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蒿素,大蒜素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青蒿素、大蒜素、四环素、新胂凡钠明,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对附红细胞患犬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青蒿素、大蒜素同四环素、新胂凡钠明均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治愈率分别 为00%、90%,、90%和80%,而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对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无效。青蒿素、大蒜素应用于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成功,为发掘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避免和减少四环素,新胂凡钠明等药物毒副作  相似文献   

2.
常见犬皮肤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皮肤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痒、脱毛、结痂、皮肤肥厚以及患部出现红斑、丘疹等变化,是犬的一种常见病,在临床就诊病例中约占10-20%,皮肤病不仅影响患犬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影响其训练、作业的正常进行。犬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周期长,易复发.而且有些还可传给人,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斌  孟庆伟 《新农业》2004,(5):25-25
据统计,犬蠕形螨病占犬病门诊总量的7.5%。前些年我们采用敌百虫.除虫菊醋类药配成药液进行药浴或喷洒、涂擦体表患部治疗,疗效为35%~50%。近两年我们采用伊堆茵素为主药治疗此病,安全有效率达100%,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某新建犬场新进仔犬2012年5月初爆发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共进286条2月龄左右的仔犬,在前后2个月的时间内共发病248头。发病率高达86.72%,死亡182头,病死率为63.6%,治疗92头,治愈66头,治愈 率为71.73%。仔犬发病多在进场后3天-20天,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喘气,呼吸急促.打喷嚏,鼻镜干燥,流粘液性或脓性鼻汁,稀便呈蕃茄汁样,腥臭,部分犬突然死亡,病变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与肺炎.消瘦脱水,小肠粘膜脱落并广泛性出血,呈暗红色,肠内容物稀糊状混有较多血液,部分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部分仔犬(突然死亡者)心肌有出血性斑纹等,经实验检查,证实为犬瘟热并发犬细小病毒病。确诊后,本场及时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从而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畜主姓名:丁利民,时间:2012.4.28,犬名:小黑,品种:黑贝,性别:雄,年龄:2月龄,颜色:黑。  相似文献   

5.
犬自出生后,因吃奶、舔毛、舔地面等,会被寄生虫寄生,有的内寄生虫(如蛔虫)可经胎盘感染而寄生于犬体内。50%以上的犬肚里都曾经有过虫,忽略驱虫措施,会给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给犬驱虫对犬及其主人的健康都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几乎100%犬糖尿病临床诊断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即犬Ⅰ型糖尿病.为提高宠物医师对犬Ⅰ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介绍了犬Ⅰ型糖尿病的鉴别及病因,并提出了该病的治疗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肌炎为其主要特征。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旦发病,极难彻底清除。除犬外,狼、狐、浣熊也可自然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相似文献   

8.
将33只螨虫患犬分成A、B、C 3组进行不同药物治疗,比较治疗螨虫药物的效果.A组用通灭针剂治疗,B组用通灭针剂配合维生素治疗,C组不用通灭针剂,每天喂给维生素治疗,历时4周.试验结果表明,3个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6.5%、100%和30.5%,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疗程也大大缩短,说明通灭针剂配合维生素治疗患犬...  相似文献   

9.
目前,饲养肉用犬在我国各省区越来越多,所用公犬大多数为体型较大的圣伯纳、藏獒、高加索等品种。由于公、母犬之间体型差异太大以及犬择偶性较强,从而影响了肉用犬的繁殖。为了提高肉用犬的受胎率和繁殖率,我们于2008年采用圣伯纳公犬的精液对36只本地母犬进行人工授精,受胎率达91.6%,与自然交配相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1例皮肤病患犬进行诊断和有效治疗。结合患犬临床症状,采用寄生虫学、血液学和微生物学等方法进行诊断检查,并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结果显示,经皮肤刮片和皮肤细胞学镜检,观察到犬蠕形螨;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查显示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总蛋白含量升高,表明患犬有严重慢性感染和炎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1株呈金黄色菌落的革兰氏阳性菌和1株呈乳白色菌落的革兰氏阴性菌,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种细菌均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对其他8种药物存在耐药差异;经选用多拉菌素抗犬蠕形螨治疗、丁胺卡那霉素抗菌治疗,结合对症治疗和提高犬体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4周后,患犬病症消失,生理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明显。本治疗方法可为犬蠕形螨混合细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龙井地区犬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院就诊及龙井屠宰场屠宰的犬用血液压滴标本、血涂片染色镜检、差速离心浓集法进行附红细胞体检查,观察其形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犬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很高,用血液压滴标本法检出犬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100%,红细胞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最高达94.4%,平均红细胞感染率达70.3%。  相似文献   

12.
阿力佳注射液对犬蠕形螨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阿力佳注射液对犬蠕形螨病进行治疗,两次给药取得了97%的治愈率,而一次给药治愈率仅为47%,并且两次给药明显缩短了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用血凝抑制试验调查犬呼肠病毒3型感染情况,结果表明,3月龄以上犬的血清阳性年均为100%,2月龄犬的血清阳性率为0。  相似文献   

14.
犬蠕形螨是一种较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病,又称毛囊虫或脂螨病,由虫犬蠕形螨寄生而引起。据200条昆明犬的调查,犬蠕形螨的发病与年龄有关。4月龄以下的幼犬不发病;5~12月龄的青年犬发病率为50%;一岁以上到三岁的大犬发病率为4%;三岁以上的犬也不发病。同时发现,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窝犬的发病率高于同舍犬。青年犬发病时,患部多在眼部、嘴角、下颌、四肢内侧、脚趾间等少毛处,也有在胸腹部出现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病情发展较快,治疗困难。发病初期,患犬仅有啃咬患部的现象。随着病情发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医配合西医治疗犬病毒性腹泻效果较好,治愈率达到95%以上。其治疗方法如下: 取地榆10克、槐花10克、双花15克、胆草10克、大青叶10克、黄连须10克、郁金10克、乌梅 10克、河子10克、芸苓1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用三天,可治 疗3只幼犬。投药方法是:令犬取立姿或坐姿,适当固定。投药者用左手自犬口角打开口腔 ,右手持药瓶或灌药匙随之插入口腔,倒入药液,待其咽下,接着再灌,直至灌完。投药时 ,犬头不宜仰得过高,以防误咽。犬投药后如果呕吐出较多药液,隔几分钟后还应该再投药 一次。在应用中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宠物犬皮肤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约占临床病例的20%,犬皮肤病一般不会导致死亡,但治疗周期长、易复发,而且有些病例,尤其是顽固性皮肤病久治不愈,主要是由于犬皮肤病种类繁多,原因复杂。容易误诊,笔者从犬皮肤病的种类和病田上进行了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州地区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状况和病毒携带情况,在贵州部分地区采集245份犬血清样本、320份犬唾液样本进行狂犬病血清抗体和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在245份犬血清样本中有149份为狂犬病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0.82%,其中城市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分别为76.40%、40.48%和56.14%;在320份犬唾液样本中有31份为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69%,其中城市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分别为6.71%、9.05%和10.53%,但 RT-PCR 检测均为狂犬病病毒核酸阴性。说明,贵州部分地区犬狂犬病疫苗免疫强度不高,且有部分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犬,应加强犬只的管理与免疫。  相似文献   

18.
肥胖症是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组织过度蓄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犬、猫营养性疾病.当犬、猫体重超过正常体重15%以上就可以判定患有肥胖症.调查显示目前美国有45%左右的犬、猫过度肥胖,英国有6%~12%猫肥胖,40%的犬超重,25%更是属于肥胖族.澳大利亚有33.5%的犬体重超标.近年来,国内大中城市肥胖犬、猫的比例在逐渐增多,在本宠物医院经常可以看到犬、猫由肥胖症所引发的疾病,现就所接诊的数例发病犬、猫的诊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效价为10(-4.50)MICLD(50)/0.03ml的狂犬病HEP/BHK(21)活毒疫苗免疫犬后,对免疫前和免疫后1、3、6、12、30个月血样进行了血清学评价和免疫原性分析。15只犬免疫1月后,血清抗体全部阳转,66%的犬在30个月后抗体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免疫1年后90%以上的动物能够得到保护。统计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犬免疫反应无显著差异,但三月龄以下犬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20.
犬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产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重组犬溶菌酶的活性及临床应用前景,人工合成犬溶菌酶基因,构建其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PROHTa-rcLYZ,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犬溶菌酶基因全长396 bp,编码132 aa;构建的表达载体pPROHTa-rcLYZ含有犬溶菌基因完整的ORF;重组犬溶菌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ku;重组犬溶菌酶约占全菌总蛋白32%,纯化后占全菌可溶性蛋白的95%;重组犬溶菌酶最适pH值为6.2,最适温度为38℃,对溶壁微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溶菌活力,对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枯草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对人工感染的犬大肠杆菌病有治疗作用。表明本试验获得了有活性的、具有一定潜在应用价值的犬溶菌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