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岑溪市大部分农民过去规模饲养肉鸡,从出壳雏鸡到出栏鸡都习惯将公、母鸡混合在一起饲养,这种饲养方法是不够科学的.从调查大部分养鸡户获益的实践经验中体现出,科学的饲养除了喂料和管理等之外,还应该从出壳雏鸡起将公、母鸡分群饲养到出栏,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饲料利用率、肉鸡商品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如马路镇义垌村民黎某,从1988年开始饲养肉鸡至今,每年出栏肉鸡一万多只,盈利五万多元.其做法是从出壳雏鸡起,将公、母雏鸡分开饲养至出栏.由于他养鸡效益好,岑溪市许多养鸡户到他家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2.
商品肉鸡的生产周期是从出壳至52~56d出栏,育雏期是从出壳至42d。育出期占整个生产周期的70%时间,雏鸡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商品肉鸡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雏鸡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是判定雏鸡阶段饲养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肉鸡主要是白羽快大肉鸡,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尤其公司(基地)+农场的放养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后,年商品鸡出栏约达30多亿只。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饲养指标,降低饲养成本,从而使利益最大化是公司与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公母分开饲养的方式作为能够充分发挥鸡只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国内许多学者研究也表明,雏鸡自出壳起,公  相似文献   

4.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育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还关系着整个肉鸡生长过程。因此,养好雏鸡必须从育雏抓起,掌握好科学的育雏技术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  相似文献   

5.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技术,就是育雏、育肥分室进行,雏鸡在育雏室培育28目龄后,全群同时转入育肥舍饲养至出栏,腾出的育雏室又接纳雏鸡培育。这样,循环“流水式”作业.不但加快了肉鸡饲养批次.而且提高了鸡舍的利用率。由于全进全出,消毒彻底,大大降低了雏鸡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一育雏的基本条件 健壮的鸡苗、合适的温湿度、新鲜的空气、适宜的密度、良好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防疫卫生制度及安静的环境是养好雏鸡的基本条件,但最重要的是温度、通风和卫生。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肉鸡0~4周,蛋鸡0~6周龄)是整个养鸡过程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必须认真掌握其生活特点和生长规律,积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疾病预防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育雏率和促进生长发育,达到最佳育雏效果。  相似文献   

7.
养鸡产业的效益是处决于二大因素,一是市场行情,二是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上,提高成活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料肉比、料蛋比等,对养鸡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非常重要,本人通过对部分养鸡场的试验,发现在饲料中添加糖,有以下好处,可供广大养鸡户参考。1有利育雏在雏鸡出壳第1d,饮8%蔗糖水溶液,可延缓腹腔内卵黄的吸收速度,有利于雏鸡早期生长发育。2提高成活率1周龄内雏鸡经过长途运输,进入育雏室后15h内,喂饲含抗生素,维生素及8%蔗糖液,可提高成生率。3提高产蛋率将蜜糖用水稀释后均匀拌入日粮中饲喂母鸡,每天每只鸡用蜜糖1g可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8.
郑长山 《北方牧业》2003,(23):17-17
<正> 目前,我省农村养鸡场(户)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最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显然失去饲养的价值。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投入和管理方面相对好一些。唯独育成期既过了活命阶段又没有产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雏鸡面临着转群、换料(由雏鸡料换为青年鸡料),而大多数鸡场没有育成鸡笼,雏鸡由育雏笼直接转到产蛋,因鸡个体较小,饮水采食均十分不便,给鸡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由育雏料换为青年鸡料时也不是以鸡的体重标准作为参考,把体重大、中、小的分开饲养,而是机械地根据日龄更换日粮,其结果导致后备母鸡在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肉种鸡的育种趋势是选择大胸肌和长肉极快的性状,而这些性状与受精率在遗传上则呈负相关,因此,要保持和提高原有的受精率,就不得不改进公鸡的饲养方法。这是肉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分饲,产蛋后期补充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短期育雏,就是把刚出壳的雏鸡饲养到2周龄左右再进行出售,这是在我县农村新兴起的一种育雏饲养方法,它的销售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村散养户。  相似文献   

11.
肉鸡“流水式”饲养,即育雏、育肥分室饲养,既加快了肉鸡周转批次,又提高了鸡舍利用率。据试验,此法饲养肉鸡每年可出栏8批,而育雏、育肥同舍饲养,年出栏肉鸡只有4批,经济效益相差1倍左右。(一)流水式肉鸡舍的建造家庭养肉鸡一般都是利用闲置的旧房和庭院。因此,育雏室可用旧房屋代替,将其修整、清扫、粉刷后即可利用。育肥室可利用院内一面墙头,用砖或土坯重新搭建,育肥室的高度要求2~2.5米,长宽可根据饲养量多少而定,育肥室应前后开窗,顶部设天窗,其一端要与育雏室连接起来,连接处安装一扇门,用来转移雏鸡,平常关闭。(二)流水式饲养流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肉鸡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而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是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肉鸡养殖中,必须做好育雏准备和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肉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育雏是肉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育雏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个肉鸡群未来的生长成绩。当前养鸡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部分专业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造成育雏成活率低,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效益,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谈谈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鸡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父母代种公母鸡在育雏育成期各个阶段的需求,使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按标准体重曲线生长,为性成熟做准备,在整个生产周期内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不同的生长阶段,种鸡各组织与器官发育的特点不同,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饲养管理人员应考虑鸡只在该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饲养管理及饲喂量应据鸡只的需求进行调整。从1日龄至21~24周混群,种公母鸡应分开育雏育成,在此期间种公母鸡除了体重和饲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肉鸡的育种趋势是选择大胸肌和长肉极快的性状,而这些性状与受精率在遗传上则呈负相关。因此,要保持和提高原有的受精率,就不得不改进公鸡的饲养方法.这是肉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分饲,产蛋后期补充青年公  相似文献   

16.
鸡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浅谈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雏鸡消化能力弱,抗病力差,但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效益,因此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认真细致,科学合理。 1 育雏前的准备 首先把育雏间的墙壁和地面冲洗干净,然后用2%的烧碱溶液喷洒;再用0.1%新吉尔灭溶液消毒金属器具;用2%-3%的来苏儿消毒食槽、水槽;最后整个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消毒,消毒后密闭1—2d。  相似文献   

18.
雏鸡是指从刚孵出到50日龄阶段的小鸡,该阶段小鸡具有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消化和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疾病抵抗力弱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饲养雏鸡要精心。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和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育雏、饲养管理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流水式"肉鸡饲养技术,就是育雏、肥育分室进行,鸡雏在育雏室培育28日龄后,全群同时转入肥育舍饲养至出栏,腾出的育雏室又接纳鸡雏培育。这样,循环"流水式"作业,不但加快了肉鸡饲养批次,而且提高了鸡舍的利用率。采用全进全出,彻底消毒,大大降低了雏鸡的发病率。1"流水式"鸡舍的建造可充分利用闲置的旧房和庭院改造成"流水  相似文献   

20.
李文友 《兽医导刊》2016,(16):231-231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同时进食量少,运动少,产生热量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对雏鸡,特别是前几天雏鸡的正常生长和成活十分重要。应加强鸡育雏前的准备、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防病驱虫、消毒和免疫工作其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产性能及活禽上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