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娩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决定于产力、产道和胎儿3个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这3个因素正常,而且三者之间能相互适应,就可保证分娩正常完成,否则就可能导致难产发生. 1 产力产力由阵缩和努责这两种力量构成,它对分娩过程中胎儿的顺利产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阵缩阵缩是子宫壁的纵行肌和环形肌发生的蠕动性收缩和分节收缩.动物的分娩过程启动后就随之出现了阵缩,当胎衣排出后阵缩停止.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症又称乳热症.其特点:奶牛在分娩后突然卧地不起,四肢瘫痪,丧失知觉.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以3~6胎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分娩后的3~5 d,故称为产后瘫痪.治愈母牛在下次分娩时,有可能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通常在3~6胎最易发生,初产牛几乎不发病,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牛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  相似文献   

4.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通常在3~6胎最易发生,初产牛几乎不发病,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牛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  相似文献   

5.
1 钙缺乏症 分娩后突然发生,呈静卧状态,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6.
母猪在分娩时每隔 5~ 3 0分钟娩出一胎儿 ,且一般 3~ 4小时分娩结束 ,此为正常的分娩。当分娩间隔超过 1小时或经 8小时还未分娩完 ,再结合母猪阵缩微弱、呼吸加快等临床表现就可以认为是难产 ,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下面就难产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 难产的原因1 .1 产力性难产 :是由于母猪阵缩努责微弱造成的。1 .2 产道性难产 :是由于骨盆狭窄、子宫宫颈狭窄、阴道门狭窄、产道狭窄等原因造成的。1 .3 胎儿性难产 :是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所造成的。2 难产的处理2 .1 推 :当观察到母猪阵缩微弱时 ,可…  相似文献   

7.
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为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在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见于第3~6胎,在顺产后3d之内发病(多数在产后12~48 h).初产母牛几乎不发此病.也有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发病的.该病散发,但复发率高,并有遗传倾向,如娟姗牛较多发.我国高产的犏牛,也常发此病.  相似文献   

8.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是泌乳母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倒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6~12h之间,通过静脉进行2次钙剂注射也不能起立的牛.本病常发生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从分娩后72h以内卧地不能起立;通过详细的临床学检查或临床病理学检查,在各器官或各部位都查不到有特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正常分娩或非正常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脱落.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其代谢性疾病、乳腺炎、子宫炎和以后发生流产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泌乳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牛在2次钙剂治疗后24h仍不能站立,常发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本文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母羊后期经常发生的一种亚急性代谢病,通常在妊娠最后2个月发生,有时也可在分娩前2~3d发生,主要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引起。病羊主要特点是低血糖,肝脂肪浸润,血液、尿液中含有酮体。如果无法及时预防发病,可能给养羊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症状母羊妊娠毒血症通常在妊娠最后2个月内发生,尤其是分娩前10~20d更容易发生,有时会在分娩前2~3d出现发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  相似文献   

14.
生产瘫痪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代谢性疾病,以舌、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特征.初产奶牛几乎不发病,易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特别是产奶量最高时期(三至六胎或5~9岁之间).大多数发生在正常产后3d之内(多数发生在顺产后12~48h,平均21h);少数病例发生于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此病为散发,但是个别奶牛场的发病率可以达到25%~30%.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时可以再次发病.2010年以来,笔者共收治奶牛生产瘫痪病例11例,采用乳房送风疗法,治愈9例,好转2例.  相似文献   

15.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阶段.通常情况下,怀孕母猪分娩是比较顺利的,出现难产的情况很少见.尽管如此,为减少初生仔猪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保证其健康发育生长,饲养管理人员应注意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分娩头数增多的同时也伴随着死产数量的增加。通常,我们的目标是将死产头数控制在总产仔数的3%~5%,但死产头数往往超出这个目标值。人们都试图通过恰当的营养设计和饲养管理来增加仔猪的初生重。在这种情况下,母猪在分娩时如果没有必要的人工辅助,一些很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母猪难产,甚至死产,使事态恶化。从发生的时间看,死产可分为三种:一是发生在分娩之前,在分娩前死亡的仔猪肺部呼吸停止;二是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分娩中死亡的仔猪肺部呼吸停止;三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5~9)岁,初产奶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头3d之内(集中在产后12~48h),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分娩后数天或数周以及在怀孕末期发生的极为少见。笔者所在地区该病多为散发。1病因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是直接原因,目前公认的促成血  相似文献   

18.
乳牛生产瘫痪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代谢病。多发生于产后3日,少数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近几年共治疗生产瘫痪35例,治愈率为100%,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生产瘫痪病又叫奶牛低血钙病或乳热症,是一种常见的、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代谢和严重产科疾病,其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四肢瘫痪或是知觉丧失等。该病主要出现在高、中产奶牛身上,大多数是在顺产后的3d内发生,特别是在产后的12~48h最容易发生,少数发生在分娩前数小时或是分娩过程中,很少在分娩后的数周或妊娠末期发病。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生产瘫痪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瘫痪是养牛户常见的奶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养牛积极性.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分娩时及分娩后一时性脑压急剧降低造成.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情况及治疗进行了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