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筛选出的“泉引8601”黑木耳菌株,是适合于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袋栽的优良菌株,品质优良,浸泡率高。每百公斤干料,春栽产干耳5.6—6.3公斤,秋栽产干耳6.9—9.1公斤,其产量超过沪耳一1号。适宜配方为蔗渣85%、花生蔓干粉15%,用花生蔓取代麦麸。在该配方中加1%壳灰粉拌料,可防止培养料酸化,阻止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2.
杜庭树  赵传孝 《食用菌》1995,17(2):29-29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治穷致富的门路之一。榆树县土桥乡王显宝组织本地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0000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g,当年收黑木耳28000kg,收入达120000元。七队农民王季燕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kg以上,纯收入达12000元。现将袋栽速生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益阳县微生物研究所从八○年开始立课题研究黑木耳的代料栽培,一九八三年瓶栽中试成功,一九八四年大面积栽培成功,每百斤干料产干耳2.15公斤,通过了省级鉴定。在瓶栽成功的基础上,进而采用塑料袋太空包栽培法,一九八五年春季栽培800袋,共产鲜耳482公斤,每百斤干料产鲜耳200公斤,生物转化率200%。一九八六年元月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总投资120万元。益阳县微生物研究所为了不违生产季节,采取边建厂,边生产,边推广的办法。一九八五年秋冬季,先改建了简易的厂坊,上了小型液体菌种生产设备。一九八六年春  相似文献   

4.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靖江县西来乡副业场,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棉籽壳、木屑等作培养料,于1983年开始进行袋栽黑木耳试验,获得百斤干料产干耳5.5斤的好收成。在这基础上,1984年春进行扩大生产试验,采用规格为45×12厘米的塑料袋栽培黑木耳2200袋,每袋装干料9两,从6月下旬开采到10月初结束,共产干耳239.58斤,百斤干料产干耳12.1斤,总产值2395.8元,经济效益显著。总结两年来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代料地栽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全国黑木耳总产量1441047t,居世界首位。黑龙江省占全国总产量的37.73%,年栽培量至少20亿袋,给黑龙江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省黑木耳栽培以代料地栽为主,现将代料地栽黑木耳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云和县利用冬闲田(稻田)露地袋栽黑木耳,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2012年全县生产代料黑木耳2 500万袋,产干耳1 625吨,产值达1.3亿元。其中,三望栏示范基地1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栽培80万袋,每亩排放菌袋8 000袋,平均每袋产干耳0.075千克,以每千克80元计算,亩产值4.8万元,除去每袋成本1.8元,亩净利润达3.36万元;水稻每亩产干稻谷500千克,产值1 600元,除去成本900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县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并由室内移至室外,进入园田化栽培。1984年全县利用秋收后的稻田和房前屋后等场所代料栽培香菇120万袋,普遍获得丰收。一般每亩田可栽培8000~10000袋,收干菇700~800公斤,平均百公斤木屑或棉籽壳料产干菇5~6公斤,比段木栽培单产高十倍以上,比菌砖栽培增产两成。产品的形、色、味均高于室内砖栽的香菇,接近于段木栽培的香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1994,(2)
用稻草、木屑大田栽培黑木耳,每10平方米农田空地,用200~250公斤稻草和木屑,另加少量其它辅料,投资100~120元,在60~90天内可收干木耳20~24公斤,产值1200~1500元。一个劳力可管理1亩地,每亩地可栽1万余袋,春秋可栽两季,效益可观。凡  相似文献   

10.
黄应忠 《食用菌》2012,(2):43-44
2008-2010年,连续三年笔者在那坡县进行了桑枝屑栽培黑木耳试验。夏伐和冬伐600kg/667m2桑枝可栽培黑木耳300袋(每袋2kg干料),平均每袋产干黑木耳0.13kg,总产干黑木耳量约为39kg/667m2,产值约1404元/667m2。桑枝是蚕桑业废弃物,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等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棉籽皮袋栽黑木耳于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后,两年多来在本省示范推广,栽培350余万袋,成功率为90.2%,平均百千克料产干耳8.5千克,至1985年经济效益已达200余万元。如万全县1985年有1100户栽培黑木耳235万袋,产千耳5.88万千克,产值132.7万元,每个种植户平均收入达1206元。1986年已有一千多农户签订合同1300万袋,预计产值500万元;阳原县1985年有52户种木耳28万袋,产干耳5600千克,收入8万4千元,  相似文献   

13.
赵丽萍  周新伟 《食用菌》2006,28(1):33-33
我县从1997年开始试栽代料黑木耳,通过试验、突破、完善三个阶段,到2004年全县种植代料黑木耳2000万袋。代料黑木耳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从事代料黑木耳生产多年,现将对代料黑木耳大田栽培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袋栽黑木耳刺孔催耳芽技术关系到黑木耳的质量、产量与效益,是袋栽黑木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刺孔催耳芽技术,促进袋栽黑木耳稳产、高产、优质,在浙江省农科院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刺孔催耳芽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昆平841”是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选育出的一株极少孢子平菇良种。一九八五年引进我所,进行了形态、性状、适应性等试验观察。采用袋栽和菌砖法种植,袋长50×28cm,每袋装干料1.5公斤,播菌种量0.15公斤,分层撤播;菌砖采用木制模子压块,菌块为82×66×10cm,用干料10公斤,每块播菌种1公斤,分层撒播。采用室外小工棚和地下道种植,分春,秋两季,分别于3月1号和9月5号播种。发菌期的管理主要控制温度,料内温度控制在20——26℃之间。出菇期的管理主要以降温、通风、保湿、光照为主。  相似文献   

16.
曹隆枢 《食用菌》2008,30(3):46-46
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以代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0.8元,可产干耳75g,以40元/kg计算,每袋可得2元以上纯利。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由于其菌丝生长弱,抗霉能力差,在栽培中极易遭霉菌的污染,因而其生产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笔者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市的气候特点,经过研究总结,掌握了一整套代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只要严格认真操作,就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短袋地栽技术有以下六个优势:①黑木耳熟料袋栽技术取代黑木耳木段栽培技术,节省大量林木资源,充分利用林业清林的废弃物栽培出优质黑木耳,产量比木段栽培高,质量好.②利用阔叶硬杂木屑以及部分秸秆、棉籽壳等原料栽培黑木耳属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③黑木耳熟料袋栽成功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栽培黑木耳风险小. ④黑木耳熟料袋栽集中在室内发菌和室外出耳,不利用大棚或温室等出耳场所,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生产的黑木耳病虫害发生少,无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标准,提高了黑木耳产量和质量.⑤黑木耳熟料袋栽室外全光出耳能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⑥黑木耳熟料袋栽小口出耳技术能栽培出单片木耳,与成朵的黑木耳相比,无耳根,浸泡时间短,方便食用,消费者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18.
靖江县西来乡付业场,去春袋栽黑木耳2200袋(每袋装干料9两),实收干耳239.58斤,每100斤干料出干耳12.1斤,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现将高产技术综述如下: 一、配料每百斤料用棉籽壳44.5斤,干木屑44.5斤,麸皮8斤,碳酸钙2斤,糖1斤,料水比1:1.15。配料中用碳酸钙代替石膏和过磷酸钙。塑料袋规格:45×15公分,高7公分6丝。袋正面开4-5个洞穴(直径2.3公分),洞距8公分。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程序常规。  相似文献   

19.
张子荣 《食用菌》2014,(4):48-49
<正>近年来,福建省埔城县的毛洋村、高溪村等大规模栽培黑木耳新科5号,该菌株具有耳片大、单生、抗逆性强等特点,且可露天栽培,减少了建棚等繁琐工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成本。以袋栽新科5号黑木耳为例,55 cm×15 cm的栽培袋成本大约2.0元,平均每袋可产干木耳100 g左右,以60元/kg计算,每袋可获纯利4元左右。667 m2可栽培7 500~8 500袋,可获利3万元左右。但是,黑木耳新科5  相似文献   

20.
杨博 《食用菌》1999,(4):28-29
1998年,我县把食用菌开发列为一项扶贫攻坚项目,其中以发展袋栽银耳为主攻方向.袋栽银耳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易推广.我们在引进古田袋栽银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多年的栽培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每1000kg干料产干耳180~200kg.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