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SPOT5影像正射纠正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3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为研究区,探讨了高分辨率SPOT5卫星影像正射纠正的应用方法,对影像纠正精度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要求对SPOT5 2.5m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其精度可以满足1∶1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SPOT5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影像增强、影像配准、影像融合和影像正射纠正一系列图像处理,对处理好的影像进行矢量化,通过在外业实地调绘及内业图形整理,进行比较。得出SPOT5影像更新地形图价格低、工作量少且易于操作,因此,SPOT5卫星影像在1∶1万地形图修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有些地物在影像图上不易判别。  相似文献   

3.
白娟 《吉林农业》2011,(8):253-253
双辽市农村土地调查的外业工作底图,采用了法国SPOT5陆地资源卫星于2006年9月及2007年9月摄取的地面分辨率为2.5m的航天遥感影像,首先经纠正后制作成双辽市标准分幅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174幅,再套合经处理后的双辽市农村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然后对影像进行相关解译和依据影像对界线适当调整,最后用绘图仪喷绘输出覆盖双辽市全境的农村土地调查外业工作底图,用于外业调查工作。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工作底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勇  刘悦翠  王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52-8553
结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实践,介绍了SPOT5卫星影像在该项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一些工作方法和步骤,分析了该种方法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SPOT5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的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几种融合后的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根据其精度对比结果,建议针对不同地物,采用不同方法融合的影像进行变更调查,以提高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精度.同时,对利用SPOT5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并输出1:1万成果图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SPOT卫星影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广泛应用于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和跨越区域工程建设中,可以为拟建的长输管道通过地区提供新的工程环境信息,应用SPOT卫星影像数据技术可以长输管道工程在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减灾防灾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就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方法以及高分辨率卫星信息源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快鸟卫星影像的图像处理、影像的解译等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新津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实践,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其技术指标符合《规程》要求,探索出了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试验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目视解译的技术进行探讨,并对比分析计算机自动解译相对于目视解译的不足。森林资源目视判读存在很多人为主观性,常产生一些误差,而SPOT5遥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分辨率,可提供丰富、可靠、高精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选用宁夏石嘴山矿区(惠农采煤沉陷区)1987年航空遥感正射影像、2003年SPOT5卫星影像和2009年RapidEye卫星影像进行地表覆被解译,对3个时相的地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掌握该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并给出环境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敦煌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为例,探索了应用SPOT影像数据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应用研究发现,利用SPOT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与已有土地详查矢量数据及外业调查数据相结合建立数据库,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建设的准确性,是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变更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南锋  张小英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90-893,907
从高分辨率影像提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方法入手,介绍了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及其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优势,并以ENVI软件的面向对象分类模块为基础平台,实现了利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乡宁县红土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提取。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中具有很高的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分辨率遥感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选用2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进行监督分类,提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对监督分类后的结果采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分析,获取2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数据。同时,通过建立解译标志收集相关调查资料,采用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获得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库,以此作为参照,对采用分类后比较法获得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运用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2005年QUICKBIRD遥感影像和2004年SPOT5遥感影像,通过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关系的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完成从遥感图像获取的土地覆盖信息到土地利用信息的转化。以Visual C++6.0为开发语言,利用Ar-cObject地理信息系统2次开发组件,设计了专题图约束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辅助系统。对变化图斑进行提取,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快速确定土地利用变化的范围,增强外业调查的针对性,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在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利用1995和2009年2期LandsatTM和SPOT遥感影像,对五指山规划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热作园为主的人工景观组分急剧增加,天然林和橡胶林面积大幅减少。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天然林和橡胶林转化为热作园和耕地,耕地转化为热作园和居民区。景观格局分析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及多样性增大,优势度减小,天然林和橡胶林对景观的整体控制作用减小,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和均匀。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策及科技等因素是研究区短期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用单一传感器的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存在着识别的土地利用类别少、某些类别混分现象较严重、分类结果的精度较低等问题。以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光谱数据的融合为例,提出了适宜于该地区的两种影像融合方法:主成分变换法和乘积运算法,并从影像的光谱质量、纹理信息和目视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显示,主成分变换法为较理想的融合方法。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实验样区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应用使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的类别分类正确率提高达到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明显减少,分类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此研究对于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的评价与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选取海南省屯昌县作为试验区,以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08年经校正的SPOT影像为数据,利用ENVI4.5中的监督分类提取了影像中的耕地、园地和林地信息,并对提取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行六面体法在提取耕地信息方面的精度最高,可以达到85.60%,最小距离法在提取园地信息时可以实现82%的精度,最大似然比分类法提取的林地信息精度在80.38%。"异物同谱"和"同物异谱"现象是也是影响分类精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地处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宁夏固原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发展历程中3个典型时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借助GIS和RS技术获取其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度、变化度、转移度和合理度4个方面展开研究,对2003—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4年固原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稳定性不断降低,农林与城市建设用地的优势主导地位发生易变;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是城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也是农林用地流转的主要方向;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过快导致扩展弹性严重失调,应该引起地方政府警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宁夏月牙湖生态移民区2010年与2012年2期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并且与实地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相结合,对该生态移民区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2012年,由于生态移民过程中对移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规划调整,移民区天然草地、沙地面积明显减少,而耕地、林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移民对改善当地土地利用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标准,研究区2010—2012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桦川县水稻种植集中区域为示范区,选择8 km×8 km为试验样区,分别利用SPOT4(20 m)、SPOT5(10 m)数据对水稻播种面积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并结合地面实际测量获得道路、林带、沟渠等线状地物,最后利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别求得2种数据源的水稻提取结果,以Quick-Bird(0.61 m)的解译成果为真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区内SPOT4(20 m)与SPOT5(10 m)数据源解译数据误差在1.20%,在黑龙江省利用SPOT4(20 m)数据人工目视解译水稻种植面积与SPOT5(10 m)的数据精度相差不大,在实际水稻种植面积提取中可以利用SPOT4(20 m)数据代替SPOT5(10 m)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了解热带滨海城市发展过程中景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基于SPOT的影像数据,应用RS、GIS 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海南省三亚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2—2012 年三亚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三亚市仍以耕地和阔叶林为主,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有相互转移表现,2002—2012 年,水田面积减少了25.75%,水库/坑塘减少6.21%;草丛、建设用地和旱地面积分别增加143.16%、86.89%和10.20%;(2)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分析,得出研究区域景观斑块总体数量减少,说明这期间三亚景观破碎化趋势降低,主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不断加强,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原来分散的乡镇村落等居民集中地聚集成片,转变为城市化建筑群,从而导致了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