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沼渣作青椒育苗床土有机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峰  祝延立  那伟  刘伟 《中国沼气》2010,28(4):37-38,36
本文以公育6号青椒为试材,研究了猪粪沼渣与床土不同配比对青椒苗期生长及移栽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用作青椒苗期床土有机肥可提高青椒育苗质量和产量水平,其中以沼渣和床土比例1?1为宜,株高比对照高1.82 cm,茎粗比对照粗1.02 mm,叶面积增加0.38 cm2,苗期其他性状优于对照和其他几个处理。田间栽培试验产量比对照提高12.15%,株高比对照高8.60%,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配方缓控释肥在优质食味粳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对比不同配方的缓控释肥处理、常规施肥和无肥对照对水稻宁粳8号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可以稳定水稻产量,经济性状指标;可增加水稻的糙米率、精整米率,降低垩白粒率、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提升水稻品质。在一定范围内,氮肥仍然是限制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元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是影响水稻品质关键指标,因此在今后研制和推广缓控释肥时应着重考虑氮素和钾素比例。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比例秸秆腐熟有机肥替代烟草专用肥,进行白肋烟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有增强烟株长势,使烟株茎秆粗壮,提高白肋烟经济性状的趋势,其中30%的替代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产值和产量分别提高25.31%和17.21%.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茶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置醋糟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的5个处理:100%有机肥、70%有机肥+3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以及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有促进春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但处理之间差异较大。增产作用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最显著,比对照平均增产276.91%,30%有机肥+70%化肥的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的处理居中;茶叶的新梢长、叶面积、芽密度、百芽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为最高。茶园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在肥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即以100%有机肥的处理最高,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次之,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70%有机肥+30%化肥的配施是值得在茶园推广应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利用草炭、有机肥、蛭石、玉米秸秆、炉灰渣配制成不同配方的复合型育苗基质,研究其特性及对黄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T6(草炭∶有机肥∶炉灰渣=6∶2∶2)的理化性质适合穴盘育苗,育出的黄瓜秧苗质量最佳,且生产成本较进口泥炭基质降低,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区土壤有机碳、盐分、pH值、土壤密度、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改良剂均能明显提高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增加幅度为9%~57%。石膏、腐殖酸、有机肥的单施或配合施用均能明显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和密度,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并能明显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增加幅度最高为35%和131%。  相似文献   

7.
以“大叶香菜”为试验材料,设置T1(草炭∶蛭石∶珍珠岩=3∶1∶1)、T2(草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6∶1∶1∶2)、T3(草炭∶蛭石∶有机肥=3∶1∶1)、T4(草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2∶1∶1∶1)、T5(草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1∶1∶1∶1)和T6(草炭∶蛭石∶有机肥=2∶1∶1)共6种基质配比种植盆栽香菜,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盆栽香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的盆栽香菜茎粗、根长和根体积等生长指标优于其他处理,全株鲜质量相对较大,为2.854 g,全株干质量具有最大值,为0.384 g。T4处理的品质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也相对较高,分别为37.78、0.20和2.02 mg/g。因此,建议使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2∶1∶1∶1的基质配比进行盆栽香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8.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钾+腐殖酸、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腐殖酸、腐殖酸和对照共6个处理,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含水率、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改良剂处理均能提高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其中"聚丙烯酸盐"和"聚丙烯酸盐+腐殖酸"较其他处理效果明显;各土壤改良剂处理的燕麦产量均高于对照,燕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其中"聚丙烯酸盐+腐殖酸"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44%,其千粒质量增加最显著;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提高燕麦WUE均有效果,其中复配方式高于单一施用方式,"聚丙烯酸盐+腐殖酸"处理WUE最高,为7.14kg/(hm2.mm),"聚丙烯酰胺+腐殖酸"次之。表明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改善了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了降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燕麦产量,以"聚丙烯酸钾+腐殖酸"复配处理节水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黄淮海区域大白菜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以“北京新三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2种不同处理(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常规减施化肥N 100%;T2,常规减施化肥N 15%;T3,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15%N;T4,常规减施化肥N 30%;T5,常规减施化肥N 30%+有机肥替代15%N;T6,常规减施化肥30%+有机肥替代30%N;T7,常规减施化肥N 40%;T8,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15%N;T9,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30%N;T10,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40%N),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处理T3最高为307.43 t/hm2,较处理CK1,CK2和T1分别增产63.06%,14.49%和36.68%,与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增施适量有机肥还增强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此外,与处理T1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54%~60.71%.综合大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等因素,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N 15%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探索,榆中县旱作区化肥减量技术逐步成熟,并在主要农作物中进行示范和推广,为榆中地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精而强的技术支持。从氮、磷、钾肥平衡调控到按需精量配方施肥,再到通过增施有机肥替代(减)化肥和改进传统施肥方式集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蔬菜、玉米、马铃薯、小麦、百合及中药材等主要农作物中累计推广面积86.67万公顷,新增纯收益128305.44万元。通过松花菜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松花菜产量随着商品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商品率由46.73%上升到 50.33%。通过甘蓝生物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物有机肥并化肥减量20%后,商品甘蓝全磷、膳食纤维、钙含量较对照下降明显,维生素C含量各处理均有上升,说明甘蓝口感更香、营养更丰富,品质得到提升。推荐生物有机肥每公顷使用量最佳为3000 kg,化肥减量最大20%。  相似文献   

11.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影响及在不同土壤中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壤持水效果进行比较,按保水剂质量占土壤质量百分比设计0.10%、0.30%、0.50%、1.00%、以及对照(土壤不加保水剂)5个处理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可提高土壤的持水性,土壤保水率随保水剂用量增加而增大,3种土壤施用比例为0.10%~1.00%的保水剂,经过7h恒温蒸发后土壤平均保水率较对照提高103%~187%。但是,当保水剂达到一定用量后,保水率增幅效果不显著。综合3种土壤平均保水率,保水剂比例为0.10%时,恒温蒸发7h后与对照差异显著,当比例增大至0.30%时,虽然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与比例为0.10%时相比无显著差异,当比例逐渐增大至0.50%和1.00%时,与比例为0.30%时相比,相互间也无显著差异。保水剂对提高不同土壤持水性方面的功效存在差异,且差异的大小与水分蒸发时间及保水剂用量有关。土壤水分蒸发初期(1~2h),不同保水剂用量,3种土壤的保水率无明显差异;土壤水分蒸发后期(2h后),保水剂对提高不同土壤持水效果的差异逐渐显现,总体上在黏粒含量较低的壤沙土中的应用效果要好于黏粒含量较高的沙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施用比例为0.10%~1.00%,经过7h恒温蒸发后保水率较对照提高分别为:壤沙土293.08%~591.29%,沙黏壤土181.85%~249.78%,壤土29.53%~73.03%。针对本试验所测试的壤沙土、沙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保水剂更适宜在黏粒含量较低的壤沙土中使用,用量以保水剂占土壤质量百分比为0.10%为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腐殖酸水溶肥上的实验结果标明:番茄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比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等量清水667m^2增产304kg,增产率6.3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水温下有机肥替代比例对滴灌骏枣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设置常规井水T1((13±1)℃)和增温水T2((21±1)℃)2个水温,全施化肥(CK)、有机肥替代10%(F1)、30%(F3)、50%(F5)、70%(F7)和90%(F9)的化肥6个施肥水平,共12个处理,分析不同滴灌水温下有机肥替代比例对土壤水分、骏枣耗水规律、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T2处理较T1处理各生育期0~100cm土层土壤水分降低,总耗水量增加1.14%~2.83%,骏枣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15%和5.10%。在相同灌溉水温下,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各生育期0~1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和耗水量均逐渐增加;骏枣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均在F5施肥水平下达到最大。与CK相比,在T1、T2处理下,施加有机肥使骏枣产量分别平均增加15.30%、13.14%,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8.35%、5.78%。与T1F5处理相比,T2F5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0.10%、6.95%。【结论】回归分析表明,井水灌溉...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广藿香生长、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的8个处理:100%有机肥、75%有机肥+25%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40%有机肥+60%化肥、25%有机肥+75%化肥与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藿香生长、产量、油量、品质及广藿香基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促进广藿香产量、油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但处理之间差异明显。产量及油量以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31.58%和168.10%,60%有机肥+40%化肥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居中;广藿香株高、茎粗、分蘖数、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指标以及12种主要化学成分(β-广藿香烯、α-愈创木烯、刺蕊草烯、α-广藿香烯、δ-愈创木烯、苦橙油醇、β-榄香烯、异石竹烯、β-愈创木烯、反式-丁香烯、广藿香酮、广藿香醇)、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最高。广藿香基地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100%有机肥、75%有机肥+25%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含量较高,其中100%有机肥处理最高,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得出,75%有机肥+25%化肥配施是适合广藿香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施用有机肥是我国的传统农业措施之一。有机肥含有丰富的C、N、P、K和微量元素,养分全面,易于作物吸收利用,并且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生物酶。长期实践证明,施用有机肥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有机肥在肥料总投入量中的比例为:1949年99.9%,1957年91.O%,1965年80.7%,1975年66.4%,1980年47.1%,1985年43.7%,1990年37.4%。据李家康的研究,这一比例在1995年降至32.1%,2000年继续降至30.6%。再据《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字,2003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混配作育苗基质对辣椒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文章以经过粉碎腐熟的核桃青皮、稻壳生物炭和草炭为主要材料进行辣椒育苗,测定辣椒幼苗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并计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基质配方为稻壳生物炭:草炭:蛭石:珍珠岩=4:4:1:1时对辣椒幼苗质量有促进作用,且复配基质通透性更优良,更容易浇水。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水稻育苗过程中土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以水稻秸秆有机肥、蚯蚓粪作为主要原料,配合使用酒糟、蛭石为辅助原料制备一种复合式水稻育秧基质,采用配方试验—单纯形重心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比例配制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综合素质的影响,并探索出各原料间最优配比参数。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出各原料最优配比(体积百分数):秸秆有机肥46%、蚯蚓粪20%、酒糟18%、蛭石16%。利用最优配比的水稻育秧基质所育秧苗满足秧苗移栽要求,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清丹阳市小麦作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合理比例,减少不必要的化肥施用量,为丹阳市小麦大田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特开展2022年小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为有效地提高小麦生产的利润和产投比,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合理比例为10%~20%。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不同商品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对制种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在河西绿洲开展了制种玉米大田试验研究。试验设1个对照和6个处理,分别为CK(当地常规施肥)、T1(商品有机肥“星硕”2 500 kg/hm2+化肥减量20%)、T2(商品有机肥“星硕”2 500 kg/hm2+化肥减量40%)、T3(商品有机肥“丝路盛丰”2 500 kg/hm2+化肥减量20%)、T4(商品有机肥“丝路盛丰”2 500 kg/hm2+化肥减量40%)、T5(商品有机肥“三生元”2 500 kg/hm2+化肥减量20%)和T6(商品有机肥“三生元”2 500 kg/hm2+化肥减量40%)。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2 500 kg/hm2的情形下化肥减量20%处理可促进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成熟期T1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质较CK分别显著增加4.38%、10.86%、10.85%、10.01%;T3、T5处理干物质较CK分别增加3.09%、3.53%;T1、T3处理玉米籽粒产量较CK显著增加11.25%、9.28%。因此,施用商品有机肥2 500 kg/hm2的情形下化肥减量20%的处理更有益于制种玉米的生长发育,可作为河西绿洲制种玉米培育中可行的有机肥配施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撒施机的种类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有机肥资源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却不断下降,并形成了严重的危害。有机肥撒施机是有机肥高效应用的必要手段。为此,对有机肥撒施机的种类、结构形式及性能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价,旨在帮助广大种植或养殖业主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有机肥抛撒机,同时也为撒施机生产企业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