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对收集我国南方各省区的200余株杉木优树种子,进行后代测定试验,评定优树选择效果,从中评选出一般配合力较好的杉木无性系,为建改良代种子园提供亲本材料。杉木单亲子代测定分A、B、C三组,共评选出52个速生优质家系,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杉木初级种子园是用表型优树建立的。各无性系遗传素质如何?增益多少?都是科研工作中的新课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探讨提高选择育种效果的程序和方法,并为建立高一级种子园准备繁殖材料,从1976年起,陆续对排牙山林场1973年用45个无性系建立的种子园,开展子代测定,现将测定结果综述如后。材料和方法种子园无性系子代苗期测定主要于1977~1979年间进行,试验材料为母树嫁  相似文献   

3.
杉木第二供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同胞子代林,半同胞子代林,无性系测定林和实生种子园中选择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树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对优树形质指标和数量指标提出了具体标准。并按要求实选合格优树46株,为我省营建杉木第二供种子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杉木是四川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发掘和利用种子园中杉木优良单株和遗传型,是杉木遗传改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月江杉木2代种子园为选优目标,采用标准地法,选择出84个遗传型的杉木优树,优树群体由197株母株组成,优树胸径处于25 cm~40.7 cm的区间,平均胸径29.7 cm,优树来源广泛,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基础,可为新一代种子园的建设和优株无性系化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
杉木第二代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同胞子代林、半同胞子代林、无性系测定林和实生种子园中选择杉木第二代种子国优树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对优树形质指标和数量指标提出了具体标准。并按要求实选合格优树46株,为我省营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表型选择结合无性系筛选,是在一个有性世代中提高选择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杉木无性系筛选,通过嫁接繁殖方法,将所选择的杉木无性系集中于一地,进行相互比较,选出最适应于本地区的优良无性系,缩小子代鉴定的组合和规模,有利于缩小环境差异,判明立地条件差异对优树的影响,估量所研究的杉木基因型,选出最好的无性系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直接投入生产。一句话,有利于优中选优,加速良种繁育过程。杉木无性系筛选应尽可能地缩小环境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影响,如筛选区的立地条件(土  相似文献   

7.
白榆子代测验的十年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常耕  李培菊 《林业科学》1990,26(6):500-505
本文以河南省选出的白榆优树为材料,平行地进行的半同胞子代和无性系子代测验的结果,表明白榆优树半同胞子代间差异不显著,而且与对照也不显著,这可能是白榆生长条件复杂,选优准确性低和异花授粉又引起入选优树基因重组造成。同一批材料的无性系测验揭示优树的基因型间有极显著差异,因而对异花授粉树种进行无性系选择的育种效果要比现行的以混合选择为依据的种子园途径成本低,选种效率高。无性系测验的决选林龄也可以比家系选择提前。  相似文献   

8.
油松优树建园经济效益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油松优树建园,从其无性系造林、种子产量、子代生长和综合表现等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其中,无性系造林材积提高94.4%,种子产量提高275.5%,子代树高生长提高14%,综合表现也显著优于对照。通过试验认为,油松优树的选择质量很高,无论是单项因子比较,还是综合因子比较,油松优树都是优秀的。选优建园是油松树种改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二十个油桐优良单株后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安39株油桐优树中选择20株进行子代及无性系测定,6年的观察研究表明,2号、5号家系为优良家系,家系遗传增益达12.9%;5号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27.7%。5号优树在群体子代和无性系测定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遗传品质和较高的遗传增益,应加速利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子代林进行遗传测定对于任何成功的林木改良计划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通过对阳新县七峰山木场16年生杉木子代林进行生长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被测定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同时从中选择出第二世代杉木优树。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子代林的各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显著,而重复间差异不显著。作为调查指标的树高和胸高直径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另外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各家系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值的大小从参与测定的家系中选择出了优良无性系。并且还在利用联合性状选择指数进行第二世代杉木优树的选择研究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子代鉴定,就是指对所造优树后代进行遗传性的测定和比较。具体做法是将优树上自由授粉的种子或种子园各无性系控制授粉的种子,按田间设计技术,进行造林效果对照观察,在达到一定代期或开花结实时,按测定目的,做出评定,从中选出优良无性系,建立高质量的种子园,为造林提供更优良种子。 现在的种子园林都是用经过选择的优树接穗嫁接而建立起来的,亦称无性系种子园。因而种子质量显然较好,但由于优树的选择只能根据树木的外表特征进行,只能是表现型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区目前所选出的杉木优树,都是按表型选择的,优树的表型是其遗传因素与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良好的表型是位置效应(环境条件的作用)还是其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能不能遗传到后代,而又有多大的强度?都需要通过对优树进行子代测定后才能决定。因此,对优树进行子代测定,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优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我省是杉木主要产区,产量居全国首位,但,目前一般产量仍很低,而且悬殊很大。为了迅速提高杉木产量,我省早在六十年代开始选择大批杉木优树;然而,杉木优树是依据表型性状选择的,而优树的表型是其遗传因子与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表型是遗传因子或环境作用(位置效应)决定呢?其强度和适应性如何,这就需要对优树进行表型测定。通过测定,可以优中选优,使我们有可能从中选择遗传力高、增益大的优树,加以大量(无性或有性)繁育,以加快改良杉木的目的。为此,我们于78年开始在邵武卫闽林场进行部分的杉木优树子代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收优树种自由授粉种子进行单亲本子代测验,在优树选定后可立即开始。此法简单易行,可对数量较多的优树作初步筛选,为以后的双亲本测验减少工作量,又可为改良代种子园提供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材料。苗期测验的目的,是根据各子代家系苗期所表现出来的遗传变异规律,对优树选择效果作一初步评估,并尽早为合理地制定我省马尾松选择育种程序和策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林木育种的实践表明,对亲本的表型选择需要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价值作出合理的评定,这就是子代测定。子代测定的方法由交配设计方式的不同,使用的材料也不同。其中比较简单,而一次能测定多个无性系,信息快的还是优树自由授粉的子代测定。子代测定可以提供一般配合力的估量,也能估算部分遗传参数。为此,我们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苗为材料,从生长和抗性两个方面测定,进行了主分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1976年开始试建杉木初级种子园,1984年重新调整,现经营面积1924亩,分为两个生产点,大坪种子生产区和种子园育种试验区,两个区相距3公里,这样有效的防止了不良花粉的侵入,其中种子生产区1000亩,生产初级良种近400kg,育种区200亩,试验区400亩,母树林478亩,生产种子500多kg.二、种子园的建设:①杉木:宜宾地区在80年代初收集了约500个全国各省区优良无性系,通过表型选择约100个特别优良的无性系已移植到富顺种子园.通过10年表型选择和子代测定,初步选出11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马尾松:1984年收集了全省优树400个,并且进行了部分子代测定.选择了大头茶作为营建混交林的主要伴生树种,拟在种子园建设后期,营建  相似文献   

17.
华山松优树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代测定是鉴别优树表型优劣的主要办法,为了验证表型值与遗传值的一致性,以便提供遗传改良依据,我们从1980年开始,开展了华山松优树子代的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平坝华山松种子园的育种材料来源于滇西、川西南、黔西和黔中的种源,优树无性系均采用5株优势木比较法选择。本文仅反映其中一部分优树子代材料,即1984年采种,1985年育种,1986年3月造林的114个家系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从5个产地选择36株优树,通过采种和无性繁殖苗木,采用定位对比试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种源、家系、无性系测定林。根据子代林调查资料再查原优树无性系进行生长量与纸浆材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洪雅县林场目禅寺工区杉木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进行窝位清理核实,对无性系母树生长势等进行调查,同时参考洪雅县林场中山杉木2代子代林初期测定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比筛选,现场确选,结果表明:洪雅杉木2代无性系种子园现有母树可满足洪雅县林场营建杉木高世代—杉木2代改良无性系(2.5代)种子园建园材料之需;其中97号、102号、84号、4号、37号等50个无性系表现相对良好,其中每一无性系的优树可作为杉木2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穗条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 杉木无性系育种是用科学的育种程序选出优株,是用无性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此后代保持了优株的优良特性。此法比用有性繁殖可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我场自1978年开展杉木无性系育种试验以来,已用杉木无性系造林8.67公顷,并初选出190个杉木无性系。一、选优方法(一)单系和多系选择相结合我场从1973年以来,已筛选出杉木优良家系8个,最佳种源2个,从这些材料营造的2—8年生的杉木幼林中,进行单系选择,入选率一般为0.1—0.3%。1983年从三年生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