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东高粱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陇东高粱的气候生态条件及气候适应性 ,建立了气候———产量模型 ,总结出本区高粱的气候区划指标 ,并确定了陇东高粱的生态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2.
根据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等因素,采用“3S”技术和气候区划方法,对江西省安县脐橙适宜种植区进行综合气候区划,使农业气候区划朝气候规划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等因素,采用"3S"技术和气候区划方法,对江西省万安县脐橙适宜种植区进行综合气候区划,使农业气候区划朝气候规划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辽宁冬小麦北移热量资源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辽宁地区冬小麦北移热量资源背景特点,认为气候变暖有利于冬麦北移;在气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冬小麦北移的气候区划因子和指标,建立区划要素风格推算模型,运用GIS技术完成了辽宁冬小麦北移的气候区划,得到冬小麦适宜种植北界。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具有种植葡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分析国内葡萄气候区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流域葡萄气候区划指标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该流域葡萄种植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汉中市11个县(区)1980-2018年近39 a标准气候资料,结合附子关键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构建了汉中附子气候区划指标,进行了汉中市附子种植气候区划,区划结果为汉中市附子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绥阳县辣椒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绥阳县的气候概况、辣椒适宜性气候指标,并对绥阳县辣椒适宜性气候区划进行分析,以期充分、合理利用绥阳县气候资源,促进辣椒产业稳步增产。  相似文献   

8.
利用陕西汉中市11个县(区)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标准气候资料,选取年平均气温和≥10℃的积温作为汉中市元胡种植气候区划因子,并建立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确定汉中市元胡种植气候区划综合指标,利用元胡气候区划的临界值把汉中市元胡种植区划分为适宜、次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区,并分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范莉  王妍  何永坤  代磊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297-4300
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植一季适宜区、种植两季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涪陵区发展茎瘤芥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临夏地区玉米与生态气候条件的关系 ,确定临夏玉米适宜种植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象山县33个自动气象站多年气象观测资料,根据“红美人”柑橘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提取和分析处理年平均气温等气候区划指标20项,编制“红美人”柑橘种植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象山全域气候条件总体适宜种植“红美人”柑橘,仅有约不到10%的区域为不适宜,象山高品质“红美人”柑橘主产区均为气候适宜区。气候种植适宜区的定塘、高塘岛等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低温冻害风险区域。象山西北部的西周部分区域易受高温热害及低温冻害影响,高风险区域重合度较高,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较高,不适宜种植“红美人”柑橘。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规划种植,为防御自然灾害、安排农业生产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咸阳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咸阳市12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资料及全市68个区域自动站2008-2010年气温、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咸阳气候特点,通过与全国苹果气候区划气象因子对比,结合咸阳地区富士苹果实际生产调查结果,确定出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制作出咸阳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图,以期为咸阳富士苹果产业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崆峒山气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距城区12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根据甘肃省气候区划属泾渭河冷温带湿润区。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主峰翠屏峰海拔2123米。崆峒山上,秀丽的丹霞地貌,群峰高耸,林木茂盛,层峦叠翠;崆峒山下,迷人的泉沟峡谷,泾河索绕,高峡平湖,库水清澈。崆峒雄秀幽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深厚的人文景观造就了它独特的气质。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山川雄秀甲于关塞”。崆峒山地处西北内陆,在这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别有洞天,是陇东高土高原独有的自然景观。崆峒山上植被繁茂,林海茫茫,从而使原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大量气象数据计算和生态气候剖析,确定了青藏高原边坡区影响蚕豆生长的主要气象条件和农业气候指标,并进行了蚕豆适生种植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陇东末初夏于是干旱指数计算,统计分析了陇东春末初夏干旱的气候分布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时干旱发生的成因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南岛18个市县气象站1981~2010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参照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海南岛进行新的气候区划,以阐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南岛的气候概况。区划结果显示:海南岛划分为2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8个气候区。区划结果中对8个气候区进行了分区简述,概括了其气候及自然地理条件,这对于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陇东旱作区气候条件、近年产区内玉米露地垄沟栽培现状及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试验示范,从整地、覆盖物栽培、适宜品种等方面总结形成了陇东旱作区玉米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技术,旨在进一步降低甘肃陇东旱作区地膜使用量,实现玉米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8.
四、寒冬期和暖冬期重花出现在气候区划上的分布以上已提到竺可桢关于近五百年来五个寒冬或暖冬期的划分。本节将考察这五个时期重花在气候区划上分布的特点。所谓气候区划是根据现代气象记录、地理特征和物候特征将中国不同地区分类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区域。中国气候区划是根据中央气象局编制的《中国气候图集》中所作的划分:Ⅰ区为北温带,Ⅱ区为中温带,Ⅲ区分南温带,Ⅳ区为北亚热带,Ⅴ区为中亚热带,Ⅵ区为南亚热带,Ⅶ区为北热带,Ⅷ区为中热带,Ⅸ区为南热带,H区为高原气候区域。我们所收集的重花历史记录多在H—Ⅱ—Ⅷ区,其中尤以Ⅲ—Ⅴ区为最多。这些区大部与地理纬度带趋向一致,但由于我国气候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受季风影响显著和气候的复杂多样,因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纤用亚麻关键发育期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制定了亚麻栽培的适宜气候指标,进行了吉林省的亚麻栽培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蕉岭县桂花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蕉岭县桂花种植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桂花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7月平均气温、1月极端最低气温和4~7月降水量作为蕉岭桂花种植的气候区划条件,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蕉岭桂花种植专题气候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最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42.3%,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47.5%,不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