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霄礁美海区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特性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是海产经济贝类,分类地位属于瓣鳃纲、廉蛤科、巴非蛤属,俗称“花蚶”、“油蛤”。贝壳较薄,呈长椭圆形,壳表面有美丽的棕褐色花纹和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生长线。壳缘光滑,贝壳内面中央呈紫红色,小月面细长,披针状。  相似文献   

2.
一、坛紫菜秋季采苗。紫菜苗种培育到9月上旬开始成熟,成熟好的苗种,贝壳表面颜色由原来鲜紫色转变为略带土黄色或棕褐色,在阳光下斜看壳面,可见到一层棕褐色“绒毛”,此时若将贝壳下海吊挂一夜,让苗种在海水中受到刺激,就能集中、大量的放散出另一种种子一壳孢子。若这时大海水温已稳定在28℃以下,就可进行第二次采苗(秋季采苗)。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3,(11):29-29
9月17日,科技部、财政部公布2013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江西省都昌县周溪珠贝加工区内江西新生贝类工艺有限公司“贝壳废弃物综合利用、制作Parylene真空涂膜贝壳装饰板项目”榜上有名,获得70万无偿项目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4.
紫菜人工育苗有三种方式,即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体细胞有苗。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是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据笔者实践,并结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教训,简述对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的几点看法。1影响贝壳丝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光照、营养盐比重、pH值等。在生产管理中必须随时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符合藻丝各生长阶段的要求1.1温度的控制9月份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白露”降温季节池内水温低于22.5℃时苗易早熟,并自然放散,出现“跑苗”现象,影响了采苗生产。1993年我市采苗单位就遇到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国宾 《齐鲁渔业》2004,21(4):15-16
杂色鲍是珍贵的海产软体动物,软体部非常发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八珍”之冠。其贝壳可做中药,称为“石决明”,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现将杂色鲍人工繁殖及养成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海门市东灶港东北方约4海里的黄海中有座似山非山、似岛非岛的牡蛎堆,其整体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年龄的牡蛎经若干年的群聚生活而形成的贝壳礁,礁体表面又布满了活体牡蛎,当地渔民习惯称之为“蛎蚜山”或“蛎蚜堆”。占地总面积达440公顷。在沙质潮间带形成如此庞大的牡蛎堆笔者未见过报道,就连中科院的有关专家也无不称奇,认为“蛎蚜山”是世界上罕见的牡蛎贝壳礁,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蛎蚜山”由大小不等的8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质地坚硬。礁体表面起伏不平,局部沉积淤泥。礁体周围有黑色泥沙,俗称“铁板沙”。该区域…  相似文献   

7.
坛紫菜秋季采苗促使壳孢子大批放散,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目前使壳孢予放散大都采用“下海刺激法”。这种方法效果虽好,但有许多缺点。1.要把成千上万只成熟的丝状体贝壳,从育苗室运往海区吊挂,不但要有人力,还要使用车、船,工作量大,成本也高。2.在搬运过程中,藻体容易干死。3.贝壳互相摩擦,藻丝也会擦伤。  相似文献   

8.
鲍自古就冠以“八珍”之首,不仅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而且享有药用保健等多种用途,它的贝壳“石决明”是研制清肝明目类成药的传统药材。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而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而鲍鱼苗种也享有海中“软黄金”之美誉。  相似文献   

9.
栉江瑶[Pinna (Atrina) pectinata]俗称“海锨”、“大海红”,是一种大型贝类,其贝壳肌特别肥大,可制作珍贵海产品——江瑶柱。山东近海栉江瑶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成为各地开发的主要贝类之一。 一、栉江瑶分布与习性 栉江瑶在山东沿海分布较广,从胶州湾至渤海海峡,自潮间带的中、下区至水深百米的广阔水域均有栉江瑶栖息,特别是在低潮线至50m水深之间尤为繁盛。它多生活于水流不急,风浪平静,沙泥底的海区,将贝壳插入沙泥滩中,仅以宽大的后部露出地面,以足丝附着在粗沙粒、碎贝壳或石砾上,营固着生活,无爬行能力,一经附着便终生不再移动。栉江瑶喜与海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腕足  相似文献   

10.
引进优良品系“申福2号”坛紫菜及“太空1号”条斑紫菜,对其苗种培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及示范推广.将“申福2号”坛紫菜及“太空1号”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用搅碎机60 ~120 S切碎成300~500μm的藻丝段,喷洒于平铺的贝壳上,密度约为500段/cm2,进行移植贝壳培育.并对移植后的贝壳丝状体采用控制光时、光强、温度等调控措施,结果显示:坛紫菜“申福2号”在水温26 ~29℃下,获得丝状体贝壳10972.5 m2;条斑紫菜“太空1号”在水温22 ~21℃下,获得丝状体贝壳60 m2;两个品系的丝状体成熟率均达40%以上.在显微镜(10×10倍)下观察,成熟的坛紫菜丝状体经10 h的夜间海水刺激,一滴孢子水(面积约204.1 mm2)一个视野(面积约3.14 mm2)平均80个壳孢子;条斑紫菜丝状体经7d左右的池水搅动刺激,采苗帘—根纱头一视野平均20个壳孢子,采苗效果良好.采苗后的养成面积,坛紫菜“申福2号”为12194亩,条斑紫菜“太空1号”为29亩.  相似文献   

11.
三角帆蚌贝壳基质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贝壳和珍珠是碳酸钙在有机基质调控下形成的结构高度有序的生物矿化物。贝壳有机基质包括贝壳基质蛋白、糖和少量的脂类,其中贝壳基质蛋白对贝壳和珍珠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三角帆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贝壳基质蛋白的研究对于揭示淡水珍珠形成机理和培育高品质淡水珍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已发现的与三角帆蚌棱柱层和珍珠层形成相关的26个基质蛋白,包括氨基酸组成、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构特征,以及参与贝壳碳酸钙沉积、贝壳有机框架形成、晶体形貌调控、贝壳着色调控及与珍珠重量性状的关联性等生物矿化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珍珠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武林 《南方水产》2006,2(4):19-23
试验于2003~2005年连续进行了3年。“申福1号”的贝壳丝状体培育条件与传统品种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培育良好的“申福1号”贝壳丝状体其壳孢子放散量与传统品种几乎一样,完全能满足生产大规模采苗要求。“申福1号”苗种下海养殖1个月,其藻体平均长度是传统品种的2倍多,表现出生长快,生长期长,不易成熟,色泽好等优点,增产增值效果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贝壳试制水泥的基本情况:我国海、淡水渔区盛产贝类,大量的贝壳以往除少数制钮扣和壳灰外,很少利用,近年来虽逐步利用,但还不普遍。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水泥”就是以碳酸钙为主的石灰石作原料制成的。现有水泥生产量远不能满足要求,在党提出全党全民办工业的号召下,群众大搞水泥工业的局面已经形成,而我们渔区一般又因  相似文献   

14.
文蛤(Meretrixmeretrix)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创汇率高。养殖文蛤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技术管理方便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沿海渔区加速实现农村小康和现代化进程一项支柱产业。1文蛤的生物学特性1.1文蛤的形态特征文蛤属软体动物门,真瓣腮纲,帝蛤科,文蛤属的一种双壳贝类。贝壳背线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被有一层黄褐色光滑似漆的壳皮,壳面花纹随个体差异甚大,小形个体,贝壳花纹细致、清晰、典雅,花样多端,大型个体则较为恒定,通常在贝…  相似文献   

15.
《海洋渔业》1985,7(4):182-184
十、如何防止养殖扇贝大量死亡?扇贝海上养殖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扇贝死亡前的症状,贝壳边缘缺刻不全,贝壳内面呈黄褐色,外套膜边缘向里萎缩,症状越重的个体萎缩越厉害,得病的个体虽已过了繁殖季节,但腹嵴内仍剩有大量的生殖细胞,雌雄易辨等。这些症状说明扇贝处于病态,是发生海上大量死亡的前兆。应立即分析病态的原因,如是养殖密度过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天凤 《南方水产》2006,2(6):72-75
近江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对象,在华南沿海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根据肉的颜色,近江牡蛎通常被珠江三角洲蚝民称为“赤蚝”和“白蚝”,但它们的贝壳形态极其相似。近江牡蛎分类鉴定研究已被探讨多年,传统的形态学、解剖学等已不能完全解决近江牡蛎的分类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江牡蛎分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近江牡蛎分类研究进展,综合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华南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可能是3个物种的混合体:“赤蚝”可能是一个新种,而“白蚝”含有香港巨牡蛎和有明巨牡蛎2个物种。  相似文献   

17.
文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中  李复雪 《水产学报》1988,12(3):251-258
本文采用透光法鉴定文蛤的年龄.当贝壳在光透射下,条纹清晰显出。贝壳的亮带形成是在5月至10月,暗带则在10月至翌年的5月间形成。不同年龄组的亮带和暗带形成的时间没有差别。通过贝壳的亮、暗分界线,可以判断文蛤的年龄。  相似文献   

18.
初永娟 《齐鲁渔业》2008,25(11):12-12
1人工栽培紫菜的生长过程紫菜的人工栽培分丝状体培育和叶状体养成2个阶段。丝状体培育阶段:春末取成熟的叶状体经阴干刺激后,放入盛有海水的容器内放散果孢子,当放散量达到要求时,捞出叶状体。把孢子水按一定比例喷洒到已放有贝壳的培育池内,果孢子即附着到贝壳上,萌发钻人贝壳内生长成丝状体。秋季水温下降时,贝壳内丝状体成熟并放散壳孢子,将维尼仑网帘放入培养池内采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条斑紫菜、坛紫菜、长紫菜、华北半叶紫菜以及甘紫菜游离丝状体藻丝球内“钙粒”形成过程、条件,以及光镜和扫描电镜下“钙粒”的形态结构及其与丝状体的关系。游离丝状体的培养是从采果孢子或用组织捣碎机将藻丝切成200~300μ的碎段再重新接种到培养液中开始的,逐渐形成球状和花絮状藻丝球,一般在培养2个月后藻丝球内开始形成“钙粒”。光学显微镜下“钙粒”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或者由小的球状粒堆成的不规则形。最大的达1.5×0.5mm,小的如粉末。“钙粒”的颜色多数为半透明的白色,有些由于表面附有丝状体而呈丝状体的颜色。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钙粒”是自内向外的放射状结晶形成的,结晶有束状、梳状、书状,表面的丝状体是镶嵌在“钙粒”表层的,内部的藻丝则是存在于一个钙质的坑道里。紫菜自由丝状体藻丝球内的“钙粒”与贝壳丝状体的“鲨皮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钙粒”是在自由丝状体的藻丝球内,而“鲨皮病”的砂粒是出现在着生有丝状体的贝壳表面。“钙粒”的基本组成是 CaCO_3,但实验证实它与海水中过量的 Ca~(++)无直接关系。在藻丝球的内部共生着两种杆菌和两种球状蓝藻,仅仅是杆菌在我们这种培养条件下并不能形成“钙粒”,初步推测“钙粒”可能是人工培养紫菜游离丝状体这个小生态系的产物。X—射线粉晶分析,“钙粒”、“鲨皮病”中的砂粒和贝壳丝状体的附着基质——文蛤壳的初步鉴定结果很相似,但紫菜的果孢子却不钻进“钙粒”中而很喜欢在贝壳中生长。  相似文献   

20.
紫菜丝状体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本淑 《齐鲁渔业》2002,19(2):17-17
紫菜丝状体的生长基质是各种贝壳,但以文蛤壳较好。贝壳使用前应洗刷干净,剔去残留的闭壳肌,以免影响水质。 丝状体常见病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由病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黄斑病、泥红病;一类是培养条件不适造成的病害,不具传染性,如乙型泥红病;再是丝状体贝壳在培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