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丰县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小麦品种频繁串换等诸多因素,近几年江苏丰县麦田杂草发生呈现三大特点,阔叶草优势种显著改变;禾本科恶性杂草面积和种类剧增;多数禾本科杂草群落组成呈现明显明显的区域性分布,为了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必须采取加大统一供种力度,严格检疫,推广轮作灭草等农业防治措施及开展高产安全化学除草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使用精口恶唑禾草灵,不少杂草产生了抗性,抗性禾本科杂草不断出现,导致了麦田禾本科杂草种类愈来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日本看麦娘、棒头草、菵草、早熟禾、雀麦等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2010年日本看麦娘、菵草等在高邮市不少地区形成灾害,  相似文献   

3.
骠马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试验陆善庆,侯全民,管丽琴,张永康,陈兴泉(上海嘉定区植保站,201800)(嘉定区黄渡镇农科站)近几年,嘉定区麦田禾本科杂草为害呈上升趋势,部分麦田草害十分严重,常常使用数种除草剂都难以控制。1992年初,笔者对6.9%骠马浓...  相似文献   

4.
麦田杂草损失率测定及防除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稻麦连作面积扩大和麦田少免耕技术的逐步推广,麦田杂草群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草害也逐年加重。我市80年代后期麦田杂草以猪殃殃、繁缕、芥菜等双子叶杂草为主,占总草量的gi.92%。随着稻一麦一稻耕作制面积的不断增大,禾本科杂草逐年加重,看麦娘、硬草。棒头草等已成为稻茬麦田的主要杂草群落。1994年调查,禾本科杂草已占杂草总数的54.9%。麦田杂草已衍化为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群落为主。为了解单双子叶杂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单双子叶杂草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单双子叶杂草混生条件下的防除指标,我们…  相似文献   

5.
江苏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及其适用除草药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和危害较重,春季化除时田间杂草多,即使加量使用精恶唑禾草灵、异丙隆等麦田常用除草剂,除草效果与以前相比也显著下降.到小麦抽穗期,很多田块仍有较高密度的菵草、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耸立于小麦穗层之上,而株高较矮的硬草、早熟禾、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则在近地层和田埂上大量分布.  相似文献   

6.
沛县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超过4万hm2。麦田杂草优势种群是禾本科的硬草,占杂草总数的70%~80%,因其耐药性强,防除难度大,已成为本县麦田发生量最大的恶性杂草。1麦田硬草发生为害特点调查表明,本市麦田杂草以禾本科为主,主要有硬草、野燕麦、看麦娘、蜡烛草等,占全部杂草70%~90%。其次是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婆婆纳、牛繁缕、麦加公、荠菜等,占全部杂草的20%~30%。杂草优势种硬草属越冬性一年生杂草。其发生特点是:①发生为害期长。一般10月份出土,一直为害到第2年的5月下旬。冬前出土量占发生量的80%~90%,冬后春季继续出土,占发生量的10%…  相似文献   

7.
周益民  吉林 《杂草科学》1996,(2):22-23,17
稻茬免耕麦田恶性杂草发生危害和控制技术周益民,吉林,周国华,戴君淑,郦丘树(宜兴市农业局214200)(无锡市植保站)(溧阳市化工厂)(善卷乡农技站)(丹阳市荆林乡农技站)近几年来,麦田草害问题突出,以禾本科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草和阔叶杂草猪殃殃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两年普查,摸清了东台市麦田杂草种类、分布状况、出草规律、草相变化、防除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东台市小麦杂草达30个科76种,其中禾本科杂草有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蜡烛草、早熟禾、棒头草;阔叶杂草有猪秧秧、荠菜、大巢菜、卷耳、婆婆纳、繁缕、牛繁缕、野老鹳草。麦田杂草出草危害时间长,常年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小麦播种后10~30 d,以禾本科杂草和猪秧秧、荠菜、婆婆纳等为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翌年开春气温回升后,两大类杂草均有发生,以阔叶杂草居多。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省麦田草害日益突出。1982年全省麦田杂草二级以上发生面积(即密度达到化学防治指标的面积)据推算在900万亩左右,占三麦面积的25%。1985年上升到1600万亩,占三麦面积的40%。在麦子的病虫草三害中,杂草已占首位。我省麦田杂草的种类,在稻茬麦田,主要优势种有禾本科的看麦娘或硬草,阔叶杂草猪  相似文献   

10.
麦田杂草已发展成为影响我市三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据1986年春调查,全市麦田主要杂草21科63种。发生面积350万亩左右,其中禾本科杂草80万亩,阔叶杂草270万亩。而且密度很大,硬草、看麦娘等,一般每平方米2700~4500株,高的达9000株以上。每年全市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7.5万吨以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麦田草害,我们从1985年起,对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禁、工。药”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精”:即精选麦种。麦种内含有大量的杂草种子,随麦种调运和播种进行传播。1988年在郊县…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开始利用倒"W"形9点取样法对江苏省盐城市麦田杂草进行调查,以期摸清全市的麦田杂草种类及分布、草相和防除技术的演变。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市麦田杂草比较突出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是菵草、抗性看麦娘、雀麦、早熟禾等,阔叶杂草稻茬麦田主要是荠菜、抗性猪秧秧、抗性牛繁缕,旱茬麦田主要是波斯婆婆纳、播娘蒿、荠菜、蔊菜等,少数田块野老鹳草发生也较重。1983年普查麦田杂草有17个科,计40种,本次普查麦田杂草有21个科,计67种。优势杂草减少了大巢菜,新增加了菵草、荠菜等。  相似文献   

12.
我县稻茬麦常年占三麦面积的90%以上,以看麦娘、硬草、千金子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是麦田主要恶性杂草,全县发生面积25万亩左右,占三麦面积的39.7%,杂草密度每平方尺200~300株,严重田块超过千株。近几年,冬前化除已达18万亩,但草害造成的损失每年仍在1000万斤左右。1984~1986年,我站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在免、旋耕田的出草规律及化除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山东省东部地区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对山东省东部15个代表性县市区30个地块240个调查点进行了麦田杂草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麦田主要杂草有36种,其中越年生阔叶杂草24种,一年生阔叶杂草7种,越年生禾本科杂草3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种。针对杂草发生情况,提出了以草相选用苯磺隆、噻吩磺隆、氯氟吡氧乙酸、阔世玛、优先等除草剂为主的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麦田草害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我国小麦田的禾本科杂草主要包括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和多花黑麦草等, 田间杂草防除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以来, 长期用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 已经报道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一些学者就麦田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监测和抗性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小麦田抗精噁唑禾草灵杂草的发生种群、抗性水平、靶标酶抗性机理与非靶标抗性机理, 还梳理了抗性杂草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发生情况, 分析了我国在抗性杂草治理方面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 为农田杂草防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稻茬麦田硬草的发生特点及其化除对策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杨州225001)赵成美,魏强,顾立元,颜国强,袁英(江苏省国营大中农场大丰224135)硬草为越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部分麦田危害严重。春季硬草田间密度达2000-6000茎/米2,可使小麦...  相似文献   

16.
分别在冬前与早春开展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试验及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冬前使用5%唑啉草酯EC及早春使用3.6%二磺·甲碘隆WG均对小麦略有影响;冬前禾本科杂草防除选择6.9%精唑禾草灵EW、5%唑啉草酯EC、7.5%啶磺草胺WG等单剂与50%苯磺异丙WP复配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早春,几种除草剂与50%苯磺异丙WP复配使用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的优势不明显,而5%唑啉草酯EC和6.9%精唑禾草灵EW单剂对菵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推广用于早春菵草田块的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17.
50 g/L唑啉草酯乳油可安全应用于大麦田,有效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50 g/L唑啉草酯乳油80~120 mL/667 m^2于杂草2~3分蘖期使用,药后90 d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仍高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92-2002年选择稻茬小麦田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条件下发生量进行定田、定期系统观测。结果表明,麦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发生量年际变化趋势相反,1998年前杂草种群的消长变化和杂草主要发生期温度变化密切相关;1998年以后,禾本科杂草成为优势种群,其发生量在高位呈波动上升,并由Na草取代看麦娘成为优势杂草;阔叶类杂草发生量在低位呈小幅波动,其优势杂草变化小。禾本科杂草套种和免耕麦田杂草密度≥50株/0.55m^2的平均初日分别为11月21日和12月14日,平均终日差异不明显,为2月12日;阔叶类杂草密度≥50株/0.55m^2的初、终日套种和免耕差异均较小,平均初日为12日18日,平均终日为3月2日。禾本科杂草突增期每年出现3.7期,有80.5%的突增期为连续出现,在突增期杂草发生量平均占全生育期总出草量的74.8%,70%的年份突增期首现期为11月中旬或下旬;旬平均气温≥10℃有利于突增期发生,在旬平均气温降温幅度≥2.9℃且伴有较大雨量时也有利于突增期出现。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趋势及防除策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贵  吴竞仑 《杂草科学》2006,(4):9-10,45
小麦的安全生产在江苏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硬草、草、日本看麦娘和棒头草为代表的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麦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化学除草剂一直是江苏麦田杂草治理的重要手段。但生产上可安全、高效、经济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品种较少,加上杂草危害时期长、除草剂使用技术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化学除草剂使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需加大新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力度,大胆创新改造现有除草剂品种,建立完善的除草剂使用技术及其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之上的作物种类—农艺措施—农药种类和剂型—施药方法相结合的防除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东辛农场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面积大,以阔叶草为主,共计12科19种,危害严重的优势种为播娘蒿、荠菜、泥糊菜、萹蓄和小藜。近年来禾本科杂草扩展蔓延迅速,除雀麦为本地原有种外,其他均为外来侵入品种。阔叶、禾本科草混生面积有所扩大,化除难度增加。耕作制度、种植结构、栽培方式、频繁的种子调运、跨区收割作业和长期依赖苗后茎叶处理是麦田杂草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轮作换茬、合理耕翻、防除农田四边杂草、推进农业标准化"等农业措施的控草作用,改进和完善化除配套技术体系是当前东辛农场麦田杂草治理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