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郊野公园作为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的公园类型之一,在功能上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公园,通过对北京将府公园各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归纳出郊野公园的基本功能及对环境的作用。旨在通过总结归纳北京郊野公园的功能特征,使之成为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的基础参考,以便发挥最好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郊野公园是世界公园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城乡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郊野公园的历史演变、概念特征、类型模式和管理体制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郊野公园经历了理念起源、管理探索与功能转型、注重游憩3个历史发展时期,其特征表现为:近郊区位、以自然和乡村景观为主、保护环境、满足城镇居民郊外游憩需求等.郊野公园按照主要活动设施、主导游憩活动、地貌特征、景观特色和旅游资源五种标准分为24个类型.总结英国和我国香港较为成熟和完善郊野公园管理体系和立法政策,探讨我国城郊森林型、生态林型、环城游憩带型、乡村田园型4种郊野公园模式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实用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北京市8个郊野公园的120处景观样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相关领域50人的评分结果显示,在准则层中,人们更重视植物景观为城市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其次是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郊野公园建设水平处于Ⅱ、Ⅲ级。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归纳出了郊野公园植物景观3大功能的实现手段,对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郊野公园以独特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旅游和休闲的理想之地,国内许多城市正在开展郊野公园建设的尝试。本文在分析郊野公园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以及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期望对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杭程  孟祥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95-3797
基于北京郊野公园规划营建的特殊性,分析研究北京市2007~2008年已建成郊野公园的建设状况,探讨北京郊野公园的功能定位、建设策略和管理对策,期望对北京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郊野公园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促进郊野公园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对策,阐述了对国内外郊野公园历史背景与发展概况,结合北京近年来郊野公园发展现状,提出了郊野公园在阶段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明确了设计原则与要点。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北京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需求,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本文对郊野公园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这一特殊绿地类型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方案概念确立、功能设施设置、种植设计以及材料选用等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北京市海淀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张婷  车生泉  周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82-6685
以上海市为例,对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生态景观特征和空间特征、游憩活动进行调研,并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植物群落综合评价体系,从生态、景观和游憩方面对样地进行评价,总结和比较分析5种类型植物群落显著特征,为未来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郝炅旗  张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16-120,124
[目的]调查山西省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统计其中节约性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郊野公园和植物节约性特征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山西省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为例,对园内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及配置模式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调研得知,该园区植物有50余科100余属,共计138种,其中具有节约性特征的植物有106种,占76.81%.[结论]从节约的角度对园区植物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应用策略:选择具有节约特性的植物,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为同类型郊野公园中植物景观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成都现有十大郊野公园走访,浅析现阶段成都郊野公园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利用公园特色提升公园品质、打造成都郊野公园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成都现有十大郊野公园走访,浅析现阶段成都郊野公园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利用公园特色提升公园品质、打造成都郊野公园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城市郊野公园的研究和建设进展。在界定了城市郊野公园的定义和内涵之后,分析了城市郊野公园对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等问题的重要性。着重评价了其在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方面重要的生态功能,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核心指标组成的城市郊野公园生态效益评估指标,最后就有关郊野公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郊野公园游憩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日渐远离自然,人们对郊野公园的游憩需求正不断增加。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专家,对郊野公园的游憩要素进行分类,从生态空间、游憩空间、人文价值、地形、水体、植被、设施7个角度出发,选取了18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8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构建郊野公园游憩度评价体系。从构建的体系结果来看,生态空间空气清洁度高、生态空间面积适宜、游憩空间活动类型丰富的郊野公园具有较高的游憩度。且郊野公园的游憩特点为空间感舒适、野趣、清洁、安全。对郊野公园游憩度的研究,可以引导游人理性使用郊野公园的游憩资源,对提高郊野公园的游憩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郊野公园在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保育自然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开展自然游憩活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控制城市空间盲目扩张等多种功能,其建设因此日益加快。目前我国郊野公园正处在开发与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新热点,郊野公园的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其规划设计应具有符合自身情况的思路、规律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不断扩张,促使城市近郊出现了一批为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的郊野公园。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郊野公园的发展及定义进行概述,并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分析其植物景观特点。总结出郊野公园中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的四个要点:即调整原有植物群落,体现自然风貌;布置自然式花境,缓减人工气息;片植自播草花,突出自然野趣;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地区特色。  相似文献   

16.
郊野公园在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保育自然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开展自然游憩活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控制城市空间盲目扩张等多种功能,其建设因此日益加快。目前我国郊野公园正处在开发与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新热点,郊野公园的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其规划设计应具有符合自身情况的思路、规律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宫楚楠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93-12995
在园林边缘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按公园绿地边缘空间承载的主要功能对公园边缘空间进行分类,通过对公园边缘空间类型的归纳,促进人们对公园边缘空间的理解,总结出各类公园边缘空间设计的基本手法,旨在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一定参考,进而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郊野公国是北京市近几年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对改善域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体闲生活、提高城市景观质量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郊野公园性质和其周边城市化进程矛盾的日益加剧,郊野公园的转型和改造计划已然产生.以北京市东升八家郊野公园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和系统研究,对其进行了总体改造设计,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色,又与现代城市融合的郊野公园,尝试梳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郊野公园转型改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高速建设给城市内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阻断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国内郊野公园未设有具体管理的规范,使得不当的规划与管理给许多郊野公园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原本拥有丰富资源的郊野公园,有了“在郊却不野”的问题。荒野思想的加入可重新连接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互动,让原本受到生态破坏的郊野公园得以修复。因此,本研究在荒野思想下运用自然优先、新自然主义种植、野生野趣、与荒野互动共生的设计原则对郊野公园进行探究,总结出更适合郊野公园再野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加强建设郊野公园,郊野公园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位于杭州南部生态带的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例,分析了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功能价值,说明杭州发展郊野公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