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建辉 《科学养鱼》1997,(11):36-36
罗非鱼在网箱养殖中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系数小等优点,故深受养殖者喜爱。但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要点:一、苗种进箱时间要早罗非鱼进网箱时间宜早,一般在四月上、中旬水温达到12~15C时即可进箱。由于水温较低,进箱后罗非鱼鱼种活动力较弱,不会发生撞箱死亡情况。随着水温逐渐升高,罗非鱼已适应了网箱新环境,摄食也将提早。反之则容易发生撞箱情况,造成吻端皮肤出血,鳞片脱落,鳍条撕裂,进而体表充血发炎,并感染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鱼种大批量死亡。因此,应争取及时人箱,提早适应环境,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25日,广西区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黄星宫网箱养殖户的罗非鱼发病出现大量死亡。该养殖户养殖罗非鱼20箱,9月4日投放鱼种80000尾,每箱放鱼种4000尾,规格20尾/kg,9月25日开始大批死亡,每天死亡量约50kg。  相似文献   

3.
在陡河水库越冬罗非鱼种网箱5只,计125m~2,1989年11月14日入箱鱼种2609kg,经投饵饲养管理,1990年5月18日出箱4882.8kg,单产39.2kg/m,成活率58.72%,获利润4.1万元。制约越冬罗非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水温,冷却水库水温主要受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放量及热排放量的影响。冷却水库使罗非鱼开始致死水温为8.2℃左右。  相似文献   

4.
娄忠玉 《内陆水产》1997,22(5):26-26
1饲养情况1996年,我们在刘家峡水库进行网箱养殖虹鳟鱼试验。网箱设置在库区下游一开阔库湾中,水质良好。试验网箱共10只,两排并列排列,网箱规格为6m×6m×6m.5月20日,把鱼种放入网箱。鱼种为本省自产。虹鲫鱼种入箱规格平均90g,放养密度自7尾/m3到13尾/m3不等。入箱后,既按鱼种体重1.2%日投喂量投喂,并逐步增加到1.3%;水温20℃以上时,减到1%以下;9月份以后,又逐步增加到原先水平。饲喂的饲料由自己加工的硬颗粒饲料,其成份是:网箱设置水域水质清澈,经分析,适宜于网箱养的。2发病情况10月上旬开始,网箱内出现零星…  相似文献   

5.
河道网箱养鱼主要特点是箱内外水交换速度快、水溶氧量高、单位体积载鱼量大,对发展网箱养鱼有利,但也给鱼病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藤县河道网箱养鱼始于1989年,1992年共有24只1015m~2网箱,以养草鱼为主,占95%以上。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调查,将常见的河道网箱养鱼鱼病防治技术简述于下: 一、机械损伤和水霉病由于河道网箱养鱼多未配套鱼种网箱,放养鱼种大都来自静水水体,进箱后难以迅速适应流水环境,出现鱼类集群“走边”、“顶水”和不摄食现象,造成鱼种擦伤、体质下降而死亡。机械损伤的死亡率可达10%以上。再者鱼种进箱时水温较低,擦伤后的鱼种易患水霉病,造成鱼种消瘦死亡;若  相似文献   

6.
何益海 《内陆水产》2000,(11):40-40
鲤鱼白云病是由荧光假单胞菌非运动性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一般在越冬后的 3~ 4月份,水温 10~ 14℃时流行,当水温升至 20℃以上时,此病可自愈。由于该病对鲤的严重危害,且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方法,因此, 2000年 4月初,作者对丹江口市水产综合试验站网箱养鲤的白云病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现报导如下。 1发病情况及症状 4月 2日,我们在统计网箱养殖品种及其比例时,发现养鲤网箱 30个中有 11个发生此病,后陆续又有 5箱发病,发病网箱占总网箱数的 50.3%,其中第 3组建鲤鱼种 (约 25 g/尾左右 )感染率为 100%,其它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7.
大规格优质鱼种是影响网箱鲤鱼成鱼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池塘培育的鱼种因拉网操作和运输中损伤,以及入箱后不适应网箱环境,入箱初期死亡率较高,此外,网箱养鱼需要鱼种量较大,因此占用池塘面积较多;网箱培育鱼种则没有上述缺点,但以往培育的鱼种一般个体重在50克以下,在成鱼箱中当年很难达到0.5公斤以上的商品鱼规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省的罗非鱼养殖发展很快,其成鱼养殖及单性化的制种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由于罗非鱼在我省不能自然越冬,只能采取人工方法进行越冬保种,造成大规格越冬鱼种缺乏,长途运输鱼种死亡率又极高(一般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摸索一条罗非鱼大规模自然越冬保种的新途径,我们在水库网箱中进行了罗非鱼自然越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水库的自然条件试验分别在泉州市乌潭水库和厦门市坑内水库进行,其自然条件见表1。2.网箱区环境条件网箱放置于坝头附近,避风向阳。此外,还对乌潭水库网箱区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测定(见表2)。越冬期间,坑内水库最低水温为15℃,乌潭水库最低水温为12.9℃,低于13℃水温出现一次,持续时间3天。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我省网箱养鱼发展很快,自1988年以来,产量翻了几番,已成为水库中人工养殖的主要方式。随着网箱生产的发展,鱼种需求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水库水产设施配套不足,繁育能力有限,鱼种紧缺,出现了争购,抢购和远途运输的现象,给入箱鱼种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鱼体创伤和水温的急剧变比,严重地影响了入箱鱼种的成活率,使网箱生产在经济上造成损失、生产上出现被  相似文献   

10.
牛红华 《科学养鱼》2001,(12):25-25
一、网箱结构与要求箱体规格为5米×5米×2.5米,网目2.3~3.0厘米,由3×2聚乙烯网线编织,双层网套装使用。采用毛竹作框架,规格为5.1米×5.1米。网箱使用前,认真检查有无破洞,防止发生跑鱼。二、鱼种入箱及放养密度鱼种入箱规格10~14厘米。鱼种规格过小,越冬成活率不高;鱼种规格过大,特别是池塘培育的鱼种,不适应网箱生活。池塘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越冬,入箱前,至少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出塘时间在池塘水温10℃左右进行。网箱培育的鱼种在水库水温10℃左右进行并箱。鱼种的出塘、并箱应选择晴暖、风…  相似文献   

11.
工程鲤、工程鲫虽然抗病力强,但在高密度网箱养殖时,由于密度大等原因,也经常发病,引起死亡。如果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预防为主、内服外消”防病治病措施,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主要措施如下:1以防为主1·l网箱的浸泡。鱼种人箱前半月将网箱浸入水中,使网衣上附有浮游生物,避免网箱粗糙,擦伤鱼体、撕裂绍条而引起鱼病。1·2鱼种入箱消毒。鱼种入箱时要小心操作,尽量减少人为的损伤、消毒的药物有孔雀石绿10g/m‘药浴10一户分钟或用10g/m‘的高锰酸钾洗浴10-20分钟。具体根据天气、鱼种的反应决定消毒时间。1·3投喂药饵。鱼种…  相似文献   

12.
任俊华  张生宇 《水利渔业》1999,19(2):30-30,49
总结了大伙房水库1995 ̄1998年网箱养鲤鱼种入箱不同季节和水温的成活率情况,鲤鱼鱼种入箱适宜水温,春季为10℃,秋季为20℃,有利于病体的恢复,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聚乙烯网箱养殖短盖区脂鲤(Colossma brachypomum)与罗非鱼混养,饲养结果比两种鱼单养效果均好。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尾重50g以上短盖聚脂鲤的鱼种,当水温上升到28—31℃时,就出现咬网箱,破坏速度极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水库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键 《水产科学》2001,20(2):17-18
在网箱中进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鱼种,成鱼养殖,鱼种箱平均产量470kg,平均尾重81.5g,个体净增重12.19倍,平均饲料系数2.22,成鱼箱平均产量828.65kg,平均尾重435g,个体净增重7.53倍,平均饲料系数2.25。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水库水温对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影响及网箱养殖罗非鱼高产技术试验.通过在水库中连续3年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按4.5~6 kg/m3放养量投放鱼种(平均规格65~95 g/尾),饲养100天左右.结果表明:罗非鱼平均规格达到374~439 g/尾,产量达27.0~32.6 kg/m3,饲料系数分别为1.3、1.32、1.7...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北方。罗非鱼的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是水库等大水面的网箱养殖。水库由于面积大,水体深,春季水温回升缓慢,每年需5月底水温才能稳定在20℃以上,网箱才能开始放养罗非鱼。而池塘由于面积较小,水体又不与其他水体连接,水温回升较快,每年4月初水温基本稳定在18℃以上,达到罗非鱼的放养条件,两者时间差接近50天。越冬罗非鱼的回放,就是将越冬罗非鱼种及时放养到池塘中,促进罗非鱼种迅速增肥增重,使罗非鱼种越冬养殖的效益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煤矿塌路地水域试养建鲤鱼种,成鱼及大坑塘网箱试养尼罗罗非鱼。1991年建鲤成鱼平均亩产583kg,亩盈利824.22元,鱼种池平均亩产672kg,亩盈利2232.00元,网箱罗非鱼单位产量25kg/m^2,盈利50,35元/m^2,折合亩盈利3.36万元,1992年建鲤成鱼平均亩产612kg,亩盈利1184.20元,鱼种平均亩产676kg,则平均亩盈利为2543.00元,网箱罗非鱼27.5kg/m^2,折合亩盈利为3.74万元.  相似文献   

18.
水库小体积网箱试养证明,长吻Wei鱼种适于网箱养殖和水库生态环境,而且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长吻Wei鱼种经45天饲养,由始均重6.97g长至20g以上,相对增重率达288%左右,成活率高达97%-100%。投喂率与水温关系密切。随投喂率增大,长吻Wei生长加快,但饲料系数逐渐增大。当水温为26-30℃时,适宜投喂率为4%,水温为21-26℃时,适宜投喂率为2%。  相似文献   

19.
孔祥峰  黄伯温 《淡水渔业》2000,30(10):21-22
目前 ,山东省网箱养殖建鲤 ,从尾重不小于 1g的寸片鱼种开始入箱 ,至主养成鱼的系列化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库区多数养殖单位和个人缺少用于培育寸片鱼种的池塘 ,所需鱼种主要依靠外购。池塘中培育的鱼种入箱后 ,因不适应由池塘到网箱这一生态环境的突变 ,多集群顶网欲外游 ,往往因擦伤造成较高的死亡率。根据我所几年的养殖经验 ,入箱后驯化到适应新环境 ,死亡率一般要超过 30 %。为能直接由乌仔在网箱内培育成寸片鱼种 ,只要经济上划算 ,将会给无配套池塘的养殖者带来方便。 1 996年我们在水库中网箱养殖建鲤的生产中 ,进行了由乌仔培…  相似文献   

20.
水库小体积网箱试养证明,长吻鱼种适于网箱养殖和水库生态环境,而且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长吻脆鱼种经45天饲养,由始均重6.97g长至20g以上,相对增重率达288%左右,成活率高达97%-100%。投喂率与水温关系密切。随投喂率增大,长吻生长加快,但饲料系数逐渐增大,当水温为26-30℃时,适宜投喂率为4%,水温为21-26℃时,适宜投喂率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