精神,迅速部署全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当前正值全省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云南是国家生猪养殖大省,生猪产业是当前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对于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非洲猪瘟是一种什么样的疫病?答: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死亡率高,可高达100%,严重危害养猪业。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也不感染除家猪和野猪之外的其他动物。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二问: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如何?答:全世界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过非洲猪瘟疫情。我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相似文献   

13.
王何鲜 《云南农业》2023,(11):58-59
<正>非洲猪瘟有效防控及保障措施是生猪养殖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采用综合技术,做好养殖生物安全防护是关键。为恢复生猪产能,保障猪肉供应,复养刻不容缓,通过对猪场风险评估,对发病原因、清洗与消毒、环境和水体检测、哨兵猪选择与管理等进行总结,提高成功复养保障措施。非洲猪瘟发病率40%~85%,病死率因感染毒株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猪瘟是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高致死性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毒首次最早发病于非洲肯尼亚地区,所以称为非洲猪瘟。非洲猪瘟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特点,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巨大,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渠道广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烈性﹑ 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入OIE名录,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野猪易感,家猪高度易感,且无明显的品种﹑ 日龄和性别差异,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100%,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本病不是人畜共患病.文中简要介绍该病的防控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造成我国生猪存栏量急剧下滑,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由于产品替代,鸡肉和牛肉产业也遭受冲击,价格持续上涨。但是,肉禽市场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非洲猪瘟导致的,非洲猪瘟对肉禽产业链横向与纵向市场价格的影响是否有异,目前还未被充分讨论。为此,本文运用样本外预测法开展反事实推断,探究非洲猪瘟对猪肉、鸡肉和牛肉市场的上、中、下游价格的净影响,进而基于有向无环图和历史分解法分析非洲猪瘟下肉禽产业链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15个月后,生猪价格和猪肉零售价净增长率分别达到266%和184%。随后两个月内,猪肉批发价、鸡肉批发和零售价、牛肉批发和零售价的净增长率也相继达到最高值。非洲猪瘟爆发期间,生猪价格、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是导致鸡肉和牛肉零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动物疫病长效防控机制和信息监测体系,加强肉禽产业链建设,优化畜禽产业结构以有效降低重大突发疫病对肉禽市场价格的冲击力度。  相似文献   

17.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死率可高达90%—100%,目前无有效疫苗和防治药物,是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顾名思义,非洲猪瘟起初出现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病并非是一种新发现的疫病,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初,在从欧洲引入肯尼亚的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人口大国,人民群众每年的猪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保证猪肉的正常供应,对社会稳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非洲猪瘟作为一种典型的猪类疫病,已成为全球动物防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研究力度有助于提升我国生猪养殖疫病防控效果.本文主要就非洲猪瘟防范风险点与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发病率与死亡率皆高的动物疫病,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对畜牧业、各食品行业及社会经济等方面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这一疫病,我国也将其纳入一类动物疫病的行列。本文简要概述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的内容,并根据基层防控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基层防控非洲猪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内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给后续制定和实施稳定生猪市场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以后研究其他动物疫病暴发后居民肉类消费行为变动提供一定参考。基于2015—2020年全国31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究非洲猪瘟对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第一,非洲猪瘟导致我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总量下降明显,其中猪肉下降趋势最显著,禽肉作为猪肉的主要替代品消费量显著上升,虽然牛羊肉也起到了替代作用,但结果不显著。第二,非洲猪瘟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居民与全国总体居民的消费变化方向一致,并且农村居民受非洲猪瘟影响更大;对城镇居民而言,非洲猪瘟也会降低其肉类总消费量和猪肉消费量,但并不显著,与农村居民不同的是禽肉与牛肉共同成为城镇居民选择的猪肉替代品。第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在非洲猪瘟对居民肉类总量与猪肉的消费影响中有显著调节作用,非洲猪瘟发生后可支配收入越低的省份,肉类总量与猪肉的消费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