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陈敏 《四川农场》2006,(4):43-45
四川是我国农业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其主要农产品产值大多名列全国前茅,在全国农业经济中有重要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四川省的农产品出口在全国的农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偏小。与其农业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四川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盯国际市场,依托自身资源察赋优势,发展能够迅速提高其农业竞争力、能占领国际市场的特色农产品,从而达到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四川农业,迎接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挑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敏 《四川农场》2006,(3):27-29
四川是我国农业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其主要农产品产值大多名列全国前茅,在全国农业经济中有重要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四川省的农产品出口在全国的农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偏小,与其农业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四川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盯国际市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能够迅速提高其农业竞争力、能占领国际市场的特色农产品,从而达到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四川农业。迎接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挑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云南发展特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情况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八五"末期,云南的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也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给青海省优势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探究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工业发展滞后,农业比重相对较大,拥有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和一定的区域市场,走农产品标准化之路是实现贫困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安徽临泉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分析,提出贫困地区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特色经济与农产品差异型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农业形成过剩经济的新形势下,本文在阐述差异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特色经济与农产品差异型竞争的关系,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实施农业特色技术、农产品名牌战略及完善标准化制度六个实现农产品差异型竞争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兴县在发展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着力加强特色规模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业主导产业。至2004年,已形成吊瓜7.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苗木花卉5.2万亩、特种水产8.26万亩、商品蔬菜7.73万亩的生产规模,并拥有一批瓜果、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培育,为发展绿色农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农业部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作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姊妹篇,该《规划》旨在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9.
发展订单农业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订单农业有了长足发展,订单农业面积从2000年的18.74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50万亩。订单作物主要有马铃薯、油莱、蚕豆、大蒜、胡萝卜、花卉、中藏药材、亚麻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有效的解决了产销矛盾,扩大了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户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油气储运》2007,(9):23-24
农业部近日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这一规划旨在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入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周边各省,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二、三产业上的差距,实质是企业化程度上的差距,落实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实施农产品流通、品牌和产业化三大工程,适应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必须立跟着 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必须把加快企业化进程,提高农村企业的比重,作为加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要因地制宜,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重点发展工商企业与农户联结的桥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要营造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吸引多方投资办企业,加快构筑农村企业的整体规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娄烦县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的评估,分析了贫困山区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潜力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是贫困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时旌德县农业薄弱环节以及对农业资源的分析,提出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开发特色的、精品的、有机的农产品,全面增加农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污染普遍,危害人体健康,制约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唯一途径。为此必须加大污染源的控制力度,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包括无公害生产资料的研究,无公害农产品清洁生产关键操作技术,提高土壤安全生产能力的生物学调控技术及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监测技术和预警方法等。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切关注。继今年4月23—29日农业部举办了以“安全生产、放心消费”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和5月22—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农业  相似文献   

16.
特色农业是人们充分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良、价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  相似文献   

17.
覃多贵  刘顺  潘鸿  伍千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314-4316,4319
在梳理高端农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县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实践意义。并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从高端农业的视角分析了县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提出了打造高端特色农产品的战略定位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的实质就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观点出发 ,分析了县域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通过分析总结各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7,(4):F0002-F0002
石屏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红河州水果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十五”以来,全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把结构调整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农业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总量和市场优势,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最具代表的是水果产业中的柑桔、大杨梅,蔬菜产业中的白萝卜、茨菇,水产业中的观赏鱼、青鱼、大闸蟹以及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14,(2):I0002-I0004
从希望田野的全面实践,到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走过2年的高原特色农业在勃发中为人们贡献出绿色、生态的农产品;也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路径。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