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番鸭为终端父本生产的半番鸭在肉鸭市场上逐步呈现优势,随着白羽半番鸭生产的发展,半番鸭成为肉鸭市场的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半番鸭生产中应用人工授精效益显著,是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一、人工授精效益分析半番鸭又称骡鸭,是用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家鸭杂交产生的后代。由于是属间杂交,存在着自然交配障碍问题,人工辅助交配受精率低、工作量大。采用人工授精技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育半番鸭,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的方法用公番鸭与母北京鸭进行杂交试验。一周人工受精2次,平均受精率为48%。然而在小群试验时,当公番鸭与母北京鸭的比例为1;2.5或母鸭更少时,自然交配的平均受精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3.
浅谈半番鸭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开波 《中国家禽》2001,23(20):25-26
本人从事半番鸭人工授精技术多年,现将我在本镇新安村养蛋鸭专业户李家推广应用的半番鸭人工授精技术及注意要点介绍如下。1种鸭的选择1.1种公番鸭种公番鸭为引进的法国公番鸭,引进来的小公番鸭进行群养,到5月龄就分群单只圈养。到6月龄把特征明显、性欲强、体重大的公番鸭预留为种用并加强饲养管理,加以调教采精,并使采精量达到1~1.5mL/只,显微镜检查精子活力强、精子密度达15~25亿个/mL的公番鸭留为种用。供人工采精的公番鸭1天采精1次,每连续采精3天,休息1天,利用1年就淘汰。1.2种母鸭种蛋用型母…  相似文献   

4.
骡鸭是由栖鸭属的公番鸭和河间属的母家鸭进行的杂交而生产出来的,其不具有繁殖能力。属间杂交可分为正交(公番鸭♂×母家鸭♀)和反交(母番鸭♀×公家鸭♂),而在实际生产中多应用正交。骡鸭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皮脂少、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抗应激及免疫力强,因此骡鸭的生产具有很大市场潜力。但由于公番鸭和母家鸭的体型差异悬殊,且种公番鸭行动笨拙,自然交配的受精率不高,需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其受精率。根据现有的研究和生产中的鸭人工授精技术,结合本人的人工授精试验实践,现针对鸭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属间杂交中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骡鸭是由栖鸭属的公番鸭和河间属的母家鸭进行的杂交而生产出来的,不具有繁殖能力。属间杂交可分为正交(公番鸭♂×母家鸭♀)和反交(母番鸭♀×公家鸭♂),而在实际生产中多应用正交。骡鸭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皮脂少、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抗应激及免疫力强,因此骡鸭的生产具有很大市场潜力。但由于公番鸭和母家鸭的体型差异悬殊,且种公番鸭行动笨拙,自然交配的受精率不高,需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其受精率。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利用克里莫公番鸭与经二元杂交产生的母家鸭(卡叽-康贝尔鸭♂×绍鸭♀)再次杂交,可生产商品骡鸭。但由于克里莫番鸭与母家鸭在体型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必须借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运用。现将骡鸭人工授精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种鸭饲养管理技术1种公番鸭的培育做好饲养管理、选留和疾病防治等工作。(1)种公番鸭的选留对于种公番鸭的选留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为70~80日龄时,按公母比1∶9的比例选留,淘汰残、弱公鸭;第二次于170~180日龄时按公母比1∶13的比例进行选留,剔除雄性特征不明显、体型过肥或过瘦的公鸭;…  相似文献   

7.
提高半番鸭种蛋受精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番鸭又称骡鸭,是用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家鸭杂交生产的后代,属于属间杂交。随着白羽半番鸭生产的发展,半番鸭生产呈现一定的优势。半番鸭生产过程中种鸭受精率高低对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笔者一直着力于本项研究,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由开始不足70%的受精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半番鸭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番鸭是不同属间杂交后代。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公鸭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本人从事鸭人工授精工作多年,现介绍该项技术成功经验如下。1.种公鸭选择、饲养及采精种公鸭为番鸭(瘤头鸭)。育成期应做好免疫工作。从180~200日龄开始采精,1天采精1次,每采精3~5次休息1天。使用一年后精液质量下降,应淘汰更新。种公鸭应一笼一羽饲养,便于轮流采精并避免强弱相欺、啄伤和公鸭之间爬跨射精。种公鸭要饲喂配合饲料,并根据具体情况添加VE、VA、VD或多种维生素。定期检查每羽公鸭精液质量(2~3次/月)。平时用…  相似文献   

9.
<正> 在现代养禽生产中,已广泛应用经济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半番鸭就是其中的一例。所谓半番鸭就是利用公番鸭与普通产蛋母鸭杂交的子一代(没有繁殖能力),也叫骡鸭、菜鸭或泥鸭。半番鸭在我国南方饲养较多,具有生长快、体重大、肉质好、耗料少、饲料报酬高等优点,是一项可推广饲养的肉用鸭。但是,由于公番鸭体重大,母鸭个体小,公母鸭之间个体悬殊大,造成交配困难,一般自然交配的受精率只有20~30%,导致半番鸭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授精技术在骡鸭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平均受精率为30%~40%。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按摩法采精,母家鸭以翻肛法输精。结果表明:公番鸭调教1周即可使用,每天采精1次,采精量可达0.8毫升/只;精子在输精后第4天活力最强,两次输精间隔以4天为宜;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应在30分钟用完;每只母家鸭每次输精0.05毫升,种蛋受精率平均达71.5%。  相似文献   

11.
四个肉鸭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鸭、英国樱桃谷鸭,美国枫叶鸭,法国番鸭各100羽(公、母各半)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美国枫叶鸭的肉用性能明显优于其它3个品种,饲养47d可齐毛上市,平均体重为3132g,而樱桃谷鸭为2815g,北京鸭为2780g,法国番鸭为1753g,经屠宰测定,枫叶鸭全净膛率达76.40%,均高于樱桃谷鸭(74.18%),北京鸭(74.41%),法国番鸭(72.21%),另外,对供试肉鸭品种的耗料量与体重进行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养殖白羽半番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种鸭的品质要优良。种鸭质量的优良与否是生产优质白羽半番鸭的先决条件。一方面羽色是家禽的一个经济性状,白羽半番鸭因白绒毛而大大提高了饲养效益。半番鸭是无繁殖能力的属间杂种,其羽色遗传相当复杂,选择白羽必须回归到亲本,因此,要提高白羽率,其种鸭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优良的种鸭其免疫力、抗病力、  相似文献   

13.
影响鸭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人工授精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在生产中主要是80年代以来在种鸡饲养中的成功应用。对于鸭人工授精的研究不如鸡深入,有关报道较少。在家鸭之间和不同属的番鸭与家鸭之间进行人工授精的受精率(50%~80%)还远远低于鸡人工授精的受精率(85%~95%...  相似文献   

14.
白色羽毛半番鸭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正交,反交,轮交和侧交揭示产生半番鸭白色羽毛起主导作用的是家鸭。不同基因型家鸭产生白羽半番鸭频率是不同的,同一品种母家鸭个体间产生白羽半番鸭亦不同,母爱鸭生产白羽率高的个体,用不同公番鸭交配,其F1白率仍然是高的,估测h^2为0.6638。经5个世代亲本选择,半番鸭白羽率达93.49%,10周龄活重2786克。  相似文献   

15.
番鸭,又称瘤头鸭或洋鸭,原产中美和南美热带地区的墨西哥、巴西等国.番鸭经南洋引人我国,福建省已有25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海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饲养较为普遍,广西、湖南、江西、安徽等省、自治区均有饲养.1生产性能1.1生长速度据测定,在当前农家饲养条件下,番鸭平均初生重为40g,30日龄486g,60日龄为915g;90日龄公番鸭达1533g,母番鸭128og;120日龄公番鸭为1838g,母番鸭1550g;成年公鸭体重为3300g,成年母鸭1800g。1.2由用性能番鸭及其杂交获鸭(半番鸭,即番鸭与其他鸭种的杂交一代)都是瘦肉型鸭.阳体脂肪含量比北…  相似文献   

16.
番鸭又名“瘤头鸭”,又因其公鸭在繁殖季节会散发出诱人的麝香气味而称为“麝香鸭”,现社会上又流传着“肉鸳鸯”之美称。经驯化的番鸭体型大、生长快、耗料少、饲养报酬高,公番鸭体重约3.5~5kg,母番鸭2~2.5kg,10周龄时公母平均体重为2.5kg,料肉比一般为2.8~3 :  相似文献   

17.
番鸭改良本地麻鸭相关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地麻鸭为母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与公番鸭进行杂交。用杂交一代骡鸭与番鸭、本地麻鸭各30只进行为期9周的饲养试验。各试验组鸭的饲养条件一致,观察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及屠宰性状。结果表明:骡鸭7周龄平均体重1070g,9周龄平均体重1369.7g,分别比本地麻鸭提高41.0%和61.6%,其饲料转化率及各项屠宰指标均优于本地麻鸭。  相似文献   

18.
绍鸭产蛋率高、体型小 ,产肉率低 ;法国番鸭体型大、产肉率高 ,且风味独特 ,营养价值高。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较少 ,番鸭鲜食市场需求小。基于这一情况 ,我们尝试将绍鸭与法国番鸭杂交 ,以生产出体型适中、肉质优良的肉鸭。因绍鸭与法国番鸭不能自然交配 ,现将绍鸭与法国番鸭杂交的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1 公番鸭的选择精液质量的好坏决定人工授精的成败 ,要获得高质量的精液 ,必须选择年轻体壮的公番鸭。一般选 2 0 0日龄、体重 4kg左右的健康公番鸭。2 公番鸭的饲养管理为了保持公番鸭旺盛的性欲 ,延长利用时间 ,必须一笼…  相似文献   

19.
种番鸭生产过程中,养殖户都希望能够提高受精率,以保证有较高的孵化率及雏鸭成活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种番鸭饲养的经济效益。番鸭的受精方式有本交(自然交配)、人工授精、人工辅助交配等几种形式,目前以本交形式居多。笔者现将提高种番鸭本交受精率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  相似文献   

20.
正交用14只白羽公鸭混合精液,给四种不同基因型母家鸭输精,在父本遗传性相同条件下,测定其F1的白色羽毛频率;反交以不同基因型公家鸭与相同母番鸭杂交,在母本遗传基础相同条件下,测定其F1的白色羽毛频率;轮交,以相同的母家鸭与不同白羽公番鸭轮流交配,测定母家鸭个体间的F1的白色羽毛频率。结果正交不同基因型母家鸭的半番鸭白色羽毛出现频率明显差异,符合1—3级羽色标准的,蛋用型母鸭的F1为2.88%和38.89%;兼用型母家鸭为65.55%,肉用型为73.63%;反交的半番鸭符合1—3级羽色,蛋用型的F1为48.48%,肉用型为69.71%;轮交的母本个体间的F1出现白色羽毛频率显著差异,发现产生白色羽毛频率高的个体,交换公番鸭后,其F1的白色羽毛频率仍然是高的。从正交、反交和轮交的结果,揭示产生半番鸭白羽起主导作用是家鸭;不同基因型家鸭产生白羽半番频率是不同的,含有肉鸭血统家鸭所产生的半番鸭的白羽率高于蛋用型品种,肉鸭血统愈高其F1的白色羽率也愈高:同一品种母家鸭个体间产生白羽半番鸭,亦不同,生产白羽率高的个体.交换公番鸭交配后,其F1仍然是高的,可以选用这种个体纯繁,建立生产白羽半番鸭的专门化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