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蛋(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指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产异常蛋(软壳蛋、畸形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等)、无产蛋高峰或持续低产蛋率的产蛋现象,也称种(蛋)鸭产蛋异常。给蛋鸭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须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加强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和降低死淘率。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将蛋鸭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每一饲养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大生产效益。1产蛋前期管理要点1.117~24周龄期间为母鸭产蛋前期。期间母鸭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逐日递增,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蛋鸭产蛋  相似文献   

3.
1产蛋鸭的饲养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4.
1 产蛋鸭的饲养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5.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养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蛋鸭产蛋期禽流感免疫时添加抗应激药物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大多数养蛋鸭户反映,蛋鸭产蛋期间,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禽流感免疫后的减蛋应激较为严重。有人曾作试验,免疫后5d内,蛋鸭采食量大减,产蛋率可急减30%以上。经30d统计对比结果,免疫试验组比非免疫对照组产蛋率平均降低12.7%,损失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1产蛋鸭的饲养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1.1阶段饲养根据鸭的年龄和产蛋水平将产  相似文献   

8.
满红 《江西饲料》2011,(4):38-39
1产蛋初期(150~200日龄)和产蛋前期(201~300日龄)此阶段饲养管理是否恰当,可从产蛋率、蛋重和体重等方面判定。饲养管理正常时,产蛋率上升快,160日龄左右达50%,200日龄左右进入产蛋高峰期。多数蛋鸭品种初产蛋重40g左右,150日龄达到标准蛋重的90%以上,200日龄左  相似文献   

9.
蛋鸭群发病初期症状不期显,采食和外观无异常;后期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明显下降,部分蛋鸭羽毛松乱,下痢,脱肛,少数病鸭时有强直性痉挛症状,死亡率不高。特征性的主要表现为:蛋鸭开产日龄推迟,155日龄才见蛋,产蛋上升缓慢,180日龄产蛋率达45%,220日龄时产蛋率升到70%,高峰产蛋率仅为75%,已达产蛋高峰的则迅速下降到70%左右;产畸形蛋、薄壳蛋等,蛋壳表面粗糙,外面布满石灰状物。发病后期蛋小,蛋变轻;蛋壳色泽变淡,变薄、变软;蛋白、蛋黄色泽正常。常规抗菌素和抗病毒性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做好蛋鸭、种鸭群的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免疫接种、强化饲养管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搞好环境控制,可以避免蛋鸭、种鸭群发生产蛋下降综合征,确保鸭业生产稳定和经济效益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蛋(种)鸭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产蛋鸭的饲养特点我国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就巢性,蛋鸭的产蛋量高,90%以上产蛋率可维持140d左右,整个生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蛋鸭的这种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为满足其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性情温驯,生活和产蛋的规律性强,产蛋时间总是在下半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蛋鸭产蛋期不同阶段产蛋性能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ME水平分别为10.88、10.46和10.04 MJ/kg,CP水平分别为18.26%、17.07%和16.42%,选取刚开产的福建龙岩麻鸭1 674羽,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1羽。试验共持续32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6~18周龄),饲粮ME和CP水平均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产蛋高峰期(19~39周龄),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蛋鸭平均蛋重(P<0.05)。饲粮ME水平为10.88和10.46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产蛋后期(40~47周龄),饲粮ME水平为10.46 MJ/kg组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10.88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46和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为18.26%组的产蛋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7.07%和16.4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7.07%和16.42%组(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日产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产蛋性能指标,产蛋初期、高峰期和后期龙岩麻鸭饲粮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10.88、10.46、10.46 MJ/kg和17.07%、17.07%、18.26%,每日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1.47、1.60、1.48 MJ和22.96、26.16、25.81 g,饲粮的蛋能比分别为15.62、16.35、17.44 g/MJ。  相似文献   

12.
产蛋鸭饲粮需钙量相当大,多达3.5%~4.0%。因此,必须保证添加钙质饲料,最好是给鸭单独补充钙质。补充的方式可将1/3的钙质饲料混于粉料中,2/3的钙质饲料以碎片状单独供给蛋鸭自由采食。1)应在蛋鸭开产前进行补钙。为了使母鸭多产蛋、产高质量的蛋,应在开产前2周就开始补充钙质饲料。实践证明,产蛋鸭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0%~3.5%为较好,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85%以上)Et粮中钙的含量可增加到3.6%~4.0%。这样既可以防止鸭体内钙的缺乏,又不会动用骨髓中的钙源,且能保证鸭在正常产蛋期间对钙质的需求。除饲料中补钙外,在舍内或运动场所放置盛有贝壳粉、蛋壳粉和骨粉的料盒供蛋鸭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13.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的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一、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一)精心饲养主要从2个方面分析。1.抓好饱、足、洁、静4项工作。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侧重点是密切关注产蛋率、蛋重上升趋势,随之增加饲喂次数和提高饲料质量,尽快将其推向产蛋高峰。饱,就是让蛋鸭吃好吃饱,一般按预产期、开产期、休产期  相似文献   

15.
产蛋鸡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的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6.
1产蛋初期(150-200日龄)和产蛋前期(201-300日龄) 此阶段饲养管理是否恰当,可从产蛋率、蛋重和体重等方面判定。饲养管理正常时,产蛋率上升快.160日龄左右达50%,200日龄左右进入产蛋高峰期。多数蛋鸭品种初产蛋重40克左右,150日龄达到标准蛋重的90%以上.200日龄左右达到标准蛋重。体重符合该品种标...  相似文献   

17.
入夏以来,我镇蛋鸭养殖户普遍反映出现蛋鸭产蛋率下降的现象,通过病因分析得知,蛋鸭产蛋下降主要有品种、环境和营养三大因素。病鸭具体症状有采食量略有下降,精神不佳,粪便呈黄白颜色,带有呼吸道症状轻微,个别严重的鸭后期表现为瘫痪,绝食死亡。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结合本省丰县规模养鸭场的发病情况,采取控制传播途径、药物预防、隔离饲养等对患病鸭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蛋鸭在产蛋期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如营养缺乏,体能透支严重,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如产蛋率下降,蛋小、壳薄、易碎,蛋壳有麻点,羽毛蓬松散乱,甚至掉毛,步履蹒跚,个别鸭出现瘫痪。这些症状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并存或相继发生,一般通称为蛋鸭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产软壳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给蛋鸭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