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南山区旱作玉米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山区是典型的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大于10℃有效积温1900-2800℃,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400mm以上,且集中在7月份之后,对玉米后期生长十分有利。但春季干旱、低温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两大气候因素,春夏之交气温低、风沙大、倒春寒频繁、晚霜结束迟.对玉米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极大。针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玉米在宁南山区的固原市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品种老化、抗逆性差、产量低,长期以来受春夏之交低温干旱两大气候因素限制,发展十分缓慢。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两大灾害性气候的影响,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都有了突破性发展.成为山区农业生产中一项推广最快、效益最高、增产幅度最大的农业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关键气象灾害对环洞庭湖区作物及种植模式的危害情况,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4—2013年岳阳站、常德站、益阳站的农业气象资料和《湖南农村统计年鉴》环洞庭湖区各作物的产量,对该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指数、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并对灾情指数和作物产量及种植模式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气象灾害主要是高温、干旱、低温和洪涝。环洞庭湖区各地区出现灾年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是存在地区差异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高温对常德和益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而轻度干旱对岳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对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油菜+棉花和油菜+玉米4种种植模式来说,高温和轻度干旱对其影响最大,其次还有倒春寒、轻度洪涝、中度干旱、轻度寒露风和4月低温等灾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关键气象灾害对环洞庭湖区作物及种植模式的危害情况,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4—2013年岳阳站、常德站、益阳站的农业气象资料和《湖南农村统计年鉴》环洞庭湖区各作物的产量,对该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指数、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并对灾情指数和作物产量及种植模式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气象灾害主要是高温、干旱、低温和洪涝。环洞庭湖区各地区出现灾年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是存在地区差异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高温对常德和益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而轻度干旱对岳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对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油菜+棉花和油菜+玉米4种种植模式来说,高温和轻度干旱对其影响最大,其次还有倒春寒、轻度洪涝、中度干旱、轻度寒露风和4月低温等灾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抗旱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土地约占全国面积的47%,其中干旱、半干旱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1%。景蕊莲(1999)认为我国农业受干旱面积逐年增加,每年因干旱损失粮食700~800亿kg以上。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400万hm2,胡瑞法(2004)对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和产量提高的第一要素。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达20%~50%,解决干旱问题可能的有效途径是科研活动,同时指出通过选育抗旱性品种等途径完全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由于干旱造…  相似文献   

6.
大豆抗旱育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虎 《作物杂志》1996,12(2):22-23
大豆抗旱育种技术张小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032200)山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东缘,属典型半干旱区,年降雨量500mm,年度间差别大,经常遇到春旱、伏旱、秋旱,甚至连续性干旱。干旱是限制山西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干旱条件下,最大……  相似文献   

7.
刘畅  陈梦龙 《种子科技》2023,(5):130-132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又称呼伦城,总面积达23.5万km2,因其具有土地规模大、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包括霜冻、热害、低温等温度条件影响,旱灾、洪涝灾害等水分条件影响和由风引起的大风天气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在气象灾害预防工作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该技术优势尤其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对温度、水分和光照都有一定要求,科学分析气象资源、合理布局和管理作物生长是推动玉米增产提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旨在提高玉米防灾能力和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稳定其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胁迫给玉米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几年,本市夏玉米生长期间异常气候(如高温、干旱、大风、洪涝和冰雹等)和病虫灾害频发,部分地区缺乏有效预警机制,各部门防治协作性欠佳,防治措施不到位,影响了玉米的丰产稳产。笔者从事农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玉米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史占忠,谷口利策(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54007)玉米是三江平原的主栽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66.66万hm2左右。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因素主要是低温冷害。为此,“八五”期间,中国和日本开展了三江平原低温……  相似文献   

10.
干旱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10 年干旱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田间试验观测,从细胞微观、单株作物、站点尺度较好地研究了干旱对农作物干物质合成、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差异。干旱明显降低了作物气孔导度,影响了ATP 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在部分作物生长前期,干旱会适当地增加干物质向根部的分配比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在大部分作物生长中后期,干旱将直接影响作物地上生物量合成,降低作物产量。但是,干旱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性研究稍显不足。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地区农作物品种复杂。单一站点田间试验观测不能反映干旱的区域性影响,且在大范围下开展多站点田间实时观测耗时费力。遥感可以实现干旱影响的大范围监测,但却不足以反映干旱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差异。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田间试验观测构建的作物生长模型能有效克服田间试验的时空局限性,且通过不同的作物模型或参数设置,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干旱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差异,成为开展干旱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对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祎君  吕厚荃 《作物学报》2022,(6):1537-1545
随着气候变化,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出多发和频发的态势,为了解这种变化对当地春玉米生产的影响,本文引入通径分析法,探讨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春玉米产量的直接影响或协同影响及其程度,进而在实际生产中更好的趋利避害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结果发现,农业气象灾害可以解释50%左右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的波动,且影响春玉米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已经从过去的冷害转变为干旱;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影响春玉米生产的主要因子由热量条件转换为水分条件,干旱已成为威胁春玉米产量的首要灾害。分省来看,影响辽宁春玉米产量的农业气象灾害,按照影响程度排序为干旱、洪涝和风灾;影响吉林春玉米产量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和洪涝;影响黑龙江春玉米产量的农业气象灾害,按照影响程度排序为干旱、洪涝和风灾。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影响其玉米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也有所差异,黑龙江除风雹灾害影响大于其他两省外,水旱灾害的影响均弱于辽吉,风雹灾害局地性强,影响范围有限,因而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远不及水旱灾害,黑龙江玉米生产稳定性较高,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对东北地区在具体研究中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土壤水分动态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干旱胁迫效应下土壤的水分动态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设置干旱胁迫处理和正常灌水处理2种模式,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的水分特征、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作物进入拔节期以后,干旱胁迫效应明显,土壤水分开始显著低于正常灌水处理;灌溉后的作物耗水量显著高于干旱胁迫处理,灌溉是影响研究区域玉米生长水分条件的主要因素,玉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灌水较不灌水处理的日耗水量增长幅度达到了1.4~7.0倍;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产量下降54.6%,但是水分利用效率较正常灌水处理高27.3%。  相似文献   

13.
父母本花期是否完全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为了达到花期相遇良好,生产上就根据两亲本的生育期,适当调整父母本播种日期。但往往由于父母本错期播种时墒情不一致或地质不同;在播种后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受低温、阴雨或干旱、高温等气候的影响,以及间套作物播种过密、长势过旺或收获过迟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丹东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限制因素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不足的巨大压力,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辽宁丹东地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种植规模、农民种植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对丹东地区限制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为稳步推进辽宁丹东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颖  聂黎 《种子科技》2024,(3):128-130
气象灾害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易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造成玉米减产。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各类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总结了应对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气象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以供农民及其他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物在水分逆境下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邹琦 《作物杂志》1994,10(5):1-4
作物在水分逆境下的光合作用邹琦(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与耕地的锐减,我国水资源,特别是西北、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地下水的过分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浸等生态灾难,并造……  相似文献   

17.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甘蔗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了解干旱胁迫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响应机制对改良甘蔗栽培技术、促进甘蔗育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干旱胁迫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抗旱响应机制,讨论了干旱胁迫下的根际微生物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并展望了改善甘蔗抗旱性的潜在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谈辽西半干旱地区玉米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旱地作物,在自东北向西南的玉米种植带中,有70%的玉米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区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玉米品种的多样性。辽西是辽宁省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市,玉米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地区近4年玉米播种面积每年达75万hm^2,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37%。虽然种植面积上具有重要地位,但玉米产量难以达到与面积相当的影响力,近4年平均产量只有6100kg/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供水和干旱春小麦和夏玉米生理生态适应研究表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受干旱缺水影响明显,干湿处理间其2最明显时段为下午;缺水时作物Pn在午前段以气孔限制为主,午为段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缺水对WUE日变化影响作用与叶水势,以及大气环境因素,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和叶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春季少雨干旱,近年经常出现低温冻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应该采取人为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的方法是覆盖地膜,其优点是:一是提高地温,减少冻害。二是减少水分蒸发,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分。三是增加有效积温,提高产量。四是可以除去春季的各种杂草。玉米是我省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现总结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