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鹧鸪黑头病的诊治李勤建(湖北省总口农场多种经营公司.潜江4331014)鹧鸪对黑头病也易感。1993年7月,我场鹧鸪发生该病,表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顿,排黄色稀便.带有血液;发病后3天出现走路摇晃,转圈,最后扑地而死。此次共发病121只,死亡26只,发...  相似文献   

2.
<正>我地一鹧鸪养殖场从苏南引进一批2月龄鹧鸪,出现患鸟食欲不振、淡绿糊状稀粪等症状,经剖检鉴定为黑头病。黑头病又叫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及肝脏而发生的原虫病。火鸡组织滴虫可感染多种禽类,火鸡、鹧鸪及松鸡,雉鸡、珍珠鸡、孔雀、鸵鸟等亦能自然感染。组织滴虫寄生于异  相似文献   

3.
组织滴虫病又名黑头病、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多发生于鸡和火鸡,鹧鸪发生组织滴虫病在我区尚属首次,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酒泉市某珍禽场于2000年6月10日从玉门市购进700只鹧鸪,先后进行了鸡新城疫疫苗、传染性囊病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接种,7月15日发现鹧鸪有病,死亡10只,几天后发病和死亡急剧增多,至7月30日病愈时共死亡92只,死亡率达13%。2.临诊症状病鹧鸪均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目呆立,怕冷拥挤在一起;下痢,粪…  相似文献   

4.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以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坏死溃疡灶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多发生于4~6周龄散养、有运动场的鸡群,发病末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头部皮肤瘀血呈蓝紫色,故又称鸡盲肠肝炎或黑头病。其他禽类有时也可感染。据报道该病也可感染野雉、孔雀、鹌鹑、鹧鸪等禽类。  相似文献   

5.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盲肠肝炎,它是由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内的一种原虫一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大部分时间寄生在盲肠,当被同时寄生在盲肠被异刺线虫吞食后,移转到卵内,在卵细胞内增殖。然后包被在异线刺线虫的卵巢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场地中的组织滴虫由于有刺线虫卵的保护,故能较长时间的生存。黑头病发生于鸡和火鸡,其它禽类(如鹧鸪、鸽)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6.
三、育成期鹧鸪的饲养管理小乌饲养到6周龄后,就要转到育成栏内饲养。育成方式有笼养育成,也有平养育成,以平养育成比较经济。育成期鹧鸪很容易得黑头病,地面平养时,往往发病率较高,死亡损失大。为尽量避免发病、减少损失,保证鹧鸪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好采用网上平养。网底离地面80—100厘米,网底用2.5厘米网眼的铁丝网制作。每平方米饲养5—7只。鹧鸪原是一种飞鸟,人工驯化家养时间不  相似文献   

7.
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所引起的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火鸡、乌骨鸡和鹧鸪极易感染。1发病情况2006年7月,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某饲养户在其屋后的空地上放养1000羽肉用乌骨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8.
一起肉鸡组织滴虫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滴虫病亦称传染性盲肠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肝脏和盲肠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火鸡、鸡、鹌鹑、雉及鹧鸪等禽类均可感染。鸡的组织滴虫病多发生4~10周龄,死亡率达30%。本病的临床症状与球虫病很相似,一些养鸡专业户错误地把本病当作球虫病来治疗,结果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Hisbomoniasis)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侵害火鸡,其次是鸡;此外,雉鸡、珍珠鸡、鹧鸪、鹌鹑、孔雀也可感染.该病的特征性病变是盲肠出血性、坏死性炎和肝脏坏死性炎,故又名盲肠肝炎.病禽后期因血液循环障碍而使头部皮肤淤血呈蓝紫色,所以又有黑头病之称.  相似文献   

10.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单胞虫病等,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据查阅资料,还能感染其它禽类如鹌鹑、珍珠鸡、家鸭、山鸡、竹丝鸡、鹧鸪、孔雀、鸵鸟以及画眉、百灵观赏鸟等。病原是火鸡组织滴虫。本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表面具有特征性的坏死病灶。目前,  相似文献   

11.
<正> 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火鸡和鹧鸪极易感染。2003年6月,锦州市太和区王某饲养的100只70日龄乌鸡陆续发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相似文献   

12.
组织滴虫病又名“黑头病”、“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多发生于鸡和火鸡,鹧鸪发生组织滴虫病在酒泉地区尚无先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酒泉市某珍禽场于2000年6月10日从玉门市购进700只鹧新城疫、法氏购进700只鹧,先后进行了鸡新城疫、法氏病、传支预防接种,7月15日发鹧鸪有病,死亡10只,几天后病和死亡急剧增多,至7月30病愈时共死亡92只,死亡率达3%。临诊症状病鹧鸪均表现精神萎靡,食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呆立,怕冷拥挤在一起,下痢,便呈浅黄色或淡绿色,有的粪带有血液,病情严重的头部淤,皮…  相似文献   

13.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本病常发生于火鸡,易感禽类还有孔雀、珍珠鸡、鹧鸪以及家禽等.本文详述了2014年7月10日磐石市某珍禽养殖场遇到的一例花尾榛鸡感染组织滴虫病例.  相似文献   

14.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主要特征是肝脏坏死、盲肠溃疡,多发生在春末初秋的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和雏鸡均可感染,以3~12周龄火鸡易感性最强。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  相似文献   

15.
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肝脏和盲肠,引起特点性的一侧或两侧盲肠发炎、溃疡,肝脏有特征性的坏死灶;因发病晚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为黑头病。该病以火鸡最易感,也发生于孔雀、野雉、鸽子、鹧鸪和鹌鹑等禽类,病死率为3%~100%。  相似文献   

16.
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火鸡和鹧鸪极易感染。我单位饲养的若干只孔雀于2001年9月初发生本病,死亡1只,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症状孔雀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面部肿胀,单侧眼睛失明,排黄绿稀便。二、病理变化两侧盲肠肿大,肠壁肥厚坚实,呈香肠样,内容物为干酪样,盲肠粘膜发炎出血;肝脏肿大,并出现钮扣状圆形坏死灶,中央凹陷,呈黄白色,坏死灶如手指甲大小。三、病原体检查在肠壁上刮取少许病料放在载玻片上,加少量38℃左右的生理盐水,镜检可见活动的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鹧鸪的养殖业在我县迅速发展,目前养殖鹧鸪的专业户已达200余户。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鹧鸪的传染病不断发生。2000年8月份,我县鹧鸪养殖户中相继发生了以呼吸音、眼睑肿胀、重者失明、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该病在我县发病率极高,几乎波及所有养鸪户,且病程长,治愈慢,给我县鹧鸪的养殖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在有关科研部门的帮助下确诊为败血霉形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该病的发生可见于各种日龄的鹧鸪。幼龄鸪以20日龄…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9月 6日 ,洛社镇浒泗桥村张某从无锡市郊区某镇购回刚孵化出壳的鹧鸪 4 50羽 ,9月 2 7日发病死亡 1 3羽 ,2 8日死亡 4 4羽 ,2 9日前来就诊 ,1 0月 1日死亡 1 1羽 ,1 0月 2日死亡 3羽 ,1 0月 3日病情得到控制。 1 0月 4日鹧鸪痊愈 379羽 (累计死亡 71羽 )。1 临床症状 鹧鸪食欲减退 ,精神萎顿 ,拉水样黄色或淡绿色粪便 ,身体虚弱 ,消瘦 ,蜷缩 ,呆滞 ,不爱活动 ,嗜睡 ,羽毛粗乱 ,口腔有粘液。2 病理剖检 盲肠增厚 ,粘膜出现溃疡 ,肝肿大 ,有小钮扣大小的溃疡 ,呈黄绿色的坏死状。3 诊断 根据症状及剖检 ,诊断为鹧鸪黑头病。该…  相似文献   

19.
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肉用珍禽。笔者根据有关文献和个人10多年来从事鹧鸪养殖的体会,对鹧鸪常见疾病的诊治进行简要综述。一、鹧鸪大肠杆菌病禽类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器具、空气等经消化道、呼吸道、脐环、皮肤创伤感染而传播,本病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后代。各种龄期的鹧鸪均可感染大肠杆菌病,尤以育成期为多见。因其感染部位不同而引起不同的表现类型:急性败血型、卵黄性腹膜炎、肉芽肿、肠炎、脑炎、关节炎、眼炎、卵黄囊炎和脐炎,此外还有输卵管炎、气囊炎、骨髓…  相似文献   

20.
黑头病是鸡、鹌鹑、火鸡的寄生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表面有扣状坏死灶,多发生于1—3月龄雏鸡,一般春夏交替和多雨季节多发。笔者就1例肉鸡黑头病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