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谐发展目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流域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界定不明、水资源管理部门分散的问题,探讨流域近期与中长期发展、水量调配与农业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灌区节水改造、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利用,以及供水服务问题,提出流域管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完成后,2010年西营河向下游民勤调水达1.2亿m3,灌区渠首引水量由2003年的3.2亿m3减少至2010年水权水量的2.15亿m3,减幅达32.8%,如何保证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目标任务的同时,确保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益是核心.在这里,仅就如何优化调度,合理利用分配给灌区有限的水资源使用权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最佳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新疆平原灌区土壤盐碱化与水资源开发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灌区土壤盐碱化及治理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灌区土壤盐碱化的严重程度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是灌区水盐不平衡所致。为此,在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中心的灌区水土资源利用规划中,应将维持绿洲水盐平衡的水量视为“生态用水”,将盐份聚集地视为“生态用地”。实现流域水土资源合理配置,是新疆平原灌区土壤盐碱化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金沟河流域枯水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流域灌溉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需水量~灌溉效益数学模型,根据动态规划的原理和特点,利用软件Visial Basic编制计算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使得灌溉效益模型计算较为简单,计算结果准确.通过计算与现状相比,金沟河流域3个灌区枯水期水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流域缺水量减少,灌溉...  相似文献   

5.
王鹏  王群  张和喜  李长江  刘浏 《节水灌溉》2012,(7):31-34,38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安西灌区水利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了准确把握灌区内农业水资源安全所处状况,采用AHP方法赋权,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安西灌区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安西灌区水资源安全度不高,尚处在基本安全等级。根据影响安西灌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保障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6.
采用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平台与Maplnfo地理信息系统集成设计完成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利用GIS提供的OLE自动化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基于GIS的数据录入与修改、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分析、灌区综合信息查询等功能。同时使用Spatialware for sql server作为网络空间数据库插件,实现了空间数据网络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阐述了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输水设施简陋和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河套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不同尺度节水潜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但节水灌溉存在尺度效应,灌区节水改造措施在田间尺度的节水潜力并不代表其灌区或流域等大尺度上的节水潜力,田间尺度的节水在较大尺度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区域或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只有弄清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才能做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域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度管理.从灌区灌溉水的循环转化过程,分析了节水措施在不同尺度上产生的节水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常用节水措施的田间、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不同尺度节水潜力的计算公式,并以青铜峡灌区为例,对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潜力与水资源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阐述了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输水设施简陋和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河套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既受水资源制约,又受经济条件、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结合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特点,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模糊评价模型。以宁夏青铜峡灌区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以及节水灌溉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但节水灌溉存在尺度效应,灌区节水改造措施在田间尺度的节水潜力并不代表其灌区或流域等大尺度上的节水潜力,田间尺度的节水在较大尺度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区域或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只有弄清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才能做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域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度管理。从灌区灌溉水的循环转化过程,分析了节水措施在不同尺度上产生的节水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常用节水措施的田间、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不同尺度节水潜力的计算公式,并以青铜峡灌区为例,对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水权转让制度促进灌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水权转让制度是灌区经济发展和创建节水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生态平衡乃至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灌区建立水权转让制度,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运营机制,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促进和保证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小开河引黄灌区为例,阐述了水权转让制度对灌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对实行水权转让制度以及灌区配套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木垒河所处的地理位置年降水少,且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致使流域内水量供需矛盾突出.作为木垒县最大的一条河流,年均来水量占全县总来水量的80%,流域内灌区也是木垒县最大的产粮区.因此,木垒县委、县政府及水利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国务院2008[32]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节水工程项目,加大对木垒地区节水型工程的建设力度,采用了多种节水措施,特别是喷、滴灌及膜下微孔软管灌等高效节水工程的建设.虽然投资大,但节水效果非常好,是工程高效节水的具体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流域内水资源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可以缓解木垒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灌区排水和汛期洪水建设生态林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新和县灌区一方面每年都受到汛期洪水的威胁,另一方面该县西南部的“百里风区”由于水源缺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危及了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根据“百里风区”的地形条件,提出利用渭干河流域、台兰河流域和喀拉玉尔滚河流域灌区余水、排水和汛期洪水,在“百里风区”建设6.52万hm^2的生态公益林。该项目实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减轻了洪水对新和灌区的威胁。不但可以改善新和县“百里风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涵养水源,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北扩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灌区节水改造对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塔里木河“四源一干”及流域大型灌区存在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型灌区建戌节水改造,对工业及城镇生活需水增长、灌溉及周边生态环境用水、流域综合治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深入阐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及环境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西北,尤其在河西走廊一带,水资源的匮乏已与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建立了大量的水利配套灌溉设施,如:水库、水坝、泵站、渠系和观测井等。如何能将这些水利灌溉设施与灌区中的其它水文要素建立关联,更有效的管理这些水利灌溉设施,对当地水资源的分配至关重要。基于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技术构建的ArcHydro水文数据模型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对流域进行水文分析模拟。针对ArcHydro水文数据模型,通过分析灌区中各种要素特征及他们之间的时空关系,运用Geodatabase对灌区水文及水利设施要素数据组织集成,建立灌区水文数据模型,最后给出该模型在疏勒河昌马灌区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水库对于调节新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平原水库对于新疆灌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新疆节水灌区平原水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调度规则进行分析,确定了以长系列灌区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水库蓄水放水线,制定了应对灌区地表水地下水限额的调度规则,以军塘湖流域为例进行了水库调度规则分析,结果表明此调度规则操作简便,有利于促进新疆灌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  相似文献   

18.
敦煌生态保护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减少农业用水量能否解决敦煌生态问题,从灌区灌溉模式、种植结构及灌溉定额等节水措施,参考石羊河模式压减耕地面积节约水量以替代外流域工程调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述全面节水与适度调水相结合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景电灌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高扬程跨流域灌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节水灌溉技术在景电灌区得到大力推广,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单方水效益,有利于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建设节水型灌区。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节水灌溉模式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熵值法,从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构建节水灌溉效益评价体系,对灌区主要作物进行了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高效节水灌溉效益普遍高于其他灌溉方式,而滴灌模式则是该地区最优节水灌溉模式。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说明这种方法应用到灌区中评价效益是可行的,对灌区的综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是农业稳定增长的基础,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杂木河灌区作为甘肃省的重要灌溉水源,其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灌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当前杂木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利用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