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阳坡油松植苗造林技术关键赵国田张仲生郭凤莲(河北省迁西县林业局064300)三北干旱片麻岩山区,春秋植苗造林雨量较少,造林极少成活。从1992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以油松植苗造林为重点的造林试验。在上营乡大堡城子村、南沟阳坡油松植苗造林面积19hm2...  相似文献   

2.
在华北石质低山阳坡,早春季节提高油松植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关键在于抵御干旱,蓄水保墒。采用较大规格的反坡鱼鳞坑整地方法,并辅以覆膜、覆草,可维持较高的土壤含水率及地温,为油松幼苗的成活及生长提供较好的微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华北石质低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石质低山干旱阳坡,提高油松植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关键,在于蓄水保墒。较大规格的反坡鱼鳞坑整地,辅以覆膜、覆草,可提高早春的地温,维持较高的土壤含水率,为油松苗木的成活及生长创造适宜的微域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4.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县内阳坡面积大,坡度陡,土壤干旱瘠薄,石块多,加上春季十年九旱、大风日数多的不利气象因素,不但针叶树裸根植苗和直播造林成活率低,一般的容器苗造林也难成功.针对这种情况,技术人员研究了适应干旱立地类型的容器,经过试验,从十几种容器中筛选出30cm×14cm的塑料袋容器,采用移植成苗的育苗形式,确定了耐干旱、耐瘠薄的针叶树种油松、樟子松为容器育苗的主要树种,这种容器育苗方法,在围场由示范、试验到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以来,全县年育塑料袋容器苗在600万株以上,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深受广大造林户的喜爱,它是解决干旱阳坡、沙地造林难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兴和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活难成材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采用此项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成林质量。文章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为例,为探索利用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改善风沙区生态状况,提出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油松是我省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植苗造林主要是使用裸根苗。但在干旱山区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油松裸根苗造林却存在着成活率差的问题。进一步摸索提高油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方法很有必要。近年来,笔者同楼观台实验林场职工,在油松植苗造林中,采用先年方穴整地、穴底植苗的方法,使大面积油松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0%左右。现介绍如下:1.方穴整地:方穴在山坡上的布局同鱼鳞坑整地,唯形状有异,坑穴为上口40×40厘米、下底30×30厘米、深40厘米的方斗状(详见图)。穴下部保持20厘米厚的虚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的特点,采用油松3年生容器苗、沙棘和山杏2年生裸根苗植苗推广造林66.67 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0.6%,保存率在85%以上。在造林后4年,林分平均高为84.3 cm,平均基径达1.6 cm,当年高生长量平均达41.3 cm,对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十分明显。因此得出:在大青山干旱阳坡推广造林,应以油松、山杏、柠条等抗旱树种为主,采取小规模的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方式,造林以春季为主。采取株间混交方式,株行距2 m×3 m和2 m×4 m;混交比例以油松50%,沙棘、山杏为50%。造林当年的7~8月份松土除草1~2次,并加强对鼠害和兔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阳坡、半阳坡干旱,土层浅,立地条件恶劣,造林投资大、成活率低,一度被视为禁区。总结了东会林场阳坡、半阳坡油松、华北落叶松造林成功的经验,介绍了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西部油松造林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针对辽宁省西部地区干旱少雨,荒山荒地多的特点,为了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重点阐述了油松人工直播造林、植苗造林两种造林方式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辽东栎喜光、耐干旱,其适生环境与油松大致相同,能与油松形成稳定的松栎混交林。为探讨这一良好的混交树种的造林技术,在太行石质山区阳坡油松幼林地,进行了辽东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坡播种造林成苗率低于30%,3年生幼树年均高生长为25~4cm。通过预整地、选用壮苗、栽植穴覆膜等措施,可取得较好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幼树新梢高生长亦在12cm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围场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总面积138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714万亩,占总面积的51.6%。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海拔750-2041米,降水量偏低,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又十年九旱,给林业生产造成不利的条件,特别是干旱山地阳坡,绿化更是困难。在125万亩阳坡半阳坡宜林荒山中,严重干旱的阳坡面积约10万亩左右。近年来,虽然对绿化阳坡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采取直播的方法,收效甚慢,植苗造林成活率更低。如四合永镇的雷字村,1976年以来,在小老虎沟门阳坡油松植苗造林连续多年未成  相似文献   

12.
石质山区阳坡辽东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栎喜光,耐干旱,其适生环境与油松大致相同,能与油松形成稳定的松栎混交林,为探讨这一良好的混交树种的造林技术,在太行石质山区阳坡油松幼林地,进行了辽东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坡播种造林成苗率低于30%,3年生幼枝年均高生长2.5~4cm,通过预整地,选用壮苗,栽植穴覆膜等措施,可取得较好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幼树新梢高生长亦在12cm以上。  相似文献   

13.
五台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县,建国40年来大搞荒山造林,使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基本上披上了绿装,剩下了立地条件较差的干旱阳坡。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干旱阳坡造林技术问题,我们将各地干旱阳坡造林的小经验、小措施,融合在一起,并结合一些适合当地的新办法,新技术,特别是应用 ABT 生根粉,进行干旱阳坡油松综合造林技术应用,经过两年时间,在全县7.6万亩干旱阳坡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当年成活率由1987年的38%提高到73%以上。其中,重点工程平均成活率达到93%,阳坡造林的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干旱阳坡、半阳坡、半阴坡3个坡向和坡上、中、下部3个坡位对杜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虽有差异,但均无大的影响。整地方式对杜松干旱阳坡造林影响不大。杜松在干旱阳坡造林只要提前整地,苗木不修枝、趁雨季栽植即可获得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区分别在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向按照上、中、下3个坡位,1 cm、5 cm、10 cm、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进行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阴坡造林成活率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6.
辽宁西部地区冬季极少降雪,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一般年份只有7%左右,严重影响了春季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尤其在当前阳坡造林比重相当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阳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加快绿化步伐,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一九七七、一九七八两年在油松阳坡植苗、播种造林上施用了增温保墒剂,对提高阳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从增温保墒剂的增  相似文献   

17.
<正> 为解决干旱瘠薄地造林成活难的问题,吉铁分局土门岭林场袁嘉慧借鉴菜农覆地膜种菜的经验,进行了油松覆膜直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覆膜直播造林苗高与苗圃播种苗高相近,平均8—10cm,成活率比植苗造林高15—20%。并可提高穴内土壤温度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油松作为主要树种广泛地应用到造林中。文章通过对油松造林技术的简介,进一步了解油松的造林技术、抚育及病虫害防治,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压石保墒法提高北方低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石保墒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北方低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经过3年重复试验观察,与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压石面积半径大于15cm时,在半阴坡可提高植苗成活率11%-15%,在阳坡可提高30%,使植苗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实现一次成林。  相似文献   

20.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山区春季雨季造林与管理措施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山区利用春季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春季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