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遗传转化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以及干旱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培育高抗的林木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转基因技术目的性强、时间短,同时林木不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敏感问题,所以基因工程手段在林木的应用更加便捷。该文阐述了林木相关功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应用,讨论了抗病、抗虫、耐盐碱等逆境胁迫基因遗传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林木耐盐碱相关基因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盐渍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与生态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为林木耐盐碱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一批林木耐盐碱相关基因相继被克隆、功能得到定位,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一些林木耐盐碱转基因株系。文中综述了近10年与林木耐盐碱相关的渗透调节保护基因、功能蛋白基因、调节蛋白基因、抗氧化酶基因等的克隆及其工程应用2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技术不断进步为基因的功能解析和生物的定向改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林木基因工程育种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而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目前国内对林木基因工程育种中处于关键地位的转基因技术进行系统论述的还比较少。文中从原理、过程和优缺点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几种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的转基因技术,评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的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林木的无性繁殖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林木的无性繁殖种类及应用范围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无性繁殖已从数量化繁殖上升到基因的无性繁殖,其概念已引用到细胞分子水平。(2)林木的无性繁殖更广泛地应用于林木遗传改良领域。(3)根据树种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将各种无性繁殖方法组合并与多圃配套使用,即可取得高速、高质、高效的林木繁殖效果。(4)林木无性繁殖除具有识别品种、基因型保纯和调节林木成熟效应的功能外,同时还推动了无性系林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木遗传工程及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调节(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遗传工程有利于保存林木遗传资源,改善全球气候,减轻自然林的过度采伐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林木产品需求。控制林木真菌、病毒病、虫害和杂草的遗传工程方法正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尽管转基因林木的历史不长,种类不多,但它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以及和木材质量相关的基因已被分离并应用于林木遗传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中的新技术使得高效林木遗传改良成为可能并将促进这些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木质素的应用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全过程并不完全清楚。有关松树自然突变体和转基因林木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过程。这些发现对完善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加深对木质素前体生物合成途径的理解和通过遗传工程改善木材质量有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林木遗传工程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6.
真菌病害是林木的主要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突破,转录组技术和代谢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林木真菌病害研究,主要包括致病和抗病关键基因的挖掘、林木防御物质的动态合成、抗病分子育种等方面,但林木如何抵御真菌病害及其两者间的互作机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中通过对林木遭受真菌侵染后的转录组信息和代谢组信息进行探讨,包括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林木防御关键基因和关键代谢物、关键防御机制及功能网络等,将在理论上丰富林木响应真菌病害侵染的过程,为林木和真菌病害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林木抗性育种和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此外,基于目前转录组和代谢组在林木真菌病害防御反应方面的研究,对林木基因组研究、多组学联合研究以及病原菌组学研究等进行展望,以期为林木真菌病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森林因承担多种功能而凸显其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对树种进行针对性遗传改良是林业发展中的永恒话题。周期性较长是常规林木遗传育种的主要缺陷,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恰好将之弥补。综述了现今林木基因工程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应用,并对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会香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05,41(3):148-157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除Bt之外又一个愈来愈研究较多的抗虫基因资源,其分布广泛,在豆科、茄科、禾本科、葫芦科及十字花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主要通过2种途径获得并在多种植物中进行转化,获得抗虫转基因植株。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本文在总结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探讨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害虫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观赏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近10a来有关植物花青素、花器官发育基因克隆、花衰老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植物花青素代谢途径及其主要酶类的作用之研究已较为成熟,一大批调控植物花色的结构基础民调节基因已被克隆。利用反义基因及共抑制原理导入外源基因已培育出了新的观赏植物品种,控制植物的花器官发生的基因也被克隆,通过对花器官基因的改变,可以改变植物花化衰老有些是受乙烯的控制,有些则与ABA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为创造新花色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林业科学研究信息为林业基础理论与适用技术研究节约了研究资源,提供了研究方向,拓展了研究领域,加大了研究深度.加快林业科学研究机构电子阅览室建设,为林业数字化建没、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区布局、生态保护和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实现湿地公园“保护一利用一提高”相协调,促进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为了挖掘比拉底白刺耐盐相关基因,对其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分析。[方法]以比拉底白刺幼苗为材料,用200 mmol·L^-1 NaCl对幼苗处理7 d,并对胁迫处理和对照植株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有效序列组装共得到应答盐胁迫的168463条unigenes和19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聚类,分别获得64个GO功能小类和25条KEGG通路。进一步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转录调控、氧化还原以及抗逆相关基因在比拉底白刺应答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筛选到3个重要的节点基因,分别是热激同源蛋白基因、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和Win类蛋白基因。[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盐胁迫下比拉底白刺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注释信息,有助于理解其耐盐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开发耐盐分子标记及通过基因编辑改良植物耐盐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业高水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政策支撑。文中以德国杜能研究所为例,对其在林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进行梳理,分析其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归纳其创新研究机制,包括畅通的跨所协作、全面的监测网络、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机制、注重实效的科学政策咨询、互补的科研合作机制和不断优化的公共沟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林业科研支持政策制定的启示,包括科技创新应以林业发展政策为导向、积极推动跨学科研究、注重林业软科学研究、建立支撑科研和政策咨询的数据基础,以提升我国林业科学研究和政策咨询水平,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立辉  方文  刘杨  何平  王海洋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08-111,118
阐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及生态网络的特点,综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系统特征体现了山地型城市森林的自然生态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空间格局的优化及同其他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以及群落组成与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Over the last century,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on forest lands has shifted from a singular focus on resource extraction to many foci, such as recreation, tourism, conservation, view-scapes, cultural and spiritual values, sustainability, and other values. As a resul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land managers must now include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In addition, the public's interest in having greater participation in l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in genera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has never been greater. The gener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which is expressed primarily through conventional means – such 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targeting academic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e.g., patents, licenses, agreements) primarily for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 does not always satisfy the needs of resource managers and public. In recent decades, there has been rapid growth of methods to help bridge this gap by better connecting new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generation with public needs. The U.S. Forest Service is making science delivery as important goal as science creation, including structural institutional changes at the interface among researchers, resource managers, and the public, allocating an appropriate portion of project funding specifically for delivery. The Forest Service is considering increasing its use of citizen science an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 which brings resource managers, decision makers, and the public into the research process to varying extents – as part of the agency's science delivery efforts. Here we explore citizen science an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s possible vehicles to augment existing science delivery eff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ederal land management agency. We found that these mechanisms facilitate public involvement in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way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research and desired use of research outcomes, either citizen science or participatory research could enhance the use of science in som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discussions, possibly leading to supporta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