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高藠头加工成品率和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又名荞头、薤,丰都习称把子蒜,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9月种植.翌年6月收获.以鳞茎入食。丰都上世纪70年代初从湖南湘阴引种试栽.面积逐渐扩大.常年种植面积800hm^2.产鲜藠头2万t.加工半成品——盐渍藠头1万t,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藠头种植和加工出口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藠头又名薤,丰都县习称把子蒜、腿子蒜,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二年生栽培,9月种植,翌年6月收获,以鳞茎入食.丰都县20世纪70年代初从湖南引种试栽,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种植面积达800hm2,产鲜藠头20 000 t,加工半成品--盐渍藠头10 000 t,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出口藠头种植和加工生产基地.经多年试验、研究,我们已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在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许真 《中国果菜》2010,(3):40-40
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藠头幼苗分别培养在15℃、20℃、25℃和30℃等4个温度条件下,通过对其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将外植体接种于蔗糖浓度分别为5%、6%、9%、12%的MS+NAA0.1mg·l^-1培养基上培养15周,每周对鳞茎形成和生长状况进行观察。从两组试验数据中发现温度和蔗糖浓度对葛头鳞茎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薤又称藠头,是我国特色蔬菜。近年来随着薤种植面积的扩大,大蒜根螨(RhizoglyphusalliiButetWang)对薤的为害也迅速加重。大蒜根螨群集于薤地下肉质鳞茎处取食为害,受害鳞茎细小,虫量高时鳞茎由外向内腐烂,干燥时外层表皮变褐;地上部表现生长缓慢,叶片细少、发黄,基部叶片逐渐黄枯并向心叶扩展,重发田块常断垄绝收。  相似文献   

5.
薤为百合科葱属能形成小鳞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二年生蔬菜栽培。别名藠头、藠子、薤白、钓子、火葱、菜芝、鸿荟等。薤原产于中国,初始为野生,后经驯化为栽培作物。  相似文献   

6.
荞头的栽培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头(Allium chinensis)又名藠头、莜子、薤或荞薯等,属香辛类蔬菜,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鳞茎宛如蒜瓣,味似大蒜,叶细长,管状中空,深绿色,稍带蜡粉,假茎白色,带有紫红色纵条纹,根为须根。花淡蓝紫色,不结种子,用鳞茎繁殖。荞头抗逆性强,各种土壤均可种植。近年来,加工外销,颇受国际市场欢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薤生长发育与分蘖规律,以江西地方品种生米藠头为试材开展了薤生长动态及其分蘖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薤植株鲜质量、根鲜质量、鳞茎鲜质量和叶鲜质量及株高、叶数、根数、最大叶长等均随生长进程逐步增加,呈单峰曲线的增长动态,且均在鳞茎膨大期增长最快。薤分蘖发生于鳞茎膨大期,一般行3~4级分蘖,分蘖数(X)与分蘖级数(n)的关系为:X=2n。薤鳞茎鲜质量与单株叶数、叶鲜质量和分蘖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根数、根鲜质量和植株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祝花  汪细桥  郑彬  陈红 《长江蔬菜》2015,(16):17-18
<正>舒安藠头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特产,以当地特有的大叶藠藠头品种为原料,经特有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独特色泽、风味的藠头腌制产品。舒安藠头产地和加工地范围为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主要包括舒安、徐河、燎原等22个行政村,适宜藠头种植的耕地面积近3 333 hm2。2010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9.
李锦康 《长江蔬菜》2013,(22):58-59
团葱属百合科蔬菜,又名薤、藠头、小蒜、苦蒜、野蒜等,主产于重庆、四川大部地区及贵州遵义等地。主要食用部位为鳞茎,味辛辣,其薹及幼嫩全株也可食用。鳞茎可腌制、泡制,也可作火锅底料;幼嫩全株可腌制及作佐料;薹可腌可炒。2010年9月,由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从遵义引入威宁试种成功。2011-2012年,我们在威宁境内开展多点试验与示范栽培,其中包括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播种期、不同定植密度等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地块产量可达1871.60 kg/667 m2,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藠头是岳阳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藠头这一特色品种,充分发挥加工企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行"企业(藠头加工厂) 农户,加工连种植"这一经营模式,大搞产业结构调整,使藠头基地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的200hm2左右发展到现在的2 000 hm2以上,其中优质藠头基地有1 700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湘阴县的三塘乡、东塘乡、石塘乡、白湖乡.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藠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祖华  彭莹 《长江蔬菜》2015,(13):40-42
藠头是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之一,被誉为"菜中灵芝",多生长于南方。对藠头种植过程中土壤、品种的选择及播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也提出了藠头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岳阳市藠头加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藠头加工业的对策及建议,并提出了近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我县藠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可观,但藠头病虫为害逐渐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2006年我们进行了竹醋液防治藠头疫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两种方法进行了兰花"OtochilusalbaLindL."的微型繁殖。1.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单位下同)NAA和2.0Lip;2.利用Phytamax兰花繁殖培养基,使从假鳞茎基部产生的匍匐茎进一步发育,在匍匐茎的末端形成鳞茎结构最终形成10~15个带两个枝叶的假鳞茎。包括母体鳞茎在内的所在假鳞茎繁殖迅速形成了25~35个假鳞茎。最后,在一个培养容器中50天内形成了100多个假鳞茎。单个假鳞茎在IAA或IBA存在下生了根。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反应器内‘Casa Blanca’百合鳞茎的生长显著优于在固体培养基培养,培养16周后鳞茎鲜样质量为培养初期的22.4倍,但固体培养只达到16.5倍;5 L气球型生物反应器内接入400个小鳞茎时,可获得295个>1.1 g以上的鳞茎,多于其它培养密度;生物反应器内生产的鳞茎地上茎发生率高于在体培养基上培养的鳞茎,1.1 g以上的达到90%,但在固体培养基培养的鳞茎,2.1 g以上的也只达到65%。  相似文献   

16.
<正>藠头又名薤,属百合科葱属作物,可作蔬菜和药用。新建县种植藠头历史悠久,特别是生米镇,每年种植面积8000hm2,平均667m2产量1500kg,总产18.9万t,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生米藠头以极为优良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6年经农业部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7.
舒安大叶薤,别名南薤、三白藠头,是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的地方品种.据元代<农桑辑要>记载,早在南宋时期,江夏区梁子湖沿岸已开始大面积种植该藠头品种,800多年来从未间断,是湖北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拳头产品之一.特别是环绕梁子湖的舒安,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土质,所产藠头风味独特,具有层多、色白、肉脆、个匀等特点,在清代被作为贡品,还曾入选满汉全席而使"舒安藠头"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8.
东方百合组培条件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方百合组培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以茎尖组培诱导出的小鳞茎为试验对象,不同激素浓度对小鳞茎增殖影响较大,MS+BA0.5~1.0mg,/L+NAA0.1~0.3mg/L,最适宜小鳞茎增殖;提高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到6%~9%,结合暗培养,小鳞茎增重明显,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藠头是我县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草本作物,由于种植历史悠久,连作面积逐年增加,致使藠头刺足根螨在我县为害日益加重,一般减产20%~40%。重的达70%~80%,严重影响藠头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于2006年底至2008年6月对刺足根螨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1为害状  相似文献   

20.
分蘖洋葱为葱科葱属洋葱的丛生变种,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茎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分蘖洋葱不同于常见的洋葱,一般每株分蘖成多个至十多个大小不规则的铜黄色鳞茎;形状较小,像大蒜中较大的蒜瓣(小鳞茎),鳞茎略有大蒜味。分蘖洋葱与普通洋葱有区别:普通洋葱每株形成一个较大的鳞茎,多以种子繁殖;而分蘖洋葱形成一丛鳞茎,很少开花结实,用分蘖小鳞茎繁殖。因此.分蘖洋葱被定为洋葱的丛生变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