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切花非洲菊品种自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13个市场上流行品种及自育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同一品种不同的姊妹株间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或同一品种不同单株间的自交亲和力差异较大,‘红帽子’的结籽率和平均结籽数最高,分别为100%和19.6粒,‘阳光露’未发现自交结籽现象;随着花朵重瓣程度的上升,自交的结籽数均有下降的趋势,单瓣的平均结籽数为11.2,半重瓣为3.5,重瓣为0.9。研究结果将为选育非洲菊自交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蕾期授粉条件对甘蓝结荚率和结籽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甘蓝蕾期人工授粉、天气条件以及花粉和柱头年龄对结荚率和结构籽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晴天和阴天授粉比雨天授粉的结英率高且结籽量大,用当日或次日所开花的花粉对开花前1-2d的蕾进行授粉,结荚率和单英结籽数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豫北地区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 var. giganteum Makion)大田制种结实率低、产量不稳、产量不高的问题,探索提高大葱制种产量的技术模式,以濮葱1号大葱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大葱花期熊峰、蜜蜂和人工3种不同的辅助授粉方法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制种田花期利用熊蜂辅助授粉和蜜蜂辅助授粉均可大幅提高单株结果数、单果结籽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提高大葱种子单位面积产量。熊蜂授粉单株结果数、单果结籽数、千粒质量分别比人工授粉增长22.92%、26.09%、13.33%,从而使单株产量显著增长75.08%,提高单位面积产量74.28%。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增产优势也比较明显。熊蜂授粉单株结果数、单果结籽数、千粒质量较蜜蜂授粉分别增长6.80%、13.73%、9.68%,从而使单株种子产量增长42.06%,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增长40.78%。熊蜂授粉与蜜蜂授粉、人工授粉相比优势更加明显,是大葱良种繁育项目比较好的增产措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陈冬朋  于丽杰 《北方园艺》2010,(14):131-135
为提高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率,现设计了自交授粉后对番茄的花柱分别进行4种依次加大切割深度并滴加外源基因的处理,待转化果实成熟后收获转化种子。对各处理的坐果率和结籽数/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柱切割深度的加大,坐果率和结籽数/果均显著下降;对T1代植株进行PPT抗性筛选、PCR检测阳性率后表明,不同深度切割处理对植物材料的转化率差异不显著。切除柱头+1/3花柱的处理方式进行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操作,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的贮藏花粉时间与受精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花粉低温冷藏技术与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大花君子兰的贮藏花粉寿命以及受精过程,为其杂交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如下:新鲜花粉结籽率为35%;-21℃贮藏70 d的花粉结籽率为22%;贮藏140 d的花粉结籽率为4%;贮藏180 d的花粉结籽率为0。两个精细胞具有二型性。成熟胚囊里次生核位于反足细胞端。胚珠发育不同步,胚珠没有受精与胚珠败育成为结籽率低的内部原因。君子兰受精过程经历时间为:人工异花授粉2 h左右花粉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26 h左右;花粉管在子房腔内生长12 h左右;授粉后42~50 h雌雄性细胞融合;授粉后44~46 h初生胚乳核分裂;授粉后的第6~7 d,合子进行分裂,合子休眠期为4~5 d。  相似文献   

6.
芥蓝×诸葛菜属间杂种的获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殷家明  罗鹏 《园艺学报》1998,25(3):297-299
用子房培养和胚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芥蓝×诸葛菜属间杂种。授粉后14d和18d的子房在附加IAA2mg/L和KT0.5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籽率分别为54.3%和46.2%。在附加IAA0.2mg/L和KT2mg/L的MS培养基上,种子萌发率为13.3%。其F1形态介于双亲之间,花粉无活力,开放授粉不能结籽,染色体数为21,是双亲单倍染色体数目之和。  相似文献   

7.
曹涤环  刘静 《花卉》2008,(6):27-27
金边瑞香是瑞香中的珍品,属瑞香科常绿灌木,花朵清纯.叶厚浓绿。花后罕见结籽,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高空压条。  相似文献   

8.
陈锡奎  樊晓稳 《蔬菜》2003,(8):36-36
笔者在鄄城县所承担的天津市黄瓜研究所“黄瓜杂交制种项目”试验中发现,第一条种瓜的结籽数量与产量,直接影响着小区产量及667 m2产量,第一条种瓜的结籽数量多,千粒重大,产量高,则单位面积产量就高。第一条种瓜的结籽情况及产量状况与其坐瓜位置有很大关系。第一条种瓜留在第5~6节,其结籽数量、千粒重及产量与留在第7节相比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而留在第8~9节与留在第7节相比,产量也有下降趋势。第一条种瓜若留瓜过早(即留在5~6节位),一方面由于雌花和雄花发育都不够健全,授粉质量差,结籽少;另一方面瓜位以下功能叶较少,营养供应不足,生殖…  相似文献   

9.
结球甘蓝为二年生作物,一般需经二个月左右的2~6℃的低温期,在一定的营养生长的基础上,才能通过春化阶段,尔后抽薹,开花、结籽。由于这样,它不像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在加速其世代繁殖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甘蓝杂交一代利用的大力推广,加速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和品种的世代繁殖,显得特别重要。应用赤霉素处理结球甘蓝,可以不经过低温春化阶段,同样能抽薹、显蕾、开花、结籽,而且只要安排适当,一年可以留二次种。还可以结合在显蕾后的高温条件下,甘蓝植株发生营养逆转,大量生长营养侧枝,利用这些侧枝来扦插,即可加代又可增加其繁殖系数。 一、…  相似文献   

10.
答读者问     
山泉 《花木盆景》2008,(6):24-25
Q欧洲报春结的籽能用米繁殖吗?结籽后植株一般都枯死了,怎样才能将其保持到来年再开花呢?  相似文献   

11.
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不同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士苹果枝条经不同角度拉枝处理后,除果实总酸含量外,多数指标均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升高,在110°时为最高,随后又下降;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在拉枝110°时与其他角度处理达极显著水平;叶片气孔导度、叶片厚度、平均单果质量及果实果胶含量在拉枝110°时与70°及55°达极显著水平;叶片总糖含量及下表皮厚度在拉枝110°与90°、70°及55°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总氮含量、栅栏细胞长度、果形指数、果实硬度以及果实总糖含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总酸含量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减少,在拉枝110°时达最低以后又增加。拉枝角度不同,果树抽生枝条的数量和枝类组成也不同,当主枝拉枝90°和110°时抽生的枝条主要集中在距主干30~120 cm之间,枝类组成以5~30 cm的中、长枝为主。说明富士拉枝角度为110°时,树体易成花,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对杂交辣椒种子经变温处理后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处理杂交辣椒种子植株株高、株幅、最大叶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植株;第1雌花节位较对照降低;单果种子数、单株结果数、单株种子质量、小区种子产量和折667 m2的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拉枝角度对普通型和短枝型"富士"苹果树体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型"富士"苹果主枝拉枝角度为110°时,成枝量、成花率、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和株产量高于其它处理,而叶片蒸腾速率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而且各个指标连续5年均较稳定。但短枝型"富士"苹果主枝拉枝角度为110°时,各指标极不稳定,容易出现大小年,且树势易衰弱;当拉枝角度在90°时,各指标变化趋势与普通型"富士"110°时相当且稳定。说明短枝型"富士"拉枝角度为90°时较适宜,普通型"富士"拉枝角度为110°时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温州蜜柑为试材,连续4a(2008~2011)调查早熟温州蜜柑的开花结果习性,对其开花坐果动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结果母枝的开花量和坐果率有明显差异,早秋梢结果母枝、夏梢结果母枝和晚秋梢结果母枝的效果之间,有叶花的坐果率与有叶花的坐果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而晚秋梢结果母枝与春梢结果母枝的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水平;1a有4次落花落果高峰期:第1次发生在5月13~27日;第2次发生在6月9~16日;第3次发生在8月11~18日;第4次发生在10月6~13日;在结果母梢上不同营养梢比例直接影响坐果率,营养梢的比例越小,其坐果率越高;栽植密度大或蛆花率大的果园,坐果率都较低;不同结果母枝长度能够影响坐果率;有叶花枝的叶片数量影响坐果率,4片叶的坐果率最高;留梢的位置在母枝的顶端和控制营养梢的数量越大,其效果越明显;建议生产上提高树体有叶花的比例和调节营养梢的发生量,从而缓解梢果矛盾和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5.
以6个四倍体西瓜材料做母本,10个二倍体西瓜材料做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统计每个三倍体杂交组合F0的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瓜质量,结合父母本的部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父母本组合对三倍体无籽西瓜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可育种子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32、0.72;三倍体西瓜F0单瓜着色秕籽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单瓜可育种子数量、单瓜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的单瓜质量、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72、-0.36、0.33。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西瓜F0代可育种子数差异显著,父、母本的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156个朝天椒种质材料的形态特征、主要园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朝天椒种质材料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株型、果形、果色、果实着生特征、叶形、叶色、花型、花色、茎杆色等方面;主要园艺性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全生育期、苗期、花果期,株高、株幅、茎粗、始花节高、侧枝数、叶长、叶宽、果长、果宽、果肉厚、单株挂果数、单果重、单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等性状,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59%、6.32%、10.25%、15.31%、19.31%、13.44%、13.66%、55.52%、7.36%、15.01%、47.90%、37.93%、30.77%、61.34%、62.32%、34.11%、1.32%。.  相似文献   

17.
锥栗种仁发育期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芒仔’锥栗为试材,对其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叶片、结果枝叶片及果实(种仁、刺苞、果皮 + 种皮)中N、P、K、Ca、Mg、Mn、Fe、Zn、Cu 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不同组织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坚果从幼胚发生期至成熟期为种仁发育的关键时期,坚果、种仁和淀粉干质量较前期都有显著增长,分别增加了6.14 g(92.4%)、4.97 g(99.43%)及3.82 g(99.92%)。在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及结果枝叶片中Cu 含量呈显著下降变化,P、Zn 含量波动上升;果实刺苞中Ca、Fe、Cu 含量显著下降,Zn 含量上升后下降,其余元素变化甚微;果皮 + 种皮中N、P、K、Mg、Cu 含量前期变化甚微,后期显著下降,Ca、Zn 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种仁中N、P、K、Ca、Mg、Mn、Fe、Zn、Cu 含量均呈降低变化,种仁中各元素总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采收前1 周Ca、Mg、Mn、Fe、Cu 总量呈明显降低。种仁内淀粉总量与结果枝叶片及营养枝叶片中Cu 含量,刺苞中Cu 含量,果皮 + 种皮中K、Mn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刺苞中Fe 含量,果皮 + 种皮中P、Mg、Cu 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种仁中的N、P、K、Mg、Mn、Fe、Zn、Cu 总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辣椒制种效益,对甘肃省河西走廊辣椒杂交制种中采用的2种不同育苗方式对制种产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苗比传统土壤苗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能显著提高杂交授粉坐果率、单株结果数、单株产籽量,对单果籽粒数和种子质量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ollen source on fruit, aril,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in pomegranate. The cultivar Malas Yazdi was pollinated with three pollen sources including: Rabab Neyriz (a commercial cultivar), Malas Pishva Varamin (selected superior local cultivar), and Poost Sefid Dezful (non-commercial cultiva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fruit set from different pollen sources varied from 13% to 46%. Pollen source als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ther fruit properties, such as fruit weight, fruit shape, fruit length and diameter, fruit peel color, fruit peel thickness, and edible portion of the fruit. Ari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number of arils per fruit, aril length and diameter, aril weight, and aril color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ollen source as well as seed phys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seed weight, seed length and diameter, seed hardness, and seed toughness. However ‘Malas Pishva Varamin’ as a pollinizer showed the lowest rate of fruit set, but performed better in terms of fruit quality and seed characteristic than ‘Rabab Neyriz’ and ‘Poost Sefid Dezful’. This is the first observation of xenia effect in pomegranate breeding and could serve as a new area of research for pomegranate produ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lection of suitable pollinizer could be a new area of research for pomegranat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以"圆丰一号"父母本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对紫圆茄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秆整枝斗茄留果能够显著提高单株结籽粒数,极显著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对种子千粒重和芽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