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的制度,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组织考察团,于2003年11月赴全国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起步较早的内蒙古自治区和2003年5月1日全区实行草原禁牧封育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考察和学习。我们考察学习了他们的总体情况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成功经验,对我区这方面的发展都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全盟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的调查和研究,总结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的有效成果,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今后全盟巩固完善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工作,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6 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为什么要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的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 ,广大农牧民习惯于依赖天然草地放牧发展草原畜牧业。但长期掠夺式的超载过牧和粗放经营 ,不仅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日趋严重 ,而且引发的草畜矛盾尖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圈养的意义重大。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超载放牧问题 ,草原植被能够得到恢复。牲畜数量的逐步增加对草原长期长年无节制的随意放牧 ,是草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  相似文献   

5.
我国为何要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的背景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  相似文献   

6.
<正> 1 对2002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2年,草原工作按局党组要求,靠各市州,特别是三州同志的共同努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1 研究制定了三个规划 即《川西北草原沙化退化治理规划》、《四川省牧区草原禁牧休牧轮牧规划》、《四川省牧区牛羊改良规划》。由于我省草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去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对若尔盖沙化作了四次批示,对凉山、攀  相似文献   

7.
张引弟  孟慧君  塔娜 《草业科学》2010,27(5):130-135
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伴随草原新三牧政策(休牧、禁牧、划区轮牧)实施、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型、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过程集中出现,又事关牧区民生与构建和谐新牧区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研究命题。本研究阐明内蒙古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与特征,指出伴随草地流转出现租赁期短、草畜平衡对草地流转限制等问题以及牧区草地流转动因与东中部土地流转不同、草地类型流转程度不同的特征。畜产品是牧民主要收入来源,草地流转价格低影响牧民增收、加大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风险。在牧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完善草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旗草原生态严重恶化,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我旗进行着大规模的草原建设和草原保护,采取了多种建设和保护措施,尤其是围封转移战略休牧、禁牧和生态移民等项目的实施,加大了草原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必将加快我旗草原生态恢复的步伐,草原生态恢复后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只有采取划区轮牧措施,划区轮牧在我旗刚刚起步,但它是今后我旗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鄂尔多斯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式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草场退化。2000年,鄂尔多斯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从变革生产方式上促进生态恢复。2002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在我市实施。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是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得到了大力推行,同时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更加规范化。退牧还草工程在我市实施7年来,使我市草原生态快速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草群高度由平均不足15cm提高到35cm左右,梁地草场和沙地草场的产草量平均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西部3个盟市自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生态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盟市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231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9.37%。草场实施禁牧后,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以遏制,牧区草场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的10%提高到禁牧后的15%;牧草株高由20cm增加到25cm,产草量由300kg/hm^2提高到375kg/hm^2。牧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牧民接受科学养畜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了,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经营管理观念逐步转变。牧户能繁母畜比例由47.6%提高到58.3%,出栏率由36%提高到52%。实施禁牧后,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1.
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春季休牧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2004年锡林郭勒盟逐年加大禁牧、休牧及轮牧工作力度,全盟88%的草场实施了禁牧、休牧及轮牧。为了及时掌握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返青牧草长势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春季休牧效果,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与锡盟草原监督管理局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的技术手段,通过遥感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数据结合的监测方法,对2002年~2004年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牧草返青状况及草地植被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本文阐述了休牧禁牧草原牧草长势效果,并提出实施休牧禁牧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润 《四川草原》2009,(8):29-31
通过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牧区禁牧(休牧)舍饲是恢复甘南草原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牧区禁牧(休牧)舍饲是恢复甘南草原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草业科学》2009,26(5)
4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发布《完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调查研究》。报告认为,国家近年来对草原生态问题有所重视,投入加大,但草原生态恶化局面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以短期项目补贴方式运作的“禁牧、休牧和轮牧”政策需要转化为可持续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消息:中国计划在未来7年里在牧区建设250万hm^2节水灌溉饲草料地,为近2亿公顷退化、沙化草原的休牧、禁牧创造条件,以初步遏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了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现状及建设现状。从呼伦贝尔市的实际出发,论述了退化沙化草地治理对策,在牧区坚持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路子,大力推广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和节水型建设工程;在农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人工种草比例。因地制宜,调整畜种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  相似文献   

17.
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措施的实施,改变了我国草原千百年来“逐水草而牧”的习惯,使放牧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逐步走向生态畜牧业之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1日,农业部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举行春季禁牧休牧启动仪式.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推行禁牧休牧的总动员,同时也标志着从这天起我国草原陆续进入春季禁牧休牧期.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1日,农业部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2006年春季禁牧休牧启动仪式.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纪大才就内蒙古自治区禁牧休牧轮牧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巴林右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小畜换大畜,大畜换优畜、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坚持常年禁牧、季节性休牧与划区轮牧相结合,"封、管、育"相结合,实现草畜平衡、生态建设保护与畜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