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多胎次是引起奶牛隐性和慢性乳房炎、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多胎次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减少奶牛淘汰率,笔者等对两胎次及以上的患病奶牛进行中药干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奶牛选择选择白银区某奶牛场多胎次奶牛乳房炎荷斯坦奶牛12头(其中2胎次3头,患隐性乳房炎;3胎次6头,其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济南郊区卫生和管理条件较好的大型奶牛场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与胎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场1~5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而两种不同型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在6~9胎次奶牛表现相同,均为28.00%。临床型乳房炎除第3胎次稍有降低外,其余随胎次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胎、2胎、3胎、4胎、6~9胎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3.86%、8.04%、5.26%、9.00%、10.00%、28.00%,不同胎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依次为16.49%、29.15%、31.58%、20.07%、22.22%、28.00%,其中第3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胎次发病率,且各组间也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总之,该奶牛场随奶牛胎次的增加,乳房炎总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6~9胎次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3胎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梧州市飞天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本试验采用快速诊断法(简称BMT)对该奶牛场180头奶牛共702个乳区进行了一次检测鉴定,并采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80头奶牛有85头患有乳房炎,其中8头为临床型乳房炎,77头为隐性型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占47.2%,其...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摸清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乳房炎流行规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加州奶牛亚临床乳房炎试验(CMT)方法对3 家规模化奶牛场的547 头泌乳奶牛进行亚临床乳房炎检测,调查该病与奶牛胎次、泌乳期和乳区的关系。结果 奶牛阳性率为20.11%,乳区阳性率为10.88%;1~2、3~4和≥5胎次的奶牛发病率分别为13.37%、20.53%和29.46%;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发病率分别为15.11%、22.12%和30.89%;乳区阳性率介于8.59%~13.16%。结论 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与胎次、泌乳期存在正相关,与乳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病之一,也是各种疾病的发病之首,发病后不仅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病期稍长导致奶牛乳房的实质、间质性炎症,使乳腺萎缩甚至坏死,终生不能产奶,只能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铁力、桃山、工农、双丰等奶牛小区,进行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平均在9.4%,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4.5%,淘汰率在18.3%~38.5%,这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快速诊断法(CMT法)对四川四家大型奶牛场(A、B、C、D)96头泌乳奶牛的3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对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及其乳区的阳性率进行了样本百分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的胎次、日产奶量、年龄与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得出:被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发生率为25%,乳区发生率为9.17%;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和泌乳奶牛年龄、胎次呈显著正相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对日产奶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SCC体细胞计数法对西宁市某奶牛场48头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头被检奶牛和38个乳室的乳汁呈阳性反应,隐性乳房炎的头患病率和乳室患病率分别为31.2%和19.8%。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4~6胎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牛(P<0.01);2~4月份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高于其他阶段;第5、第6个泌乳月和第9个泌乳月以上牛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某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远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为了解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因素和发病规律,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牛场2014—2018年的奶牛群体改良(DHI)数据为主,对该奶牛场各年不同月份的奶牛体细胞评分、不同月份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胎次的奶牛、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奶牛和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奶牛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高发季节;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泌乳天数在1~44,45~99 d的发病率最高,305 d以上的发病率较高;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代畜牧》2007,(12):15-16
通过对吉林地区4个奶牛场的878头奶牛进行乳房炎试验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5.99%,引起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同时笔者对发病率与乳区、泌乳阶段、年龄、胎次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乳区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各泌乳阶段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P<0.01);不同胎次组间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细胞计数(SCC)法对杨凌某奶牛场中60头不同胎次和泌乳时间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对引起乳房炎的可能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受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3.3%。1胎~2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40.0%,3胎~4胎为46.7%,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随胎次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泌乳时间少于200 d的泌乳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27.6%,200 d~300 d的为36.4%,300 d~400 d的为41.7%,超过400 d的为50.0%,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有随泌乳期升高的趋势。本调查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和泌乳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乳房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流行广,是导致奶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为了解昆明市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状况,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昆明市周边3个标准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合作社奶牛按照30%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在抽检的2 297份乳样中,隐性乳房炎阳性数为897份,阳性率为39.05%,规模化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28.79%)显著低于奶牛合作社(56.21%)(P<0.01);奶牛后乳区发病率(69.34%)明显高于前乳区(57.64%);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加,奶牛乳房炎患病率随之显著增高。本调查对掌握昆明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以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发生、提高牛奶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奶牛乳房炎对养牛业的危害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奶牛乳房炎与子宫炎、蹄叶炎被列为世界乳牛业的三大疾病,乳房炎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以上是产奶量降低的直接损失,如果治疗由于奶中大量体细胞和抗生素使鲜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乳品质和风味,降低鲜奶收购价,甚至牛奶完全废弃;同时还会影响下胎次奶量,甚至终生奶量,严重时乳房萎缩、瞎奶头。致使奶牛饲养亏本,而不得不淘汰。其它损失…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贵阳市清镇、乌当区、花溪区和开阳县的4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测了284头泌乳奶牛的1 136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53.8%、26.1%.数据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胎次、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同胎次和年龄的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常态化的乳房炎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随时监控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为促进奶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在奶牛疾病中居首位,该病可使奶牛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完全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安阳市五县四区的21个奶牛养殖场(户)进行了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据统计分析显示,奶牛乳房炎临床发病率平均为6.62%,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3.8%,平均治愈率为50%左右,淘汰率在19.01%~46.2%。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后不仅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牛只能被淘汰。笔者曾对黑龙江省铁力、桃山、工农、双丰等奶牛小区进行奶牛乳房炎调查发现,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平均在9.4%,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4.5%,淘汰率在18.3%~38.5%,可见乳房炎造成的严重损失。下面笔者将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1.1环境因素1.1.1高温、高湿环境夏季气候炎热,高温而又多雨,奶牛食欲减退,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处于热应激状态,影响体温和呼吸等生理机能,使奶牛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长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试验于2017年对长春地区多个大型奶牛场共1 900头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检查方法对不同地区、乳区、胎次、月份、挤奶方式及泌乳阶段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发病率为56.32%,其中九台市发病率最高,为76.69%;农安县发病率最低,为24.52%。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受不同月份的影响较大,其中7—9月份发病率最高,为77.86%;6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达到42.07%;该病也与不同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乳区等因素有关,泌乳高峰阶段及机械挤奶发病率较高,各乳区发病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乳房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合理饲养、制订科学免疫计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消毒、减少外界应激等因素,综合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甘肃某公司奶牛场的40头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乳房注入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双丁对照组,每组10头,每日乳室灌注2次(早晚各1次),连续灌注7 d为一个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数(SCC)计数,并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丹参酮乳房注入剂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奶牛连续灌注丹参酮乳房注入剂1个疗程之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乳汁外观正常,产奶量恢复,体细胞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个/m L以下)。说明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双丁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