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富士苹果园形成交接郁闭的主要原因是:栽培密度大,行株距4m×3m、3m×2m等;修剪不合理,主枝留量多,只甩放不回缩;施肥、浇水失调。可采用以下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2.
郁闭果园由于栽植密度大、树上管理技术与之不配套 ,随着树龄的增长 ,造成果园郁闭、冠内枝多密集、结果部位外移、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从而导致适龄树不结果、单株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等严重后果 ,成为果树管理上的一大弊端。为解决该难题 ,我们在试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一套郁闭果园树形改造技术。利用此项技术 ,可对相关果园进行有效地改造 ,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1 合理选择丰产树形 根据栽植密度和树龄大小 ,合理选择相应的丰产树形 ,如表 1。表 1 栽植密度与树形选择树龄 /年栽植密度选择树形5~ 93m× 4m细长纺锤形4…  相似文献   

3.
1 我国苹果生产中从乔砧大冠稀植向乔砧小冠密植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1 砧木、栽植密度和树形不配套 乔砧是大树冠砧木 ,密植是有限度的 ,只有在乔砧生长特性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合理的密植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许多果园栽植密度过大 ,株行距达 1 m× 2 m、1 .5 m× 2 m、1 .5 m× 3m,有些地区把 2 m× 4m、2 m× 3m作为普及的密度 ,采用的树形为细长纺锤形。实践证明 ,由于密度过大 ,即使采用细长纺锤形和树形超常的办法控制树体 ,最后也很难逃脱个体、群体郁闭的结果。北京地区多采用 3m× 5 m的栽植密度和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  相似文献   

4.
<正>1树形选择不当有的果农对密植树仍然按稀植树形培养,没到结果期就全园郁闭。密植树和稀植树须选不同树形。株行距大(如4m×5m),要用基部三主枝疏层开心形等。行株距小(如3m×2.5m、2m×2m),可选用基部三主枝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小冠疏层形等树形。  相似文献   

5.
桃树按5m×0.11m、5m×2m(双株)行株距直播毛桃种子建园,采取单干无主枝双向倾斜式整形,施用生长调节剂,达到了密度高、不郁闭、结果早、产量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苹果树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市苹果树的栽植密度多为2m×3m,树形以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为主。当前,有些苹果园存在树体过高、主干过低、果园郁闭、上强下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1 苹果树整形修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树体过高树体高度在3m以上,对上层的操作极不方便,疏花、授粉、疏果、套袋、摘袋、采收、剪枝等操作都要借助凳子、梯子完成,往往事倍功半,并限制了老年人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1选用壮苗,合理密植 栽植的苗木要求是品种纯正、枝芽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高1.2m以上、干粗1cm以上的2年生成苗,苗木必须新鲜,无失水现象。按2m×4m或2m×3m株行距建园,6-7年视梨园郁闭情况进行间伐。种植沟宽、深各1m,秋冬挖为宜。翌春栽植时,株施有机肥50~100kg,混入磷酸二铵0.5kg。授粉品种以早酥、七月酥为宜,其数量为25%。  相似文献   

8.
王立新 《河北果树》2004,(1):32-32,35
1 选用优良品种当前 ,生产上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大紫、那翁、滨库、先峰、拉宾斯、佐藤锦、早紫、红灯、红蜜、红艳、早丰、红樱桃、晚红、晚黄、龙冠、龙宝、龙旭、龙丰。2 建园与管理2 1 园地选择 樱桃喜光、喜温、喜湿润 ,怕旱、怕涝、怕冻、怕风霜。最好选择靠近大水面或溪流附近、土质肥沃的平川、山坳、沟壑等避风向阳、空气湿润、能灌能排、不积水的沙壤土或壤土建园。2 2 合理密植 一般株行距为 4m× 5m、5m× 6m、6m× 7m ,因品种特性和土壤情况而定。矮化密植或设施栽培可 2m× 3m、2m× 4m、1 5m× 2 5m。平地园宜用高畦…  相似文献   

9.
盛果期苹果树修剪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市的苹果树大多数已进入盛果期,树形多为自由纺锤形,树龄较小的多采用了细长纺锤形,树龄较大(十几年以上)的树整成了改良纺锤形。由于这些树定植时的株行距多为2m×3m,结果以后树冠很快交接、郁闭,对生产优质高档果很不利,因此对这些树的修剪,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保护地桃树,普遍采用的株行距为1 m×1 m或1 m×1.5 m;或实行带状种植,大行距为1.5~2 m,小行距为1 m,株距为1 m.高密度建园,是提高当年产量和前期效益的最主要途径.但以后几年,随着树体生长,防止密挤、郁闭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就这个问题普遍采用两种解决方式:一是计划密植,结果后进行去株间伐:二是永久密植,株密稀留枝.  相似文献   

11.
果园种草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三叶草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 ,2 0 0 0年招远市在苹果园内进行了白三叶草种植试验 ,结果表明 ,果园内种植白三叶草不仅能改良土壤 ,而且可抑制杂草生长 ,同时还可使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 ,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 ,全市果园内累计推广种植白三叶草面积达 1 3 3 3 3hm2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 试验概况试验田设在招远市蚕庄镇蒋家苹果园内 ,品种为红富士 ,树龄 1 4年生 ,株行距 3m× 3m ,土壤为砂壤土 ,pH值 7 8。试验设白三叶草区和清耕区 (对照 )两个处理 ,小区面积分别为 2 80 0 1m2 和 5 3 3 …  相似文献   

12.
杨子民 《落叶果树》2006,38(5):39-39
近年来,邯郸市桃树栽植株行距多为3m×4~5m,多采用自然开心形整枝。由于冀南一带土层深厚,砧木又多为毛桃,因而生长旺,扩冠快,进入丰产期后很快出现株间大枝交叉,树冠交接,桃园郁闭,光照恶化。为此,笔者提出了防止桃园郁闭的整形修剪技术,供参考。1幼树期及时严格整形桃树生长旺,分枝多,生长量大,扩冠快,在3m×4~5m条件下采用自然开心形时,主枝上不培养侧枝。主枝要及时选定,不可拖延。拖延时期越长,则大枝越多,树体结构越紊乱,郁闭后越难处理。因此,栽植定干后的当年,最晚第2年夏剪时要及时选定。主枝数量限定3个,绝不多留。随着主枝的迅速…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跃明 《食用菌》2002,24(1):32-32
杏鲍菇是一种新近引种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我县利用食品厂的高压消毒设备和柑橘加工厂的调温保鲜库进行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 ,获得了成功。生产一年多来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1 保鲜冷库的改造 保鲜冷库每间都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调节温度和湿度 ,利用地沟通风换气。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一个比较耗能的生产方式 ,为了充分利用冷库空间和减少能耗 ,每间冷库必须搭建养菌出菇床架 ,一般养菌床架长×宽×高为 10 m×1.2 m× 3 m ,搭 6~ 7层 ,层高 40 cm ;出菇床架长×宽×高为 10 m× 1.2 m× 2 .7m ,5层为宜 …  相似文献   

14.
管理措施指标备 注适宜棚栽品种大石早生、莫尔特尼、盖县大李搭配授粉品种和人工授粉及放蜂整地施基肥①整地:深翻30~z{Ocm。、∞施基肥:667m2施粗肥:5000kg.鸡粪2000kg,复合肥100妇。施鸡粪或饼肥应充分发酵后施入。定植密度①初植:O.8m×1巧)111、1.2m×2m、1.5)In×2m②间苗密度:1.6m×3m、2m×3m、1.2m×2m、1 5m×2m∞定干:定干高度30~40cm浇水①定植前浇涸地水。②定植后浇成活水。 I根据墒情确③3月份浇膨果水。④5月中旬浇抗旱促长I定浇水日期.水。⑤7月上旬浇促长水。⑨】0月下旬浇降温l干旱时应增水。⑦12月中旬扣棚前浇萌动…  相似文献   

15.
苹果梨不同栽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株行距2m×3m、2.5m×4m、4m×5m、5m×7m(对照)不同密度范围内,苹果梨前期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6年生树产量和密度存在着y=-2134.75+170.49x-0.88x~2的数学模型。苹果梨最佳密度范围66-111株/亩;密度在66株/亩更有利于树体后期生长、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栾峰 《山西果树》2001,(3):40-40
从 1996年开始 ,在齐河县刘桥乡李茂吾村果园进行了果树拱形整枝试验。该园面积 8hm2 ,1994年春季定植 ,其中梨树4 .7hm2 ,品种为砀山酥梨、雪花梨、鸭梨 ,株行距 3 m×5m;苹果 3 .3 hm2 ,品种为红富士、北斗、乔纳金、嘎拉、新红星 ,株行距 3 m× 4 m。选 2 .7hm2 梨树、2 hm2 苹果树进行拱形整枝 ,其余为对照。拱形整枝的方法是 :对行间已交接的枝条不再采取传统的修剪方式 ,而是对交叉枝取其合适位置 ,将其嫁接在一起 ,形成一道道半圆拱形。试验看出 ,拱形整枝法与传统整枝法相比 ,有如下优点 :1解决了树体交叉郁闭问题 ,改善了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 自建国以来,我省的桃树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3-19株,到70年代初开始由稀植向密植发展,每亩株数增加到27-222株,而多数桃园的行株距为4m×2m、3m×3m和4m×3m,每亩分别为83株、74株、55株,由于都是毛桃作砧木,实属乔砧密植。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春,从山西农业大学引入农大欧李3号和4号,栽于平地、坡地和梯田地边,株行距0.5m×0.5m、0.5m×1m或1m×1m.通过栽前深翻施肥,适期、精细定植,合理施肥,修剪,严格疏花疏果,定植当年666.7m2产100kg,第2年500kg,第3年1000kg;果实酸甜适口,风味清香,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梨是南平市的主栽果类之一 ,现有栽培面积180 0hm2 ,主要分布在光泽、邵武、建瓯、延平等地。长期以来 ,沿用传统栽培技术 ,管理粗放 ,加上闽北高温高湿 ,枝条旺长 ,病虫害严重 ,不利于果实生长发育 ,果品质次价低 ,不适应市场需求。2 0 0 0年在光泽县进行棚架式栽培试验 ,取得了较好成效 ,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搭建简易棚架  黄花梨株行距 3m× 4m ,每6 6 6 7m2 定植 5 5株 ,长势较强的品种 ,株行距 5m×6m ,每 6 6 6 7m2 定植 2 2株。棚架搭建在梨树冬季落叶修剪后或定植 3~ 4年后进行 ,棚架高度 1 8~2m。园的四角立长、宽、…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探索杏树温室高效栽培技术,于2003年在昌黎果研所南一区建温室1座,100m×8m,竹木结构,土壤砂壤土,肥力中等,定植株行距1m×1m,品种为大棚王、凯特和金太阳杏。定植后第3年采果后间伐,株行距变为1m×3m。定植后第4年平均667m2产量2500kg、产值2.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