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河西走廊五种禾本科牧草早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碱茅种子在0、21、66、110、150、200、267、334、445mmol/LNaCl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长穗偃麦草以外,种子发芽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胚根、胚芽长及鲜于重则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发芽期耐盐性为长穗偃麦草>无芒雀麦、碱茅>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在温室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芒雀麦和长穗偃麦草在0、200、334、445mmol/LNaCl(对应的渗透势分别为0、-0.90、-1.95、-2.603MPa)中的幼苗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五周龄时,盐胁迫使地上生物量呈线性降低,而根系生长对盐胁迫没有地上部敏感。以长穗偃麦草最耐盐,野大麦根系耐盐性较强。盐胁迫降低了溶液渗透势造成植物相对水分亏缺,地上部分含水量随着盐胁迫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4种小麦族牧草种子耐盐补偿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浓度单盐(NaCl)与复盐(NaCl:CaCl_2:MgSO_4:K_2SO_4=71:3:4:22)土壤中对冰草、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Alker及Tyrell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盐胁迫下仅长穗偃麦草Alker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复盐胁迫下4种牧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冰草仅在0.4%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中间偃麦草在0.2%及0.6%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长穗偃麦草Tyrell与Alker的耐盐补偿生长范围为0.2%~0.8%.耐盐补偿生长点除冰草为0.4%外,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Alker及Tyrell种子的耐盐补偿生长点相同,均为0.2%.4种材料种子的耐复盐能力高于耐单盐能力. Alker及Tyrell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盐胁迫下仅长穗偃麦草Alker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复盐胁迫下4种牧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冰草仅在0.4%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中间偃麦草在0.2%及0.6%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长穗偃麦草Tyrell与Alker的耐盐补偿生长范围为0.2%~0.8%.耐盐补偿生长点除冰草为0. %外,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偃麦草属3种植物(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种子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偃麦草属3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均呈舟形,顶端均具毛;颜色略有不同,主要以黄色、土黄色及深褐色为主;种子长,宽和厚度差异显著(P<0.05),种子长的顺序为: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偃麦草,种子宽和厚度均为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偃麦草;长穗偃麦草种子千粒质量较大,平均为0.564 g,而偃麦草种子千粒质量仅为0.269 g。偃麦草属3种植物的种子胚位于种子基部,呈侧生型,胚乳占绝大部分比例;中间偃麦草种子的种皮厚度最大,长穗偃麦草种子的最小;偃麦草种子的种胚长度、胚根长、胚芽长和盾片均小于长穗偃麦草。通过对偃麦草属3种植物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质量和种皮厚度等的比较分析,可为其分类保存和遗传特性的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沈禹颖  李昀 《草地学报》1999,7(4):293-299
在实验室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碱茅种子在0、21、66、110、150、200、267、334、445mmol/L NaCl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长穗麦草以外,种子发芽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胚根、胚根、胚芽长及鲜干重则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发芽期耐盐性为长穗偃麦草〉无芒雀麦、碱茅〉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在温室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淮麦和长穗偃麦草在0  相似文献   

5.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面积种植。自1954年起,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长期被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亲本。尽管1980-1990年代我国曾引进长穗偃麦草用于防风固沙和牧草生产,但鲜有大面积种植的报道。全世界已审定推广了10个以上的长穗偃麦草品种,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选育的长穗偃麦草品种。2012年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组先后在北京、曹妃甸、南皮、海兴、东营等地进行多年多点种植试验,再次证实其耐盐碱高产特性。于是,2020年1月李振声提出了利用环渤海盐碱荒地种植耐盐碱牧草(如长穗偃麦草)建立“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此,需建立适合长穗偃麦草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技术、选育耐盐高产新品种。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长穗偃麦草耐盐碱、耐涝、耐旱等特点及牧草品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与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长穗偃麦草研究利用与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幼穗分化是一个持续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整个穗上,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逐渐向上、向下发育,基部的小穗最后发育;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向上逐渐发育。  相似文献   

7.
张晓燕  毛培春  孟林  张德罡 《草业科学》2011,28(7):1315-1319
选用从国外引进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a)种子为材料,采用根尖压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L+10M2+12M1+10S,核型公式为:K(2n)=6x=42=34m+8sm,属于“2B”类型。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数目为2n=10x=70,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L+22M2+30M1+8S,核型公式为:K(2n)=10x=70=38m+22sm+8st+2t,属于“2B”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细胞学特性和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HCO3、Na2CO3单盐溶液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芽长和根长等指标,研究长穗偃麦草种子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与用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相比,随着NaCl、Na2SO4、NaHCO3、Na2CO3单盐浓度的增加,长穗偃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NaCl、Na2SO4、NaHCO3、Na2CO3对胚芽长和胚根长的抑制规律一致,表现为随盐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且胚根比胚芽对盐浓度反应更敏感;但是低浓度NaHCO3对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单盐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二价盐>一价盐。  相似文献   

9.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 elongata的根、茎、叶以及根茎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根形态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着生大量根毛,内皮层细胞壁5面加厚,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茎与根茎的维管束分内外两圈分布,中央有髓腔;叶片形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表皮细胞包括长细胞、附属物、气孔器细胞和泡状细胞。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叶片表皮微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穗偃麦草叶脉上分布3~4列乳突,而中间偃麦草叶脉上则分布3~4列刺毛,另外在根皮层细胞中发现了发达的类似通气组织的结构,产生原因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种子萌发期38份偃麦草种质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采用常规纸上发芽法,以1.2%氯化钠和硫酸钠(质量比为1∶1)模拟盐胁迫,对38份偃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活力指数、萌发耐盐指数、萌发胁迫指数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偃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抑制了其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偃麦草萌发性能;根据综合评价值,38份偃麦草材料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E03、E31、E16、E17、E42、E26、E04、E25、E12、E38、E15、E36、E13、E32、E09、E21、E07、E08、E01、E29、E10、E18、E24、E28、E30、E23、E11、E39、E02、E34、E19、E35、E06、E40、E33、E41、E37、E27。  相似文献   

11.
33份偃麦草种质芽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英  孙宗玖 《草业科学》2015,32(4):593-600
为了解33份新疆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种质芽期耐盐性强弱,分别对其在0、0.4%、0.8%、1.2%Na Cl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苗重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3份种质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而苗重变化不规律;对不同浓度下33份种质各指标变异分析认为,1.2%Na Cl是偃麦草芽期耐盐评价的适宜浓度;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认为材料E04、E08、E23、E11、E25耐盐性较强,而E27、E35、E37、E38的耐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四种偃麦草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观测4种偃麦草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净光合、蒸腾作用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偃麦草(E.repes)的“午休”是叶肉细胞光合能力下降所改[5-7],而长穗偃麦草(E.elongcata)和毛偃麦草(E.trihophora)则因气孔导度下降所致;蒸腾速率“午休”主要由于光辐射强、叶温高、湿度低、叶片缺水和气孔部分关闭所致;长穗偃麦草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较低水分利用率,因此在灌溉地区可以获得高产;在少水地区偃麦草则是理想的高产草种;通过合理密植毛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也有望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长穗薄冰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禾本科小麦族薄冰草属植物,其异名为长穗偃麦草(Elytrigiaelongata)和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 )。因其所含染色体组为J(E) ,完全不同于偃麦草属SX染色体组和冰草属P(C)染色体组,所以欧美国家的学者大多支持将其另立为薄冰草属的学术观点。长穗薄冰草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小亚细亚,生境为海滨和盐碱草甸,具有良好的耐盐性。上世纪5 0年代从土耳其引入北美,广泛用于盐碱滩地的改良、干草和青饲料生产。我国于2 0世纪80~90年代从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多次引进,其中美国培育的几个品种,如Jose、A…  相似文献   

14.
促进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是偃麦草属植物栽培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通过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 GA3溶液(0、500、1 000、1 500 和 2 000 mg/L)对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分析外源 GA3对 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 GA3处理浓度的增加,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提高,1 500 mg/L 是最适合打破种子休眠而萌发的浓度;GA3浸种处理促进了 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提高了内源生长促进物质 IAA 和 GA3 含量,降低生长抑制物质 ABA 含量,且提高了胚芽的 POD 活性,降低了 MDA 含量。 1 500 mg/L 外源 GA3浸种处理可较好地调控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继而促进种子萌发,为偃麦草属植物种子高效生产和草地建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杂交种植物组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叶绿素、可溶蛋白、丙二醛生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偃麦草属不同材料[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长穗偃麦草(E.elongata)及其杂交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5个单项生理指标可综合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正交杂种(E.intermedia×E.elongata)的抗旱综合值为 0.529,反交杂种(E.elongata×E.intermedia)为0.702,而其2个亲本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仅为0.308和0.191,杂交种材料的抗旱能力远高于2个亲本,其中反交杂种的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多年生豆禾混播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区,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组成的5种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组合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组合的产量最高,与其他混播及单播相比,建植第1年产量提高了4.8%~92.5%,第2年提高了7.9%~134.9%,第3年提高了11.0%~313.6%。2)所有组合的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且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并趋于稳定。3)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半纤维的含量与单位面积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品质在所有混播组合中最优。4)通过TOPSIS模型对各处理的产量和品质的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显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与理想混播组合的贴合度最高,是适合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推广种植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组合。  相似文献   

17.
在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区,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组成的5种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组合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组合的产量最高,与其他混播及单播相比,建植第1年产量提高了4.8%~92.5%,第2年提高了7.9%~134.9%,第3年提高了11.0%~313.6%.2)所有组合的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且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并趋于稳定.3)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半纤维的含量与单位面积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品质在所有混播组合中最优.4)通过TOPSIS模型对各处理的产量和品质的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显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与理想混播组合的贴合度最高,是适合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推广种植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组合.  相似文献   

18.
耐盐碱栽培牧草——长穗薄冰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穗薄冰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禾本科小麦族薄冰草属植物,其异名为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和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因其所含染色体组为J(E),完全不同于偃麦草属SX染色体组和冰草属P(C)染色体组,所以欧美国家的学者大多支持将其另立为薄冰草属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9.
陈逸凡  云岚  艾芊  李楠  姚娜  任晓敏  石凤翎 《草地学报》2023,(10):3203-3211
为探求不同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对盐碱土壤的影响,筛选最适合海流图盐碱地的混播方式,本研究以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分别与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和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混播建植草地,连续三年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pH,结果表明,建植混播草地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积累都有显著促进作用,降低土壤pH效果显著。苜蓿与新麦草混播最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积累,苜蓿与缘毛雀麦混播最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磷的积累,苜蓿与长穗偃麦草混播降低土壤pH效果最显著。对于该地区同类型盐碱地综合改良效果而言,短期以苜蓿-长穗偃麦草1∶2混播土壤改良效果最好,长期以苜蓿-缘毛雀麦1∶2混播土壤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培法对42份偃麦草种质苗期在200mmol/L NaCl胁迫下的盐害评分、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Na~+/K~+、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以及根冠比进行测定,以各指标耐盐系数作为衡量耐盐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对种质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获得区分偃麦草耐盐能力的关键指标,构建耐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后偃麦草种质的盐害评分、相对电导率及Na~+/K~+增加,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及根系干重降低;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供试种质耐盐性综合评价D值在0.273~0.862之间;用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耐盐种质2份,为材料E34、E40,不耐盐种质8份,分别为材料E10、E36、E07、E26、E44、E15、E23、E14,其余种质耐盐性居中;偃麦草苗期耐盐性预测回归模型为D=0.05-0.04X_1-0.003X_2+0.341X_3+0.234X_4+0.075X_5,式中,X_1为盐害评分;X_2为相对电导率;X_3为叶绿素含量;X_4为根系干重;X_5为根冠比;这5个指标可作为偃麦草耐盐性评价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