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方元平  胡章喜  高静  项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61-162,164
对吴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55种,隶属于22科33属.分析了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态分布和利用价值,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9种,隶属于12科14属。分析了这些蕨类植物资源组成、区系特征、生态类型和利用价值,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阳山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源搜集,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25科43属71种,占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科数的54.35%,属的35.54%,种的19.4%。同时对其进行药用价值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为阳山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石围天坑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仕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376-5380
为掌握大石围天坑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84属224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37科63属139种.对药用蕨类植物生境及其药用状况进行了介绍,并为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其资源丰富,共有40科75属150种,并对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黄山市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36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35科63属,对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态分布、利用价值进行了叙述,对进一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梁芳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50-4552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的西北部,植物种类丰富。对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调查研究表明,官山共有36科64属123种,占江西省药用蕨类植物种的70.3%,说明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建立议最后对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贺游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28-10829
旬阳坝地区野生药用蕨类资源有42种,常以全草、根状茎或孢子入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黄酮类、甾类、生物碱、酚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对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该研究通过普查旬阳坝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评估了其开发利用价值,讨论了旬阳坝在对药用蕨类植物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有效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旬阳坝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焦作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植物资源丰富。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52种,隶属于17科23属。介绍了这些药用蕨类植物的入药部位与功能及其资源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药用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及标本采集鉴定,初步统计出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分布有药用蕨类植物75种(含2变型),隶属于26科44属,对该区系药用蕨类植物的多样性、药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表2参22.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共有水龙骨科蕨类植物13属37种,其中具备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8属13种.如石韦属有5种,分别为石韦、柔软石韦、相似石韦、光石韦、贴生石韦;瓦韦属有大瓦韦和瓦韦2种;伏石蕨属有伏石蕨;抱树莲属有抱树莲;骨牌蕨属有抱石莲;星蕨属有江南星蕨;水龙骨属有水龙骨;盾蕨属有盾蕨.调查结果显示,大石围天坑群区适合蕨类植物的生长,水龙骨科蕨类植物的资源比较丰富,并且药用蕨类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3.
常颖  田丽华  胡平  李家美  王瑞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16-3318,3321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保育状况。[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大鹏半岛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考察。[结果]大鹏半岛药用植物资源共203科748属1 303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67属113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155科674属1 182种。此外,来自于14个科的45种珍稀濒危植物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根据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药效将其分为15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及保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小陇山区蕨类植物在药用和食用、观赏等方面的价值,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访问,确定了鄞州野生蕨类植物的种类及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鄞州有野生蕨类植物33科62属117种,鄞州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在药用、观赏和食用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有的种类数量较少,在开发利用时应注意保护其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怀化地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汉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06-1807
从怀化地区自然概况出发,介绍了怀化地区的主要野生蕨类及其用途,列举并介绍了部分优美观赏蕨类,并就怀化地区观赏蕨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河南大别山蕨类植物区系地理分析,总结出河南大别山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蕨类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夏 《农技服务》2009,26(4):132-133
从药用、食用、观赏、工业用、指示及学术价值等方面阐述了蕨类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为蕨类植物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采用走访群众、数码拍照、标本采集鉴定等方法对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药用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及功效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区内共有77种药用植物,隶属45科70属,其中47种双子叶植物,17种单子叶植物,10种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其中,三七、半夏、结梗等12种已经大量人工栽培,马蹄香、乌头、三棵针等10种具有较好功效的药用植物仍是野生状态,未见人工种植。所调查的药用植物均生长于海拔1 400~2 300 m的地方。[结论]此调查结果可为阿舍乡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生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20科30属71种4变种.本文调查野生状态下陆生种12科21属30种2变种.其中土生占69%,石生占31%.对光适应幅度很广.土壤从微酸性至碱性石灰质土.分布海拔100~1900m.不同种对湿度要求差异很大.这些种类具有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观赏价值依据株形姿态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分为4类.提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蕨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