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山丹县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3414”完全设计试验方案,进行了山丹县马铃薯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马铃薯产量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山丹县主产区马铃薯最大施肥量为N 242.99 kg/hm2、P2O5 159.27 kg/hm2、K2O 159.03 kg/hm2,该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为48 934.0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24.61 kg/hm2、P2O5 149.06 kg/hm2、K2O 146.80 kg/hm2,该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为48 816.00 kg/hm2,N、P2O5、K2O配比为1∶0.66∶0.65。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马铃薯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合理配比,节本增效,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开展了不同钾、镁肥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拉萨市种植马铃薯最佳的施肥量为在纯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225 kg/hm2的基础上,增施镁肥90 kg/hm2,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产量高达60 410 kg/hm2。通过对各处理薯块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薯块品质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肥施用水平下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啤酒大麦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7号"为材料,设7个施肥处理,分别为:N0P0(对照,CK),N 0kg/hm2+P2O5 0kg/hm2;N45P45,N 45kg/hm2+P2O5 45kg/hm2;N90P90,N 90kg/hm2+P2O590kg/hm2;N135P135,N 135kg/hm2+P2O5135kg/hm2;N180P180,N 180kg/hm2+P2O5180kg/hm2;N225P225,N 225kg/hm2+P2O5225kg/hm2;N270P270,N 270kg/hm2+P2O5270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氮肥农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氮磷施用水平低于135kg/hm2时,啤酒大麦籽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氮磷肥施用水平超过135kg/hm2时,籽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施肥处理对成穗数和穗粒数总体有显著影响,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产量与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表明成穗数和穗粒数对籽粒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而籽粒饱满度和氮肥农学效率总体降低。氮磷肥施用水平在90~135kg/hm2时,啤酒大麦各项测定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籽粒产量较对照增产37%~47%,氮肥农学效率为23.36~27.91kg/kg,蛋白质含量在12.0%~13.0%,饱满度均在92%以上,符合啤酒大麦酿造要求,而且此时纯经济收入也较高,为14 184.8~14 691.1元/hm2。【结论】综合考虑"甘啤7号"高产、优质和氮肥高效利用,推荐该区"甘啤7号"适宜氮磷肥施用量为90~135kg/hm2。  相似文献   

4.
临洮县东北部旱地马铃薯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设计,在临洮县东北部干旱区进行了马铃薯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N、 P、 K三要素施用量的回归函数模型,得出临洮县东北部干旱区马铃薯最大施肥量为N 187.5 kg/hm2、 P2O5100.5 kg/hm2、 K2O 87.0 kg/hm2,该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为21672.0 kg/hm2, N、 P2O5、 K2O配比为1∶0.54∶0.46;最佳施肥量为N 154.5 kg/hm2、P2O560.0 kg/hm2、 K2O 54.0 kg/hm2,该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为21315.0 kg/hm2, N、 P2O5、 K2O配比为1∶0.40∶0.3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铃薯采用氮磷钾肥3414试验方案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N 281.775 kg/hm2,N∶P2O5∶K2O=1∶0.55∶1.08,最高经济产量为29702.4 kg/hm2;马铃薯最佳施肥利润施肥量为N 279.48 kg/hm2,N∶P2O5∶K2O=1∶0.56∶0.99,最佳施肥利润为35556.3元/hm2。  相似文献   

6.
张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99-11101
[目的]通过不同配比的氮磷钾施肥处理,探讨马铃薯植株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青薯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柴达木地区马铃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马铃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在低施肥量范围内,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密切相关,其相关密切程度高于叶绿素含量与块茎产量、光合速率与块茎产量的相关程度。[结论]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时的最优施肥量组合为:N239.2kg/hm2、P2O5240.0kg/hm2、K2O119.6kg/hm2。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施肥量最优组合为:N239.2kg/hm2、P2O5191.3kg/hm2、K2O119.6kg/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方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为油菜大田生产实施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测土配方施肥"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14个不同氮磷钾施肥组合的油菜田间试验,运用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方。[结果]用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222.0 kg/hm2,P2O563.0 kg/hm2,K2O79.5 kg/hm2,总用肥量364.5 kg/hm2,最佳产量为2 320.5 kg/hm2。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240.1 kg/hm2,P2O557.0 kg/hm2,K2O81.0 kg/hm2。通过对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施纯N180.0 kg/hm2,P2O560.0 kg/hm2,K2O90.0 kg/hm2(处理6)为最佳施肥配方组合。[结论]结合当地油菜生产实际,综合分析认为,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应分别定为:纯N180.0 kg/hm2,P2O567.5kg/hm2,K2O82.5 kg/hm2,总用肥量330.0 kg/hm2,三要素比大致为1.00∶0.38∶0.49,可能获得的产量为2 3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陇中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4 216.7 kg/hm2,是当地平均产量的1.2倍,高磷处理比无磷处理增产马铃薯7 510.8 kg/hm2,增幅44.96%,1 kg P2O5增产马铃薯25 kg,纯收益增加3 262元/hm2,施磷效益极显著.试验认为,OPT中钾量合适,磷量偏低,氮量可能偏高,最佳的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 300 kg/hm2、K2O 150 kg/hm2,3种肥料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0∶150∶75.  相似文献   

9.
吴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79-6680
[目的]为青阳县中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通过对中稻开展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氮肥水平、不同钾肥水平肥效试验,同时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适宜施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应用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施肥方法和最佳施肥量。[结论]生产上推荐最佳施肥方法是稳前攻中法,即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为4∶3∶3∶0。最佳施肥量是纯氮(N)180 kg/hm2、纯磷(P2O5)75 kg/hm2、纯钾(K2O)12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土壤供肥能力、单种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单种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找出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方。[方法]以氮肥、磷肥、钾肥为变量因子,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单种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探讨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比。[结果]玉米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以氮为最高,钾次之,磷最少。因此,玉米施肥必须以增施氮肥为主,相应配合施用磷钾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施N 330 kg/hm2,P2O5180 kg/hm2,K2O 90 kg/hm2。N∶P2O5∶K2O比为1.00∶0.54∶0.27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2.6 t/hm2。[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生产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对科学施肥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对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苗期、薯块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和收获期N12处理表现为干物质积累最多,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含氮量最高,薯块产量最高达39 757.5 kg/hm2。各项品质指标也较好,薯块中淀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结论]各时期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含氮量增加,其中以施氮180 kg/hm2马铃薯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对照(CK)、氮磷(NP,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氮钾(NK,N 120.0 kg/hm2、K2O 120.0kg/hm2)、磷钾(PK,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氮磷钾(NPK,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5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5种施肥处理马铃薯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块茎产量(鲜)均表现为NPK〉PK〉NK〉NP〉CK,NPK处理较PK、NK、NP处理全株及块茎干物质积累速率都明显提高,达到0.05显著水平。5种处理单株茎叶总干物重为NPK〉NP〉NK〉PK〉CK,分配于地上茎叶的干物质率为NPK〉NP〉NK〉CK〉PK,分配于块茎的干物质率则为PK〉CK〉NK〉NP〉NPK。[结论]氮磷钾配施有利于促进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地下部块茎形成与增长;在其他2种养分配合施用基础上,增施氮肥对地上茎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磷肥次之,钾肥最小。而对地下块茎的促进作用则以钾肥效应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地区马铃薯青薯2号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永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15-1017
[目的]研究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密度,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方法]在柴达木地区利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青薯2号马铃薯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其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含量、淀粉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柴迭木地区,青薯2号块茎产量、淀粉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25.00kg/hm^2、P2O5 120.00kg/hm^2、K2O 250.00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99.32kg/hm^2、P2O5 95.67kg/hm^2、氧化钾199.32kg/hm^2。[结论]在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产量、淀粉产量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江苏省沙土、高沙土及周边生态条件相近地区花生新品种泰花9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7种栽培密度、7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泰花9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泰花9号产量、株高、侧枝长、分枝数、有效果数均有显著影响。[结论]泰花9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65 000穴/hm~2;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450.0~600.0 kg/hm~2,同时配以75.0~112.5 kg/hm~2尿素作基肥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确定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及品质,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54 000、65 550、77 100株/hm23个密度以及0、142.5、285.0、427.5纯Nkg/hm24种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结果]在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氮素累积吸收量均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加施氮量,AE、RE、PFP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适度提高种植密度,RE、AE、PEP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产量与施氮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协同提高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吸收利用率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关键.[结论]适度提高种植密度且增加施氮量有利于膜下滴灌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量、利用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组合以77 100或65 550株/hm2、施氮量28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梁平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重庆市梁平县水稻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优527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拟合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水稻的推荐施肥量。[结果]水稻有效穗数、株高随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实率随施P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磷钾肥对千粒重没有明显的影响。施氮(N197.0kg/hm2)水稻增产1133.0kg/hm2,增加纯收入1311元/hm2;施磷(P2O577.0kg/hm2)增产1024kg/hm2,增加纯收入2807元/hm2;施钾(K2O77.0kg/hm2)增产432.0kg/hm2,增加纯收入495元/hm2。[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施磷效果最好,氮肥次之,钾肥有一定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N)、磷(P2O5)、钾(K2O)肥最高产量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72.5、82.5和75.0kg/hm2,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42.5、67.5和60.0kg/hm2。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黔花生二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花生二号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量模型。[结果]黔花生二号获得高于4 305.3 kg/hm2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是:播种密度为28.29×104~28.69×104株/hm2;尿素施用量为136.875~163.125 kg/h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23.750~476.250kg/hm2;硫酸钾施用量为136.875~163.125 kg/hm2,其中N∶P2O5∶K2O=1∶2.08∶2.17。[结论]影响黔花生二号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密度和钾肥,其次是磷肥和氮肥。  相似文献   

18.
以荷兰15为试材,研究了3个氮肥施用水平和3个钾肥施用水平及相互组配,对冬种马铃薯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的施用量以及不同配比,对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冬马铃薯的出苗快慢和最终成苗率和叶片总数没有明显影响,但株高呈现出随着N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对植株主茎茎粗呈现出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增粗的趋势。N施用量在225 kg/hm2以下时,马铃薯的产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N施用量达到300 kg/hm2时,马铃薯的产量反而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大而降低,这说明施肥量不宜高于N 300 kg/hm2+K2O 150 kg/hm2;施N 225 kg/hm2、K2O 4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与施N 225 kg/hm2、K2O 300 kg/hm2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包红静  汪仁  邢月华  宫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94+22476-22394,22476
[目的]探讨钾肥的适宜用量,以指导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增产724~1464kg/hm^2,增收843~1365.TL/hm^2;施用钾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但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的增产效益和利用率降低;钾肥的效应方程为Y=6988.2571+13.40l9x—0.0334X^2(R^2=0.9635),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1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60kg/hm^2,最高产量为8321kg/hm^2,经济产量为8278kg/hm^2。[结论]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应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