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隐子草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以及体内体外消化率及其季节性变化动态。隐子草产量高峰期为7~8月份并且生长初期(5~6月),它的枯黄部分较多而影响有机质和粗蛋白质含量以及体内体外消化率,到7月达最高值。并在8月份(隐子草的抽穗期)与其他牧草相比它的营养价值优良。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3.
史传燕  覃凤飞  钦佩 《草地学报》2010,18(5):698-702
为探讨狐米草(Spartina patens)和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的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从2009年6月到10月分别取样后,测定了二者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以及钙、磷、钠含量。结果表明:狐米草在6月份的营养价值最高,矿质元素含量合理,以后有所下降,因此可在6月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应用,而从6月到10月海蓬子的营养价值逐渐下降,但是在10月海蓬子干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同时钠含量较低,钙磷比较合理,所以从牧草利用的角度建议在10月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对有关数据信息分析,隐子草是退化草场的主要植物种,并经它的地上生物量月份动态,植物自然高度以及气候高等因素研究,隐子草的生长与气温条件有密切相关,符合C4植物生长规律,生长期短并枯草期被风吹断(尤其丛生隐子草),适合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育种方法可以提高RS杂种的产量。以使它们具有较强的与中间冰草和冰草竞争的能力,然而同样的育种努力也会用来提高中间冰草及冰草体外干物质的消化率与产量。Lamb等人(1984)以及Vogel等人(1986)已经证明冰草和中间冰草混合样本中,体外的干物质消化率和产量具有基本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在RS群体中通常缺少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遗传变异,所以对这一纯种进行的育种工作或许会取得较大的成功。White和Wight(1981)提出冰草属牧草中最重要的饲草特征是产量和于物质的消化率。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即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饲草品质单因素测定中要比其它组分馏分诸如细胞壁、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木质素好,这是因为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这些馏分的消化率会发生差异。因为非细胞壁饲草成分实际上是100%可消化的,因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实际上反映了细胞壁消化率。本研究测定细胞壁组成所采用的方法,在禾草种中可有效地用于测定细胞壁干物质消化率遗传变异性的来源。根据小区的研究结果,作为饲草,RS和RD属间群体在中部大平原上目前以及今后的价值似乎有限。虽然还没有评价其它一些优良性状诸如在放牧压力下的存留能力,然而作为调查冰草纤维组成和消化率水平遗传控制的工具,杂种间属也许是有潜力的,这是因为在冰草的染色体组之间纤维组成和消化率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象草细胞壁成分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为目标,在保持一定干物质产量的同时,通过研究象草细胞壁成分与消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细胞壁成分,为筛选高消化率象草育种材料和选育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矮生多蘖、较高中蘖、较高少蘖以及高大少蘖型于物质体外消化率依次增加,细胞壁成分NDF、ADF、ADL、HEM、CEL含量则依次降低;第一次刈割时的叶片、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明显高于第二次刈割,同一刈割时期的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叶片.叶片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NDF、CEL含量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NDF、ADF、CEL、ADL含量以及ADL/HEM、ADL/CEL、ADL/(HEM+CEL)比值之间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对IVDMD与细胞壁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两个较为稳定的主成分,一为ADL含量及ADL/CEL、ADL/(HEM+CEL)比值,二为HEM含量及HEM/CEL比值,因此认为ADL、HEM含量为象草细胞壁成分中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草地类型不同草群的营养物质及产量的季节、年度动态也不同。幼嫩牧草的营养价值较高,随着牧草的生长,营养价值下降,各类型产量高峰出现在8、9月份。产量月动态系数较稳定,年变度在10.2%-19.9%之间,丰、欠年产量差异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海拔高度对西藏山地灌丛草地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集拉萨河谷海拔4000m、4300m、4600m、4900m、5100m山地灌丛草地优势牧草样品,采用两级体外消化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优势牧草的消化率不同,喜马拉雅草沙蚕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白尖苔草次之,高山嵩草、丝颖针茅、雪层杜鹃及樱草杜鹃最低(P0.01);高山嵩草的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雪层杜鹃、樱草杜鹃(P0.01)。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持续下降,而体外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青藏高原山地草地放牧管理中,应按照海拔高度进行梯次利用。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对禾本科牧草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大板山北坡3200m-3800m的海拔梯度,分别在3200m、3400m、3600m和3800m处选取羊茅、一年生早熟禾和(艹洽)草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测定其体外消化率。1999和2000年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3种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呈增加趋势,海拔从3200m升到3800m,羊茅、早熟禾、(艹洽)草的体外消化率分别增加6.42、6.35、8.69和4.89、9.8和5.1个百分点。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牧草的体外消化率与其生长的海拔高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西藏自治区岗巴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养分含量及消化率季节变化规律,选取垫型蒿、高原鸢尾、藏羊茅、藏西嵩草和线叶嵩草5种牧草,分别分析8月、10月和12月各种牧草的粗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和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和纤维组分体外消化率.结果 表明:5种牧草中垫型蒿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7.28%)、线叶嵩草次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