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春英  梁瑞郑 《广西园艺》2011,22(2):11-12,14
梨果实轮纹病主要是由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piricda Nose,无性阶段为轮纹大茎点Marophoma kawatsukai Hara)引起.梨果实轮纹病只在成熟期及贮藏期表现症状.以果面皮孔为中心,水渍状褐色近圆形小斑点,而后病斑扩大呈圆形,不凹陷,呈色泽深浅交错的同心轮纹,并迅速扩大导致全果腐烂.春季病菌首先侵染弱树弱枝,然后侵染果实.全年只侵染一次,不再侵染循环.病菌分生孢子在6~8 h内就可以完成侵染.病菌侵入后处于潜伏状态,果实采收期为田间发病高峰期,果实贮藏也是该病的主要发生期.早期侵染的病菌潜育期长达80~150 d,晚期侵染的潜育期仅有18 d左右[1].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飞溅传播,具有雨后传播快、侵染迅速、发病猛的特点.一旦看见有绿豆大的病斑时,病斑扩展非常快,2~3 d后果实就腐烂或失去商品价值[2].目前,果实轮纹病斑扩展到底有多快,国内未见有报道.为弄清其扩展情况,笔者对梨轮纹病病斑扩展情况进行观测,了解其扩展速率,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1症状 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可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流胶病两类:侵染性流胶病为真菌侵染所致,非侵染性流胶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桃树感染该病后,轻者树势衰弱,减产、果实品质降低,重者枝干干枯、甚至树体死亡.  相似文献   

3.
葡萄灰霉病识别与安全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灰霉病是一种影响葡萄生长和贮藏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葡萄花序、幼果和转色上浆期果实,也可危害枝叶。该病1年中有2次发病高峰:开花前后和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在不同部位症状表现不同,果实发病后迅速腐烂、长出灰色霉层,无食用或酿造价值,对葡萄生产威胁极大。1发病症状1.1花序症状发病初期被害部位花梗呈现淡褐色、水浸状病斑,似被热水烫状,迅速变成暗褐色,致使整个花序软腐。1.2幼果症状被侵染后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呈现软腐。  相似文献   

4.
烂果是茄子生产中一种较重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萼片以下出现部分腐烂及整果腐烂或掉果,使茄果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茄子烂果症状、原因和有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长白毛主要是由绵疫病、绵腐病和菌核病等多种病害侵染引起,其症状表现基本相似。如绵疫病主要在果  相似文献   

5.
刘伟  张勤德  王多文  何彩  曹虎  张军 《北方园艺》2018,(12):141-145
为了明确枸杞新病害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原菌种类,2015—2017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具有代表性的枸杞种植园,对枸杞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分离病原菌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病原菌显微形态及ITS序列进行了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和果实均可感染叶枯病菌,室内接种与田间回接和田间发病症状相同,叶子和果实的病原菌可以相互侵染,并在枸杞叶上和果上均表现出叶枯病典型症状;不同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58株菌株,形态观察表明,侵染叶和果实的菌株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通过ITS序列,并结合形态特征进一步确定引起枸杞不同组织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alternate)。  相似文献   

6.
商思森  王涛 《蔬菜》2004,(1):27-27
茄科蔬菜日灼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降低经济效益。一、病害症状表现茄科蔬菜日灼症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其次发生在叶片上。果实日灼的症状是: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在潮湿的条件下,受腐生菌侵染,可长出灰黑色霉层而使病部腐烂。叶片日灼,初显叶绿素褪色,后日灼部位变成漂白状,最后黄枯或叶缘枯焦,但只是日灼部位死亡,整叶并不全枯,一般不脱落。二、发病规律茄科蔬菜的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尤其是在比较炎热的夏天,朝西南方向的果面上,由于没有叶片保护,…  相似文献   

7.
1灰霉病 1.1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叶柄被病斑环绕变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使果实腐烂,果肉组织变软,呈水渍状,失去香味和色泽。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传播到其他植株上再侵染。  相似文献   

8.
<正>苹果轮纹病是苹果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市有蔓延加重趋势,危害枝干和果实,严重削弱树势和造成果实腐烂,不容忽视。1症状枝干和果实是苹果轮纹病菌的主要侵染对象。首先是侵染枝干,然后通过降雨侵染果实。危害枝干,从皮孔中心侵入,形成扁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小病斑,质地紧硬,边缘龟裂,与正常组织形  相似文献   

9.
黄瓜菌核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连作的老棚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减产10%左右,重则减产20%以上. 1病害症状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主要危害果实和茎蔓,果实染病多在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并长出白色菌丝,后菌丝纠结成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10.
<正>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市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灰霉病1.1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开  相似文献   

11.
<正>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主要的葡萄叶部病害,它不仅侵染叶片,还侵染果实。葡萄感病后,可导致叶片早期脱落,果实品质变劣,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病,初期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展为淡黄色多角形病斑,直  相似文献   

12.
“玉金香”甜瓜采后真菌病原物鉴定及侵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玉金香”甜瓜花期和不同生长阶段果实为试材,对采后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和典型病害的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从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学鉴定上探讨病原菌在甜瓜生长阶段的侵染规律.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采后极易发生真菌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粉霉病、白霉病和褐腐病.主要病原菌是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其中,甜瓜常温贮藏主要病害是粉霉病和黑斑病,低温贮藏的主要病害是黑斑病.“玉金香”甜瓜在从开花至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可受到链格孢和镰刀菌的侵染,粉红单端孢霉的侵染主要发生在甜瓜果实成熟期;链格孢的侵染率最高;链格孢和镰刀菌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花期和果实转色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鳄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果实上发现的真菌、细菌及生理性病害;就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侵染流行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在50%以上,甚至绝收。主要危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1发病症状1.1花器染病幼嫩的花器容易感病,侵染初期花萼出现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  相似文献   

15.
对果实采后腐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平均 损失可达10%~30%,因此探索一些能够有效减少果实采后腐烂的措施极有必要。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果实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病原微生物的侵染,采收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三者相互影响,但最终是病原物侵染引起果实腐烂。果实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果实采后的生理失调,如冷害、果皮烫伤、果肉或果心褐变,柑桔类果实的干疤、枯水、水肿等都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它们是由于果实贮藏环境不适宜或缺Ca、B等而引起的。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指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龙眼采后炭疽病及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广东龙眼采后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发生情况和果皮上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以及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龙眼采收后在常温(28℃)下贮藏,3~4d后开始表现炭疽病症状,6d后炭疽病发生率为89.7%,8d后炭疽病发生率为99.3%。龙眼从幼果期开始受到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皮上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率不断上升,到采收时达到90%。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高的龙眼果实采后变褐腐烂快,贮藏效果差。采收时龙眼果皮上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越低,采收后贮藏效果越好。在龙眼果实生长期间喷雾3次杀菌剂可显著地降低果皮上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减轻龙眼采收后炭疽病发生程度,提高龙眼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枣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在各枣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果实感病后常提早脱落,轻者产量损失10%左右,重者可达50%以上.早脱落的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失去经济价值.该病还可侵染苹果、桃、杏等树种.  相似文献   

18.
正1捡拾烂果烂果即果实被病原菌(真菌)侵染后,在果实上所表现的发病症状。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是初侵染和再侵染的主要菌源。各苹果园要在果实采收期或采收后,将园内树下病果、虫果、烂果全部清理干净并移至园外深埋,以减少果园内的病原物。2剪除枯枝、病枝枯枝、病枝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去除枯枝、病枝可减少病原。在秋冬季结合整形修剪,要将病枝、枯  相似文献   

19.
柑桔紫血焦病是我国黄岩柑桔产区危害果实的特有病害。它严重地影响着果实的商品性和贮藏性。此病发生在果实着色期至贮藏期。其症状表现为果实表皮先出现绿色斑块,后转变成棕褐色乃至紫褐色的不规则斑块,最后表皮细胞干瘪坏死,当病菌侵染时即发生腐烂。 黄岩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  相似文献   

20.
1 发生规律及症状 晚疫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条件下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借水滴或水膜萌发,通过气流传播侵染.秋延番茄生长中后期常会遇到刮风、降雨、降温等情况,棚内温差大,容易导致其发生和流行.该病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病原侵染幼苗、茎、叶和果实,苗期以茎、成株期以叶和果实受害最重.一般从棚室边沿和棚膜漏风处开始发病,先侵染叶片和幼果,逐渐向茎秆、叶柄蔓延,致使其变黑褐色,重病植株可使病叶枯干垂挂在叶柄上,茎秆病变部位变脆,易折断.病果果实坚硬,凸凹不平,初期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一般情况下感病果实不变软、不腐烂.湿度大时果实表面、叶正面和叶背面的病健交界处均可看到白色絮状霉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