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连木在石灰岩山地造林适宜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连木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适宜性,选用麻栎、新银合欢、樱桃、冲天柏作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苗高生长量最大,地径生长量略低于冲天柏,但高于麻栎、新银合欢和樱桃;黄连木造林后2年的保存率高于其他4个树种.黄连木在各地生长状况和保存率均良好,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具有较强的适宜性,适合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安横畈林场进行41个树种造林对比试验,17年生试验林调查表明:造林保存率极低,生长很差,已被淘汰16种;保存率低,生长不良,呈灌木状5种;保存率60%以上,生长一般4种;保存率80%以上,生长良好16种。在针叶树种中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生长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超过马尾松1.0~1.7倍。杉木的3个类型以灰枝杉生长最好。在阔叶树种中四川大叶樟、木荷、南酸枣、蓝果树、檫树生长良好。它们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马尾松;单位面积年均材积生长量超过马尾松24.46%~65.96%。试验说明在浙西北低丘山地,上述针阔叶树种有发展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3.
木荷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和防火林带的理想树种。本文调查分析了造林时施用不同含量有机肥对木荷成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有机肥处理对木荷成林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施用2 kg生物有机肥,在造林保存率、胸径生长、树高生长3个方面均表现最好;而在冠幅方面,则表现为施用2.5 kg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施用2 kg生物有机肥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玛可河林区地处青南高寒地区,其乡土树种为川西云杉,针对小苗在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特点,近几年我局采用川西云杉大苗、并选择不同地形进行了造林实验其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成活率达到88.4%-95.2%,保存率达到62.2%-93.9%。  相似文献   

5.
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树种组成复杂,组成小叶青冈林的植株种类有52科96属167种,其中乔木层24科43属71种,灌木层(下木层)39科74属132种,草本层14科18属22种,在所调查的样地中,重要值总和排前5位的种分别为小叶青冈(235.45%)、甜槠(68.09%)、弯蒴杜鹃(67.01%)、木荷(66.89%)、深山含笑(38.40%).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是河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荒山造林树种、木本油料树种,近年来随着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黄连木作为生物柴油先锋树种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由于黄连木自然分布区内季节性缺水、干旱较为频繁,导致黄连木造林成活率不高。结合河南地区实际和实践情况,主要探讨了半干旱区黄连木抗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黄连木是良好的能源树种和观赏树种,容器育苗、雨季造林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本文介绍黄连木的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木荷林冠下套种草珊瑚,调查分析不同郁闭度、不同坡向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的木荷林下种植草珊瑚的当年成活率相差不大,而3年后的保存率差别明显,郁闭度0.9林冠下套种的造林保存率较低、草珊瑚生长不良,而郁闭度0.6的林冠下套种生长好,造林保存率也高。不同坡向的木荷林下种植草珊瑚的当年成活率和3年后的保存率相差不大,草珊瑚生长为南坡优于西南坡,西南坡优于东南坡。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林改造试验,在1年生和5年生马尾松林内补植枫香(LiquidambaFormosana)、木荷(Schimasuperb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和山乌桕(Sapiumdiscolor),构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造林7年后的结果表明,山乌桕、枫香和香樟保存率超过80%,而木荷仅为75%。总体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内,香樟的长势最好,其次为山乌桕和枫香,木荷生长相对缓慢。5生马尾松林分内的枫香、香樟、木荷和山乌桕的蓄积量分别是1年生林分的1.36、1.93、2.05和1.33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了13种乡土树种在广州万寿寺的早期生长情况,以筛选出适宜该区林分改造的乡土树种。[方法]调查并测量13种乡土树种的保存率,比较其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量的变化。[结果]参试树种保存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各树种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13种乡土树种可分为5种生长类型,千年桐为速生树种;红锥和枫香为较速生树种;火力楠、观光木、短序润楠、龙眼润楠、木荷和红花荷为中等速生树种;华润楠、浙江润楠和油楠为较慢生树种;闽楠为慢生树种。[结论]千年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均最大,造林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行唐县持续干旱,造成许多树种成活率、保存率相当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省市领导经过实际调研,要求在工程造林中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既可节省成本、按需培育,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且造林时间较长。侧柏容器苗就成为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的首选树种。行唐县上闫庄乡上闰庄村南进行了侧柏容器苗造林,效果很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7%以上。现将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畅凌冰 《吉林农业》2011,(8):182-183
黄连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介绍黄连木的生态、经济价值、覆膜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黄连木生态景观林早期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黄连木生态景观林早期经营技术,分析了使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施肥、定干、修剪以及套种红叶石楠对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主要生长因子和绿量的影响,总结出了一套黄连木生态景观林早期经营技术,即使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施肥、定干、修剪和套种红叶石楠的配套技术。采用配套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造林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绿量值,形成较为规整、具有集群美观观赏价值的生态景观林。  相似文献   

14.
从木荷混交林的营造、防火林带的营造两方面介绍永嘉县木荷人工造林方式的选择,还从整地及密度选择方面介绍造林的栽植,为木荷作为混交造林树种和主要的防火树种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青冈和木荷幼苗光合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常见的先锋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和顶极植物青冈(Quercus glauca)为材料,以pH5.6雨水为对照(CK),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pH分别为4.5,3.5,2.5的酸雨处理下,2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发现:在对照(CK)条件下,木荷和青冈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6.1,6.14μmol/(m^2·s),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48,0.035μmol/μmol,光补偿点(LCP)分别为21,45μmol/(m^2·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52,130μmol/(m^2·s),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0.57,1.60μmol/(m^2·s),二者的Pn max,AQY,LCP,LSP以及Rd均无显著差异。但一定程度的酸雨胁迫能显著降低两树种的Pn max,使LCP和LSP显著升高,而对AQY无显著影响,但酸雨胁迫仅能使木荷的Rd显著升高而对青冈的Rd无影响。各酸雨处理两树种间的Pn max无显著差异,但木荷的AQY,LCP和Rd在一定酸雨处理下显著低于青冈,LSP高于青冈。总的看来,木荷的光和特征比青冈对酸雨胁迫表现出更强的忍耐性,可能增强其在群落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m×20m的4个固定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大于起测径阶(5cm)的林木特征值。结果表明: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优势种群以木荷Schimasuperba,浆果椴死liaendochrysea,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埘曲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数目最多的优势种木荷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处于中庸地位,77%的水丝梨Sycovsis sinens厶完全处于受压迫的状态,8%处于最优势状态,说明水丝梨分化严重。优势树种木荷的平均混交度为0.48,多呈单种聚集,短柄袍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由于数量很少.平均混交度只有0.17,说明短柄袍呈团状分布。而其他树种平均混交度几乎都在0.5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在该林分中.除木荷、短柄袍外,同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说明研究林分是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较复杂群落。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天然混交林分为团状或均匀分布.其林木分布格局会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向项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演替。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17.
生态袋造林技术在高寒干旱区植被恢复中的示范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不同规格和型号生态袋在高寒干旱区植被恢复中的效果作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态袋造林成活率提高较显著。当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为90.5%和88.7%,较对照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增长效果明显,同时当年高生长量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木荷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佐昭 《现代农业科技》2010,(6):208-208,210
分析了木荷林带营造对环境的要求,总结了木荷林带营造方式、营造技术,并指出其带来的营造效益,以为木荷作为混交造林树种和主要防火树种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落叶乔木。黄连木种子含油量较高,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安阳市位于南太行山区,是黄连木的适生分布区,是国家规划的黄连木能源树种生产基地。由于安阳市的雨季时间为高温季节,采用黄连木营养袋苗一直存在造林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黄连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特开展本试验研究。1试验地概况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属南太行  相似文献   

20.
<正>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落叶乔木。黄连木种子含油量较高,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为解决黄连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在雨季造林季节,通过对0.5年生黄连木裸根苗进行不同处理后开展造林试验,研究出适宜造林处理方式。为黄连木裸根苗植苗造林提供可行性方案。1试验地概况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2.8℃,年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